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绞吸式挖泥船以前均用浮筒式水上排泥管。这种型式的排泥管钢材耗量大,工艺复杂,制造维修困难,稳性耐波性差;且其套筒式软管接头在风浪中易脱节而造成停产。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制自浮式输泥管(以下简称自浮管),以提高挖泥船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自浮管制造省工、省料、省场地,可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对比现有普通输泥管,介绍了一种新型复合输泥管,可将高铬铸铁内管优良的耐磨性能与普通钢外管的抗冲击及焊接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经实际使用验证,其使用寿命为普通输泥管的5倍以上,此种新型复合输泥管的成功应用可有效降低挖泥船的换管频率,降低备件成本,减少工作量提高疏浚效率,增加挖泥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一)总述吸扬式挖泥船是江河及港湾疏浚用工作船的一种。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式泥浆泵抽吸河床淤泥,经过吸泥管进入泥浆泵,藉泥浆泵回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泥浆由输泥管排至他处。图—1·1为一艘非自航式带有绞刀的吸扬式挖泥船。河床淤泥经由绞刀切削后,搅成泥浆,经吸泥管2,3进入泥  相似文献   

4.
泥泵装置及输泥系统是水力输送式挖泥船的主要生产系统,通过编制计算机软件,计算吸泥管参数、泥泵参数和绞刀参数,并根据泥泵和柴油机的功率、减速比匹配进行多方案计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自浮式和浮筒式排泥管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浮式排泥管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均优于浮筒式排泥管,在相同的动力条件下自浮式排泥管的扭矩只为浮筒式排泥管的3/5,而系缆力仅为浮筒式的1/2-2/3。同时,钢材用量仅为浮筒式排泥管的40%,因此,自浮式排泥管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在挖泥船用塑料输泥管的试制试用方面已取得了进展。本文就它的主要优缺点、物理性能要求、设计计算方法、管接头型式、标准化及价格等有关问题择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传统疏浚吹填排泥管线输送技术的淤泥输送效率较差,为此,提出潮流作用下疏浚吹填排泥管线输送技术优化方法设计。勘察水域施工条件,将排泥管线划分为岸管、沉管、浮管,根据潮位变化、围堰面积、吹填高程等勘察参数,选定一条远距离的最优线路,并通过橡胶管和水陆管,连接岸上、水面和水下的管线,下放挖泥船至河底,交替收换绞刀架前部的龙须揽,使用绞刀头破土挖泥,吊脱挖泥船分层开挖,再利用输出泵加压泥浆,使其通过输泥管线运输到回填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次设计技术应用在排泥管线输送过程中,淤泥横截面密度降低了0.026kg/m3,有效提高了输送效率。  相似文献   

8.
《港工技术》2021,58(3)
采用自浮橡胶排泥管与钢管相结合的潜管形式,通过数值分析与工程应用,对自浮橡胶排泥管的水动力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帝巴湾水域环境下,自浮橡胶排泥管的横荡响应幅值小于5,稳定性与耐波性能较好;11.8 m自浮橡胶管段排泥时所受横向流载荷最大为4 415.28 N;浮管管线布置呈近似流线型弯曲,每隔100 m设浮管锚固定浮管,涨、落水锚间隔布设;该浅管形式不影响水域船舶通行,同时避免管线遇海底障碍弯曲从而影响疏浚效率,在工程应用中对施工的影响较低,时间影响率为0%~8.3%,基本可以保持连续施工,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航务工程总公司多次采用绞吸式挖泥船配合简易潜管工艺,解决了特殊条件下的施工问题,文章介绍了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铺设既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质量要求的管输泥管线,详细阐述了潜管敷设、潜管起浮工艺和需要特别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介绍了国内的第一艘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的主要要素、总布置概况、型线、柔性钢桩台车系统、输泥系统和推进装置,定性地探讨了它的艏部型线设计和灵活的输泥系统配置,对它的挖掘岩石能力作了计算.文中提出了法规对驾驶台翼桥宽度的要求,可供有关部门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在实施粉质粘土艏吹时,由于粉质粘土的阻力较大,如果不控制好泥浆浓度和输送流速,粉质粘土就会沉积并堵塞艏吹管线而影响吹泥效率。截至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粉质粘土疏浚物开发出适用的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也没有关于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参数动态特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粉质粘土疏浚的耙吸船艏吹防堵管线系统,通过构建艏吹输泥的水沙数值模型,系统研究了泥泵特征参数、泥浆特征、输泥管道特征参数等耙吸船艏吹管路系统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泥浆浓度、泥管直径、输泥排距等要素变化对耙吸船艏吹管路系统参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陈建军 《船舶》2016,27(2):88-92
介绍一种挖泥船双金属复合材料输泥管离心铸造新工艺,研究高铬合金铸铁内层与ZG35外层复合管的组织构造、硬度特性。通过对复合管内层高铬合金铸铁材料进行多种冲蚀角度的泥沙磨损实验,分析探讨高铬合金铸铁材料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3.
《船艇》1995,(5)
我国第一套冰箱弯管成套设备,日前,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二六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在上海双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电冰箱三厂投入运行。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制冷管弯管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吹泥上滩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长江口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必要性、经济性,并对吹泥工艺及其设备选型、吹泥站布设和输泥管线的形式、管材及管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选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自1982年以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推广应用了高效焊接技术,使造船焊接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为船舶工业以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也促进了中国焊接材料和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最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正在推广应用低成本自动化焊接设备及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平面分段自动装焊流水线,从而可望进一步提高造船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切实加强科技管理工作,大连船舶工业公司于1987年11月底召开了科研计划、成果管理工作会议,所属企业的有关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传达了中船总公司科技成果管  相似文献   

17.
水力输送式挖泥的生产率-泥泵及输泥系统的计算选及有关设备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韩海强  王潮 《水运工程》2020,(S1):47-50
针对“浚江”小型绞吸挖泥船施工中,输泥管路较短、泥泵柴油机在额定转速工作时转速高和负荷高的问题,分析泥泵与标准管路输送清水时的匹配特性、泥泵与短排泥管路输送泥浆时的匹配特性。采用改进泥泵、管路工况条件的措施,达到泥泵与管路匹配的工况点,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泥泵转速、使用小直径叶轮可充分发挥柴油机和泥泵的性能,保证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空气助送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清淤最有效的装备首推绞吸式挖泥船.它能将挖泥、输泥作业连续不间断地完成,且工效高、适应土质能力强、作业成本低,是疏浚、清淤、吹填造地、加固堤防的主力船舶.现代河道清淤、大堤加固工程浩大,但现有绞吸式挖泥船的最大排距仅为2 000m,排泥距离不够往往使工期延长.为解决延长排距问题,传统方法是在排泥管上加设接力泵站.其优点是技术成熟、可靠,延长输泥的效果亦较好.但是,接力泵站初投资过高,往往使船东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20.
《船艇》1987,(10)
为适应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于一九八七年三月批准成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无损检测中心。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无损检测中心建在第十一研究所,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