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伟  王选仓 《路基工程》2012,(6):118-121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填挖交界路基处不同的土工格栅加筋方案对于不均匀沉降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填挖交界路基表面测点的沉降量和位移变化,分析土工格栅铺设的层数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和路基整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因此根据对比试验获得最佳的处治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优于只铺设一层的,而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好于不铺设土工格栅的。  相似文献   

2.
兰南 《公路》2005,(8):272-274
半填半挖路基是公路病害的多发点.根据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及其他项目路基工程中的情况,总结半填半挖路基在方案比选、稳定、沉降、排水及路面结构方面的设计体会,并介绍工程中常采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土工加筋材料处治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解决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 ,在填土中分层铺设土工格网等土工加筋材料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 ,结合现场沉降观测、FWD弯沉检测 ,研究了土工格网处治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 ,根据理论分析 ,提出了土工加筋材料处治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填挖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了纵向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曲线方程,同时把路面结构等效为地基上的弹性地基梁,推导出纵向填挖交界处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各结构层产生的弯拉应力计算公式,并分析不均匀沉降指标对水泥砼路面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半填半挖路基是公路病害的多发点。根据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及其他项目路基工程中的情况,总结半填半挖路基在方案比选、稳定、沉降、排水及路面结构方面的设计体会,并介绍工程中常采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成晓瑞 《华东公路》2014,(4):101-103
以G30乌苏至赛里木湖一级改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特殊路段:如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高、陡坡路堤与深挖路堑以及新旧路基的衔接段等路基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半填半挖路基是公路病害的多发点,根据在广梧高速马安至河口段路基设计中的体会,详细分析半填半挖路基在方案比选、稳定、沉降、排水及路面结构方面的设计要点,并介绍工程常采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FLAC软件分析确定路基拓宽中新老路堤填挖坡率的基础上,研究了新老路堤填挖设计方案,说明了原路基、新填路基的处理方法,提出在新旧路堤结合处采取铺设土工格栅等措施以解决新老路基拓宽拼接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体工程,根据设计中路基工程的情况,分析了半填半挖路基产生病害的原因;以稳定和沉降作为控制重点,分析了半填半挖路基的设计要点,介绍了半填半挖路基施工注意事项及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公路填挖交界面因路基原始状态不同,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差异沉降,从而引发路基的多种病害。结合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的典型病害形式从设计、施工及环境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通过路基的冲击试验,从基底处理设计、抗冲击设计、土工格栅的布置设计及防排水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病害的处理设计,最后提出了加强施工监管和后期养护的有效管理措施,期望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公路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填石路基填筑过程中的施工控制技术及检测方法,尤其是填石路基边坡施工工艺问题。文章分析了公路工程填石路基对地基坡度处理的工艺要求,提出了公路工程填石路基边坡的主要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崇遵高速公路一段复杂地形条件下半填半挖路基处理方案的比选 ,提出在此类特殊路基处理方案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阐明多方案比选在处理特殊路基工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以宝(鸡)天(水)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路基设计中的环境保护设计为背景,探讨人工构造物与周围自然环境如何统一和谐的问题.主要从路基填挖高度的控制、路基边坡的处理、路基防护工程、路基排水工程、取(弃)土场处理及原地面表层土处理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填挖交界处路基的道路经常出现各种开裂问题,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回填时不同的回填深度、边坡坡度、不同的压实度以及不同的边坡处理方式等工况进行了模拟,得到一些影响路基沉降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对于减小填挖交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工格栅处治填挖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挖过渡段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路基工程较为突出的病害。填挖过渡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车荷栽影响,将会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跳车”和路面开裂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对应用土工格栅处治填挖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了工程实体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填挖过渡段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和路面铺筑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强夯法作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有效施工方法,能有效防止高寒阴湿地区路基沉陷等早期破坏,本文就结合夏河机场路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对沿线高填方路基、填挖结合部等进行强夯处理实施实例,通过工程现场试夯,对夯击数、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检测,研究了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中的应用及其相应施工工艺及检测方法,对今后二级公路改建中强夯法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工格栅处治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合理铺设土工格栅,防止路基填挖交界处路面开裂,建立了加入不同竖向间距土工格栅的路基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格栅竖向间距对路面顶面的竖向位移的影响,当土工格栅间距在2 m以上时,处治效果很差;当格栅间距在1 m以内时,能够取得较好的处治效果。另外分析得出挖方段土工格栅的最小长度为2 m。在此基础上,结合宛坪高速公路工程实际,提出了台阶开挖、土工格栅铺设方案和冲击压实等处治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公路路基横断面设计(俗称戴帽子)完成后,即要确定出路基横断面填挖面积,以便计算路基土石方填挖体积。确定路基横断面填挖面积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求积仪法,积距法,几何图形法,座标法等,这里介绍另一个方法。路基横断面填挖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图表设图1为填方路基横断面的左侧部分。ME 为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路因开挖而出现的路基水分失衡现象,在张家口—涿州高速公路工程选取试验段埋设温度和电阻传感器,测试不同挖方深度路段(深挖、浅挖和填挖过渡段)路基在开挖渗沟前后不同深度处的电阻率;通过室内试验建立电阻率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挖方路段路基水分迁移特性.分析表明:随着挖方深度的增加,深秋与初春的含水率差值△W不断增大,即在挖方边坡水分补给和温度共同作用下,水分迁移的强度随着挖方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强烈;渗沟和一定深度的换填有助于抑制挖方路段水分迁移作用,改善路基工作状态;对比填挖过渡段和深挖方路段季节性水分迁移,夏季降水对2处路段影响显著,所测土基含水率较之其他季节明显增大,季节性因素对深挖方路段水分迁移强于填挖过渡段.  相似文献   

20.
土工格网处治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的现场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纵横向填挖交界路基处会出现非均匀沉降现象,过大的非均匀沉降将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本文通过现场沉降观测、FWD弯沉检测证明,层铺土工格网可以有效地提高填土抵抗变形能力、改善路基沉降的非均匀性,不失为一种能有效地解决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