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评价离析类型和程度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类型及原因,通过室内模拟不同离析类型和离析程度的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离析类型和程度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路用性能、力学性能和压实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离析类型和程度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有着较大差异;粗集料离析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大于细集料离析的影响;粗集料离析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较大,并可大幅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
离析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离析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大多数是定性的研究,没有全面定量的研究现状。将沥青混合料离析分为偏细、无、轻度和重度等4种水平。室内模拟了不同程度离析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与空隙率等关键指标的变异性,分别测定了不同程度的离析条件下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定量分析离析水平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衰减程度,研究离析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稳定性在偏细、重度离析时明显降低;相对于均匀沥青混合料,混合料变细使得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略有提高;轻度离析、重度离析的水稳定性分别降低34%、51%;同样抗疲劳性能也分别降低30%~50%,50%~70%。  相似文献   

3.
介绍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对比分析目前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基于无核密度仪在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中的应用,指出无核密度仪对于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定量评价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可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林江涛  樊亮  周海防 《中外公路》2011,31(5):228-231
以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61的方法为试验依据,对改性沥青离析试验中条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某些成品改性沥青,离析过程中的冰箱冷却温度与试验条件对离析指标具有明显的影响;分析认为这种影响与改性沥青的改性工艺、改性剂掺量及基质沥青有关,相容性好的样品离析受试验条件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离析原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沥青路面产生局部病害的根本原因。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受沥青性质、集料性质、搅拌设备与工艺以及摊铺等因素影响。防止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应从选择材料和控制施工工艺着手。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在形成路面的过程中产生的离析是诱使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又与其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紧密相关。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离析及其原因,从提高混合料的均匀性入手,提出了防治离析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设计模拟级配离析、级配离析耦合压实离析的混合料,并运用动水压力试验进行了分析,从保证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坏能力的角度建议了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摊铺阶段的级配控制要求。为验证室内试验成果,分别利用级配检验和无核密度仪检测的方法,调查总结了AC-25沥青混合料摊铺离析和压实离析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将沥青混合料离析分为无、轻度和重度三种水平,根据不同程度离析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与空隙率等关键指标,计算不同季节不同离析程度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根据动态模量,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得到不同程度离析发生在各个结构层时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离析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中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原因,说明了沥青混合料离析对路面质量的危害,提出了减少离析现象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沥青混合料离析的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图像方法的沥青路面离析判定方法和离析标准;根据混合料的燃烧筛分结果和级配的分形维数,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离析程度及其与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关系,建立采用沥青路面构造深度判定路面离析的标准。结果表明:图像法测得的构造深度与铺砂法大致一样,构造深度比1.05可作为沥青混合料离析的评定标准;离析标准的确立可快速、无损、准确地实现沥青路面离析判定。  相似文献   

11.
介绍沥青的胶体结构及其感温性能机理,指出沥青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提出沥青老化行进性观点。阐述沥青混合料加热拌和过程和温度失控对沥青质量的影响,提出沥青混合料在加热拌和过程中温度控制要点和沥青摊铺的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沥青改性与掺加矿物纤维的差别与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舒翔  刘立新 《公路》2005,(9):171-176
沥青的弹性模量(粘度)、屈服强度及韧性直接决定了沥青路面的各种力学与使用性能。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旨在提高沥青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韧性,本文分析与研究了沥青改性剂“合金化”及纤维“复合材料化”的区别。在阐述了“沥青+纤维”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同时,通过比较改性剂及纤维的增弹、增强及增韧效果与倾向,指出了“沥青+纤维”复合材料化是沥青路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乌尔禾天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通过对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能试验,确定乌尔禾岩沥青改善塔河90A沥青俱佳的搅拌时间和溶入温度,为使乌尔禾岩沥青在道路沥青改性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试验参数对乌尔禾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改善效果的影响,为岩沥青改性沥青施工工艺的确定提供依据。研究中进行了乌尔禾岩沥青改性塔河90A沥青的不同搅拌时间和不同溶入温度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粘度的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融入温度和搅拌时间的不同会使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程度不同,产生改性效果的优劣。结果得出,新疆乌尔禾岩沥青改性塔河90A沥青的最佳搅拌时间为25min,最佳融入温度为150℃.  相似文献   

14.
新型温拌添加剂对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asobit温拌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广的温拌技术之一,但该技术不仅经济成本高,而且一直被国外所垄断。在国内,温拌添加剂研究与开发也很多,可是性价比普遍偏低,研发的温拌添加剂与Sasobit温拌添加剂对沥青降黏效果和其它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报道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首次比较研究了由有机添加剂OMD、塑料再生蜡ROW和无机稳定剂ISD三种成分自主合成的一种新型沥青温拌添加剂OCAA与Sasobit温拌剂对基质沥青、成品改性沥青的黏度效果和常规性能影响情况,发现该温拌添加剂对沥青的降黏效果和常规性能影响不仅与Sasobit温拌剂相近,部分性能甚至更优,更具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沥青橡胶设备与沥青橡胶试验路的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中国湿拌法胶粉改性沥青应用情况,介绍了国外沥青橡胶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最后结合中国引进的第一台进口沥青橡胶加工设备,分析了该设备在广东中山沥青橡胶试验工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0引言 近年来,泡沫沥青作为稳定剂和再生剂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层稳定和冷再生技术,而且由于泡沫沥青施工和易性良好、性能可靠,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甚至已经应用到目前备受关注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湖沥青中地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组分分析法对国内常用基质沥青品种和湖沥青中地沥青的组分比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标号对基质沥青4组分含量影响较小,原油种类对基质沥青4组分含量影响较大;湖沥青中地沥青饱和酚含量明显低于基质沥青,沥青质含量明显高于基质沥青,造成湖沥青粘度增大。由胶体结构理论可知,湖沥青中地沥青C/H较大,沥青质沉淀析出,结构稳定,加入到基质沥青中不易被溶解,可提高湖沥青改性沥青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8.
布敦岩沥青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布敦岩沥青抗滑表层路面的施工经验,论述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要点,可作为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可以显著减少沥青路面一些早期损害,通过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设置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分析路面结构应力和应变的影响。从结构角度提出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的要求,并且对设置排水基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的力学参数,采用力学经验法对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长期性能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岩沥青改性沥青可以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改善路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