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云 《城市交通》2005,3(3):78-78
美国 公交车道:在城市街道上或主干路上预留只供公交巴士或主要供公交巴士使用的车道。  相似文献   

2.
张弛 《交通与运输》2012,28(5):16-18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拥有世界闻名的快速公交系统(Transitway),线路全程长60公里。其中,26公里为公交专用道路,其他路段为预留在高速公路或干道上的公交车道。整个系统由两种干线运送模式组成:一种是常规线路公交车,部分使用专用公交车道;另一种是针对个别社区开设的高峰小时快车。一、快速公交专用道设计城市中心区的公交专用道和连接郊区与市区的公交专用路采用了两种  相似文献   

3.
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公交专用车道是公交优先通行的重要手段,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和交通条件是必须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含人工车的混合交通流下部分智能网联车借道城市公交专用车道的控制问题,以 两个信号交叉口间公交专用车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不妨碍公交车优先通行、满足换道动机和换 道安全条件的智能网联车借道公交车道控制策略。基于公交车道控制预测模块设计智能网联车 进入和离开公交专用道规则,采用改进最小化由换道引起的所有制动模型计算的收益作为智能 网联车换道时激励准则。期望跟随车类型若为人工车时,目标车辆礼让系数取1;妨碍公交优先 必须离开公交道时,满足安全规则即可。通过具体仿真实验予以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在高交 通需求下,与不允许借道控制方法、基于清空距离公交专用车道控制方法对比,人均延误分别减 少60%和40%,车均延误分别减少65%和32%,渗透率在30%~40%范围内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交通饱和度的增加,城市所面临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将有利于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压力.公交专用道是实施路段公交优先通行的有效技术措施,临时性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专用道新的设置方式,在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允许社会车辆在无公交情况下使用此车道.文中首先介绍了临时性公交专用...  相似文献   

6.
公交专用车道是公交路权优先的重要保障。江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佩召集相关部门和镇(街办)负责人,日益对市区公交专用车道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7.
建设公交专用车道、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也是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措施。尽管上海市公交专用车道的建设里程不断增加,但是公共汽车运行效果和服务水平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未来公交专用车道的选线、建设难度也不断增加。对上海市公交专用车道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其发展困境,进而以提高公共汽车运行效果和服务水平为核心,提出公交专用车道的四大选线原则:以客流需求为根本、突破既有道路条件限制、网络化与局部节点兼顾、近期建设优先选择无轨道交通服务的客流通道。最后,提出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条件标准,以及以系统化、精细化为核心的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的设置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减少公交延误,发挥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作用,分析了公交优先进口道的工作流程、车辆到达流量、通行能力、预信号区使用条件,提出了将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车辆到达流量与通行能力匹配的优化模型与设置方法,建立了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设置适宜的交通条件,提出了进口道主信号与预信号协调配时,与车辆流量适宜的候驶区长度确定的方法,计算了公交优先进口道设置前后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延误。发现给定条件的城市主干道公交进口道优先可以使公交车的平均延误减少3.7S,社会车辆平均延误增加1.4S,所有乘客平均延误减少2.4S。  相似文献   

9.
针对设有公交专用车道的城市道路,在交通过饱和状态下,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允许私家车以收费模式驶入公交专用车道,以缓解交通拥堵,建立了基于拥挤收费的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模型分别计算了公交专用车道和常规车道的行程时间及相关联交叉口的总体排队延误,另外对公交专用车道设置了临界密度.该模型在保证公交专用车道交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使所有车道的路段行程时间及路口排队时间最短,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和VISSIM仿真相结合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显示了车道拥挤收费和信号控制组合优化模型的有效性,降低了车辆排队延误.  相似文献   

10.
法国:法规触目——“神圣不可侵犯”的公交车道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公交建设,除大力发展地铁和轻轨外,“公交优先”的理念充分体现在各大城市的公交车道“神圣不可侵犯”,甚至在许多单行街道上设置“逆行公交车道”。  相似文献   

11.
快速公交系统具有“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大容量”的特点,指出在我国大中城市实施该系统的优势,并结合《长春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项目,在对长春市公交运营现状及快速公交系统六个主要特征具体分析的基拙上指出长春市实现快速公交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在长春市的主干道上构建“两纵两横”的“井”字型的城市公交专用道网络框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用车辆的选择、会交专用道的布设方案等,以期全面实现BRT系统.  相似文献   

12.
叶欣 《交通标准化》2010,(19):19-22
面对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状况的日益加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已成为缓解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阐述设置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市道路结构和交通特性,介绍南京市中新路公交专用道的设计方案,可供市政建设及交通管理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市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逐年增长,面临巨大的压力。在影响公交输送能力的诸多因素中,公交车型的选择是重要因子。故以北京为例,对其常用的三种公交车型进行输送能力分析和对比,以确定合适的公交车型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CAN总线与计算机的快速可靠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CAN转USB接口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该模块的软硬件组成及上位机软件设计。该模块完全满足最快速度为1 Mb/s的CAN总线需求,操作简单、效率高,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北京、厦门、郑州、常州等地均规划建设了快速公交专用道系统,通过近年来的运营实践,对城市的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鉴于此,结合郑州市快速公交首期工程建设案例,对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规划与实施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建设公交专用道可以保证公交车辆优先通行,从而有效提高道路的人流量。城市公交专用道是城市道路系统的一部分,其通行能力受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入口道以及停靠站设置形式的影响,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讨论了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法的有关问题,分析了不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与交通运行状况的关系,并将不同公交停靠站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金华市与兰溪市之间客流量不断增长,而目前两地之间居民出行主要依靠长途客运班车和铁路列车。参照其他城市客运组织的一些做法,建议在金华-兰溪之间开通城际公交线路,以方便居民出行和两地间经济联系。基于金华-兰溪城际客运线运营现状,通过客流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开通金华-兰溪城际公交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公交专用道停靠站通行能力,以道路通行能力理论为基础,分析影响停靠站通行能力的关键因素,对该模型提出优化和调整,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验证,得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公交专用道停靠站通行能力改进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回归分析的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延误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公交车辆站点停靠过程细分为变换车道、减速进站停靠、开车门、乘客上下车、关车门和加速离站6个阶段并进行分析,结合对成都市二环路上公交停靠站点的实例调查研究,建立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延误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太原市新建南路、平阳路现状公交运营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随后分析了该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必要性、基本条件、横断面位置比较、站点布局以及交通工程设计等等。通过以上工程实践的设计与研究为城市道路交通设置公交优先积累了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