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重卡销量逐年提升,对其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氢能是低碳环保燃料,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日益广泛。当前,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主要有氢内燃机、掺氢燃烧内燃机和氢燃料电池三种方式。文章分析了当前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的技术研究和发展状态,并分析了三种动力总成方式的优缺点及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基于国家对氢能支持发展的政策,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将得到发展,氢内燃机应加快开发验证;氢燃料电池解决技术瓶颈、成本等问题。通过对比发现,氢内燃机可以认为是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的过渡产品,氢燃料电池将是理想的重卡动力总成。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苏州金龙、重塑科技、常运公交签订氢能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苏州氢能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为抢抓氢能发展机遇,积极推进长三角氢能源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苏州金龙与丰田汽车公司、上海重塑科技于近日达成共识,将在苏州金龙生产及销售的海格第五代氢  相似文献   

3.
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氢动力技术路线的选择、氢能发展规划的制定十分重要。2022年3月我国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从国家层面对氢能发展作出战略定位和总体要求。在把握我国氢能规划内容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下,通过文献综述,结合燃料电池示范城市发展情况、氢能动力技术路线内容,分析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关键材料及部件国产化程度,阐述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及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氢能是最理想的、完美的能源,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无碳"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氢能产业化发展迅速,技术储备充足,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经将氢能源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我国2015年就已经是全球第一大产氢国,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成为我国动力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其他相关的氢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政府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和制定的能源战略规划都预示着我国氢能产业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具有爆发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加速落地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氢能具有低碳高效、可长期存储、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可广泛在交通、工业、建筑和储能等领域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是氢能应用的先行领域和产业发展突破口。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6.
<正>发展氢能与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已成为全球共识,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车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按照基础通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车用氢的逻辑,系统梳理了车用氢能相关标准明细,介绍了国内外车用氢能标准化工作概况,包括标准化组织机构、标准布局情况等;分析了我国车用氢安全标准现状、车用氢能标准体系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昊  朱毅 《汽车与配件》2023,(24):64-66
<正>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在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氢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各国也抓紧战略布局,如火如荼发展氢能产业,将氢能作为脱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经济复苏的新引擎。2017年,日本制定了《氢能基本战略》,并一直致力于推广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和氢气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但是由于2017版氢能战略中对绿氢(电解水制氢,碳排放为零)和蓝氢(生产1 kg氢气CO2排放小于5 kg)的规划和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8.
2021年8月16日,北京市经信局印发的《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下简称:《方案》),阐述了国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形势、北京氢能产业发展的背景,提出了北京发展氢能产业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在"阶段目标""重点任务"中提到了交通运输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Interact Analysis最新发布的《全球氢燃料电池交通运输应用市场研究报告》,全球范围内,未来十年氢能在商用车中的应用将由中国持续主导,但海外市场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欧洲是除了中国之外最积极投身于氢能商用车发展的地区,尽管其目前的氢能商用车市场保有量还十分有限。目前欧洲道路上运行的氢能商用车大多是燃料电池城市公交车,从2019年到2021年期间,欧洲累计投放了超过20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到2030年,预计欧洲道路上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将接近20 000辆。  相似文献   

10.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是国内燃料电池行业举办的国际一流的年度行业盛会,聚集全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者、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氢能燃料电池领域投资者和政府政策的制定者,携手促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发展。本文以第四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内容为基础,结合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对国内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以及双极板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9月26—28日,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举办的第3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International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 Congress,简称FCVC)在有"联合国氢能小镇"之称的江苏如皋召开。本届大会围绕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市场化应用、燃料电池堆和关键零部件、制储氢技术、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标准法规、市场投资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近100位来自世界氢燃料电池产业的专家与技术精英,围绕发展态势及技术信息等内容分享行业观点。  相似文献   

12.
氢能源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氢能源的研究和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主要的氢能制取和储存技术,针对当前氢能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各国汽车业氢能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探讨了加快氢能源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市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重庆市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特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载体,开发和利用氢能是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我国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高效率、长续航、储氢能量密度高和加氢时间快等显著优势,是目前氢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路线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之一,氢燃料电池近年来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在6月中旬的G20部长级会议期间,美欧日三方签署联合声明,共同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此举或将推进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再来看看中国,截止2018年底,我国燃料电池车销量为1527辆,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部分已投入运营。乘用车方面,上汽集团投入较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全球电动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锂电储能需求的增长预期逐步提升,锂资源正逐步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掣肘。全球能源转型发展较快的欧盟和日本均对氢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较高的期望,而中国亦在氢能产业上加快发展步伐。构建"零碳电力为主、氢能为辅"的能源结构,是碳中和、资源约束、能源安全等三方面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区雯 《汽车杂志》2007,(11):116-117
9月20日,我们受宝马邀请在广州测试了氢能7系,其间,我们专访了BMW新能源战略总经理贝恩特·哈森宇根先生,他是个很真性情的德国人,直言不讳他对中国油品的“痛恨”,甚至担心中国将来的“氢能”,也是最多杂质的氢能,不过这些都无阻他对中国的期望,还有对氢能的期望。  相似文献   

18.
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针对2022冬奥应用环境,开展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高密度集成、耐久性管理和低温冷启动技术研究,提升其性能及低温环境适应性。车辆在张家口进行了近3年示范运营,经历了-20℃以下的低温环境,通过抽取样本信息,分析了燃料经济性、耐久性和可靠性。示范运营积累的经验和改进措施为2022冬奥会“氢能出行”服务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22年3月23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业内专家表示,规划包含多项高"含金量"内容,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可再生能源制氢是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在氢能浪潮的推动下,佛吉亚在氢燃料电池电堆和车载储氢领域已全面布局。到2025年时,佛吉亚全球氢能业务销售额预计将达5亿欧元,2030年超过35亿欧元。未来,佛吉亚也希望携手更多行业伙伴,共同推进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