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氢燃料电池重卡是未来重型卡车发展的一个方向,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发展状况、特点,分析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核心技术,并从氢燃料电池车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燃料电池堆工作原理、动力蓄电池技术、储氢技术等几方面来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加速落地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氢能具有低碳高效、可长期存储、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可广泛在交通、工业、建筑和储能等领域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是氢能应用的先行领域和产业发展突破口。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07,(1):115-115
宝马公司将在明年推出批量生产的氢燃料汽车。届时你将看到它的身影在公路上疾驰而过。新型氢动7号Hydrogen 7继续在早期宝马氢内燃机样车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从传统的内燃机为动力的车型转变为以氢能为燃料的氢能汽车。不同于过去的重复做法,氢动7号成功实现了宝马公司的开发过程.其所有的部件是根据与宝马其他产品相同的集成而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4.
氢发动机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氢气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得到了广泛关注。以氢作为燃料的发动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氢氧燃料电池以及氢内燃机。氢发动机有诸多优势,例如:排放极低,能源可再生等等。但是氢发动机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诸如:发动机成本较高,加氢站很少等等。文中主要对当前氢发动机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今后氢发动机发展方向展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汽车纵横》2020,(4):22-25
“鉴于新能源汽车多种技术路线呈现‘你追我赶’态势,燃料电池汽车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在2035年达到百万辆级目标,如果达不到,行业将面临风险。”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近期公开说明了当前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的紧迫态势。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甚至列入国家能源战略,不断加大研发和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在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处于示范应用推广阶段,2020年则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规模再上一个台阶的重要年份。国内应如何协调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近期,国内在这一领域的两位权威专家针对当前行业内外的主要问题,公开发表了各自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功率型氢燃料电池重卡动力系统设计尚无成熟控制策略问题,提出了动力系统匹配设计中大功率型氢燃料电池保护优先的控制策略.根据该策略确定设计流程、零部件选型、参数匹配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力系统构型优化,并基于稳态工况进行了燃料电池选型,同时综合考虑重卡实际工况特性和效率特性对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和电机的功率以及...  相似文献   

7.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绿色环保、续驶里程长、加氢时间短的特点,特别适合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场景,是氢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一直以来,氢安全是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的重要保障,也是用户关心的问题。从文献和标准规范研究以及实车开发、装配和使用经验,对燃料电池商用车设计、装车、使用和监控主要环节的氢安全保障技术进行总结,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氢安全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碳中和目标,除了采用电驱系统和燃料电池发动机,还需要开发零碳或低碳燃料内燃机,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和富氢载体,在碳中和时代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在总结氨及氨与其他燃料组成的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和燃烧机理基础上,分析氨在内燃机上应用的可行性,及与化石燃料内燃机相比氨内燃机显现的新特点,提出未来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现有研究表明:氨燃料与其他高活性燃料组合,采用高活性燃料引燃是内燃机上比较可行的技术方案。内燃机可采用汽油、天然气、氢气引燃,与传统汽油机相比,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情况下,气态氨使内燃机动力性能降低,同时NOx和未燃NH3排放增加。压燃内燃机可采用低自燃温度燃料如柴油、二甲醚等引燃。与纯柴油或二甲醚内燃机相比,氨内燃机动力性能降低,排放与燃料混合比例相关。在所有引燃燃料中,采用氢燃料引燃燃烧改善效果最大,且为零碳排放,因而氨氢融合内燃机是碳中和时代非常有竞争力的零碳动力。未来,实现氨氢融合燃料内燃机应用也需要解决一些研发课题,包括专用氨喷射系统研发、合适的后处理系统研发和车载氨裂解系统研发等。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是重卡新能源化重要的技术路线。文章建立含购置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车辆残值和环境成本在内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TCO)模型,量化对比内燃机、纯电和燃料电池3种不同动力形式18t重卡的经济性,重点分析氢气价格对燃料电池车型经济性应用的影响,充分讨论18t燃料电池重卡具备经济性的氢气临界价格。同时考虑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分析2025年及2030年不同技术未来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博世集团首个在德国以外的燃料电池中心——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中心近日在无锡奠基。该中心将为博世正积极布局的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应用铺平道路。此次在无锡建立的全新氢燃料电池中心将主要用于研发、试制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相关产品,具备从关键零部件到电堆乃至燃料电池系统全部测试设备以及电堆  相似文献   

11.
正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最适合率先从商用车燃料电池技术起步。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产业化最先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可能是燃料电池客车。氢燃料电池客车从整个产业链,特别是从价值链来分析,是有很多挑战的,除了技术外,最大的就是成本挑战。那么,目前氢燃料电池客车价值链面临的成本挑战有哪些?目前,最新的国际氢能委员会已经发布了氢能利用的重要方式,指明氢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2050年氢能将占整个能源的18%,CO_2  相似文献   

12.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07,(8):150-151
对于未来汽车采用何种动力和燃料,虽然各大汽车厂都不敢赌上100%的信心,但氢燃料电池显然是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而BMW的想法却令人非常意外,直接把氢气注入内燃机里燃烧,并由此发展了其著名的氢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纳森 《汽车之友》2020,(7):62-65
相对于经历了十多年发展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氢燃料电池汽车对大众来说或许尚显陌生。自去年氢能战略被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助推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的相关政策,从汽车圈到整个社会对其关注度与日俱增,2019年也因此被视为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元年。2020年2月,中国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制造商重塑科技,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逆行而上,携其全新燃料电池系统PRISMA镜星系列登陆第16届日本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展(FC EXPO)。自展会发布以来,新产品系列迎来持续高度关注,其原因在于PRISMA镜星系列产品本身的强大功能升级,也在于产品背后重塑科技引领探索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氢燃料电池技术有可能为汽车、能源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毫无疑问会使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能源供应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汽车产业价值链将出现重大的变革,价值链的核心不再是燃油、燃油发动机,而是氢燃料电池、储氢与供氢系统。本文建立氢燃料汽车价值链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氢燃料汽车电池、储氢与供氢系统将是新商业模式最大受益者;燃油、内燃机供应商、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前景将不容乐观,相关企业需从新的产业链找到位置和突破口,才能在变革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加剧的大环境下,中国向世界承诺减碳目标:2030年前力争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重型商用车的减碳成效是“双碳”征程中的关键。重点介绍基于传统动力源的重型商用车减碳技术,包括内燃机燃烧、低摩擦、智能变速、轻量化、混合动力等技术在内的动力总成领域,以及包括天然气、含氧燃料、氢氨燃料在内的先进燃料领域。通过不同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优势互补,更加高效、低碳、清洁的内燃机仍将在重型商用车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之一,氢燃料电池近年来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在6月中旬的G20部长级会议期间,美欧日三方签署联合声明,共同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此举或将推进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再来看看中国,截止2018年底,我国燃料电池车销量为1527辆,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部分已投入运营。乘用车方面,上汽集团投入较  相似文献   

17.
石头 《时代汽车》2009,(3):78-79
氢动力技术路线大都选择氢燃料电池的开发,宝马却选择一个非常简单的技术——直接用氢作燃料,而且是双动力模式,有氢加氢,没氢可以烧汽油。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9月26—28日,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举办的第3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International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 Congress,简称FCVC)在有"联合国氢能小镇"之称的江苏如皋召开。本届大会围绕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市场化应用、燃料电池堆和关键零部件、制储氢技术、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标准法规、市场投资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近100位来自世界氢燃料电池产业的专家与技术精英,围绕发展态势及技术信息等内容分享行业观点。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氢一直被看作是驱动全球可持续运输系统的梦幻燃料,但是在许多领域我们仍面临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或将成为氢能发展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0.
李钟信  张伟强  程嘉祺  王领  张成平  刘博 《时代汽车》2023,(20):109-113+123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无污染、高效节能、噪声低等优点。氢气消耗量是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的经济性评估指标。本文采用由雄川氢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完成的31吨燃料电池重卡实车数据,基于国家重型车C-WTVC测试标准工况,结合仿真软件建立了燃料电池重卡整车动态仿真模型,计算了整车在循环工况下的氢气消耗量,并且和同类型的柴油重卡的柴油经济性进行了基于仿真计算的对标,结果表明:按照目前到站的氢气价格来看,传统柴油重卡占据优势,根据本文的仿真计算结果评估当氢气价格下降到29元/公斤时该款燃料电池重卡的运行成本和同类型的柴油重卡持平。本文提出的工况仿真计算可以作为简单快速评价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