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快速解决市政工程中的路基沉陷病害,结合工程实例,试验研究新型注浆材料对其进行注浆处治,并分别从实验室配合比设计、现场试验方案设计和处治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注浆材料最佳配合比为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VAE乳液=0.45:0.50:0.05,水灰比0.6。由现场试验结果可知注浆后路面弯沉值符合规范要求,且比注浆前改善幅度达66 %左右,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掺钢渣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基层材料干缩温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泥稳定类与石灰粉煤灰稳定类路面基层材料掺人不同比例的钢渣集料以进行室内干缩和温缩试验,研究了钢渣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抗裂性能的影响.集料的钢渣-碎石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钢渣使水泥稳定类材料压实所需最佳含水率上升,但对二灰稳定类影响不显著.随着钢渣在集料中比例由0增至100%,水泥稳定类和二灰稳定类材料的总干缩系数分别最多减少40.0%与32.2%,掺入钢渣可提高材料的抗干缩性能.另一方面,随着钢渣在集料中比例由0增至100%,水泥稳定类和二灰稳定类材料的平均温缩系数分别最多增加23.6%与32.3%,掺钢渣的基层材料施工时应注意控制温差,避免温缩开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复合式再生剂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评定;对二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二灰为再生剂的冷再生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冲刷试验、抗冻试验、疲劳试验。实验表明,在同等强度形成的条件下,水泥二灰为再生剂的冷再生材料的抗冲刷性能、抗冻试验、疲劳试验比二灰、水泥粉煤灰为再生剂的冷再生材料的路用性能要好。对于试验所用冷再生材料,建议施工中采用最佳配合比为(水泥)∶(石灰)∶(粉煤灰)∶(RAP)=5∶2∶8∶85。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用于混凝土桥墩冲刷破坏的修补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制作纤维水泥基修补材料并进行力学性能研究。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加入pp纤维,采用低水胶比,进行纤维水泥基修补材料试配,将硅灰、粉煤灰、pp纤维和减水剂设为正交因素,根据各因素水平确定正交试验配合比,制备各组配合比试件并测试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纤维水泥基修补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纤维和减水剂对修补材料施工性能影响较大;硅灰对修补材料性能有显著影响,增加硅灰掺量会提高力学性能、磨耗性和冲击韧性,但会降低延性指数;增加纤维掺量可以提高延性指数。将该修补材料运用于实际工程中,施工性能良好,修补结构表面无明显开裂、脱落等现象,对于原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5.
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配合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由于刚性大,容易收缩开裂,导致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一般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受级配和外加剂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在固定级配的基础上,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中掺加适量的纤维,以减少基层材料的刚性,增大其抗裂能力.鉴于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多,文章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试验,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和较小的收缩系数.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8)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再生粗集料基层材料抗裂性能,充分利用我国优势的矿产资源水镁石纤维,依托合安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展水镁石纤维水泥稳定再生粗集料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水镁石纤维水泥稳定再生粗集料材料组成,分析了水镁石纤维对基层材料力学性能以及干缩性能的影响。结合现场工程实践,提出水镁石纤维水泥稳定再生粗集料基层施工关键技术并进行了性价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镁石纤维能够大幅提高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材料抗裂性能,其性能价格比是普通基层材料的1.7倍,说明水镁石纤维水泥稳定再生粗集料基层材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的建筑垃圾掺量,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抗弯拉强度试验、干缩性能试验、抗冲刷性能试验、抗冻性试验、抗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掺加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纤维后,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28 d抗压强度、28 d抗弯拉强度增大,干缩系数降低,28 d冲刷质量损失率降低,冻稳系数增大、90 d疲劳寿命提高;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大,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路用性能逐渐降低.建筑垃圾掺量为100%时,掺纤维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28 d抗压强度、28 d抗弯拉强度分别比不掺纤维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增大了10.1%、17.1%,28 d干缩系数降低了19.4%,冲刷损失率降低了14.6%,冻稳系数增大了2.4%,疲劳寿命增大了26.7%(应力比为0.6)、12.6%(应力比为0.7).建筑垃圾掺量小于等于75%、纤维掺量为0.06%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可应用于重交通荷载等级下高速公路基层中.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是目前各级公路广泛采用的基层材料,但其开裂问题严重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该文提出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加聚丙烯纤维的方法,通过大量室内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能够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李志栋 《公路》2012,(6):139-145
为了采用有机水硬性复合材料对桥头跳车进行处治,首先对材料强度形成机理、微观复合结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其次,对其力学及路用性能进行评价,并与铣刨加铺热沥青混凝土传统工艺对比.研究表明:有机水硬性复合材料是由高黏改性乳化沥青有机结合料以及水泥等水硬性材料与集料共成强度、互成网状结构的新材料,1%~2%水泥可使抗裂、抗水损性能提高30%,0.2%~0.3%纤维可提高抗裂性能20%.与热沥青混凝土工艺相比,其工程量减少61%.造价降低31%.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道路用黏结层材料,利用氯丁胶乳与丙烯酸酯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制备一种黏结力强、柔性较好的材料。通过试验确定了氯丁胶乳与丙烯酸酯在沥青乳液中的掺配比例,并采用层间直剪试验对材料在不同控制因素下的黏结性能及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氯丁胶乳与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与乳化剂的比例为1∶1、氯丁胶乳与丙烯酸酯的比例为2∶8时,制得的改性乳化沥青各项性能最佳,且多项性能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沈蕴  阳兰 《路基工程》2022,(2):74-78
依托某城市快速路改扩建工程,进行天然碎石、再生碎石、水镁石纤维等原材料性能指标试验;对掺配水镁石纤维颗粒的水泥稳定再生碎石进行组成设计;通过重型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干缩应变试验,对比性能指标差异;对比分析三类路基材料的经济成本.结果表明:水镁石纤维改良方案可增强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强度,显著提升抗裂能力;掺配水镁...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1,66(8):333-337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是"绿色公路"修建及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而绿化基质土是公路边坡生态修复和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依托云南华坪~丽江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工程,针对试验段生态边坡防护整体草、灌生长覆盖率偏低的实际问题,以泥炭、水泥、土壤改良剂(PAM)、保水剂、纤维等原材料为基质土,以狗牙根为试种植物设计正交试验,并观测不同基材配比试验的植物生长高度、发芽率及植物覆盖率等。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土最优配合比为泥炭∶水泥∶土壤改良剂∶pH值调节剂∶保水剂∶纤维∶土壤=225∶225∶0.75∶37.5∶2.25∶81.9∶991.51;相比原配合比基材,覆盖率可提高22%,现场实际实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对掺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抗裂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都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总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提高间接抗拉强度,其中,聚酯纤维对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橡胶纤维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传峰  赵大军  邱洲  张鹏  项乃亮 《公路》2012,(8):191-194
对公路基层广泛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橡胶颗粒混掺聚丙烯纤维增强该种稳定材料的路用性能。根据材料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及材料干缩试验验证橡胶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改善结果。结果表明,传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掺橡胶颗粒及聚丙烯纤维后,抗拉强度、抗冻性、干缩特性均有明显改善。采用该种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荷载作用下基层开裂的概率,对降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纤维-水泥基材料界面区的结合状况,进一步提升纤维-水泥基材料的使用性能,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界面黏结性能的研究现状,针对纤维-水泥基体界面结构,重点讨论3种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界面黏结性能,并对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界面黏结性能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抗冲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粒料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其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该文运用摆锤冲击法和均匀弹性支撑落重弯折冲击法,首次对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粒料与未掺纤维的普通水泥稳定粒料的抗冲击动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及机理分析表明:与普通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相比,低掺量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抗冲击性能显著提高、韧性好,其应用于路面基层,将显著提高基层的抗裂、抗变形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用乳化沥青和柔性纤维(聚丙烯纤维)两种材料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改性研究。通过三分点加载试验,得到了普通水泥稳定碎石(CSM)、3%乳化沥青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CASM)和柔性纤维的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PCASM)的荷载-挠度曲线,并分别按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C1018-97标准方法、日本混凝土协会(JCI)标准方法和国内研究者提出的剩余弯曲强度法对三种类型稳定碎石进行韧性评价。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入乳化沥青,会显著降低混合料的韧性指数及剩余弯曲强度;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提高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弯曲韧性及剩余弯曲强度,且添加聚丙烯纤维后,混合料的弯曲韧性指数和剩余弯曲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改善了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弯拉性能。  相似文献   

18.
柔性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材料自身抗裂性能不足将导致基层开裂,基层开裂将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针对半刚性基层常见的开裂病害,提出采用柔性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并通过室内干缩试验、温缩试验以及断裂韧性试验研究了柔性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干缩耗能系数、温缩耗能系数以及断裂韧度综合反映了柔性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可以用来定性评价半刚性基层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再生基层材料路用性能,选取不同水镁石纤维和水泥的掺量作为关键影响因素,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试验、抗弯拉强度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评价影响因素对再生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影响;采用干缩和温缩性能试验,评价不同水镁石纤维掺量对再生基层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水镁石纤维和水泥的掺量对再生基层材料各项力学性能有所增强,但水镁石纤维对再生基层材料的不同性能改善略有差异。其中,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在掺量小于4%时,再生基层材料的劈裂强度与抗弯拉强度为阶梯式增加;在掺量大于等于4%时,其增长速度相对缓慢。此外,掺入水镁石纤维对再生基层材料的干缩和温缩性能也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对低液限粉土进行复掺改性试验,结果表明掺加膨润土能明显改善粉土的密实度,掺量为9%时干密度和回弹模量达到最大值;对低液限粉土进行强度及压缩性复掺改良试验,并通过极差分析计算,确定低液限粉土的最佳改良掺比为水泥4%+水玻璃∶氯化钙=3∶1+石灰4%+聚丙烯纤维0.3%;在复掺配比的基础上进行掺入和未掺入膨润土物理力学参数对比,掺入9%膨润土后粉土的抗弯沉性能更佳,最佳复掺配比为水泥4%+水玻璃∶氯化钙=3∶1+石灰4%+聚丙烯纤维0.3%+膨润土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