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传统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存在精度不高、效率低等问题,而利用无人机激光点云数据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新近开发的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数据,快速、准确地计算土方量的软件——Digital Map,以宜春至井冈山高速公路宜春三阳至新田段新建工程为例,使用无人机获取试验区的三维点云数据,使用Digital Map软件计算土方量。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棱柱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既高效又与已知的总体土方量信息更接近,即更精确;同时在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描述了自然地形信息。该方法使用设计面的DTM,因此不受场地高差限制,适用于大部分复杂、真实的施工现场;且快速、准确,对于会产生海量数据的无人机激光点云效果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土方量计算是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公路设计、渠道设计、防洪堤设计、水库坝堤设计及建筑设计等,都需要精确计算其土方量。土方量计算是这些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设计中最关键最烦琐的一道工序。土方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所以计算起来一定要准确、符合实际。一般工程土方量主要包括挖方、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公路工程土石方计算的准确性,借助最新的BIM技术,获取多种格式的地形数据,并将多种格式的地形源数据进行融合、相互修正,最终获取更能反应真实地形的数据,建立高精度的BIM三维地形模型。基于高精度的地形模型和公路设计数据,建立精确的设计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出精细化的填挖方三维体及准确的土方计算结果。通过四川山区高速公路项目实例,验证了该计算方法可较大幅度提高公路工程土方量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
运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Supermap软件作为开发平台,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利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和组件开发方式,建立三维地形动态显示及土方量计算系统.介绍了构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采用三层架构体系,实现了三维地形建模、显示、浏览、空间分析和工程土方量计算等功能.该系统已成功运用于广州花都区高新科技及物流产业基地的建设方面,能够直观显示产业基地的三维场景,对于该基地的前期场地平整和土地利用规划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工程建设中,常需要将自然地貌改造为水平的或者一个或几个坡度的场地,以便适于布置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土方量的大小与工程的投资直接相关,因此准确、快速地计算土方量,对开展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6.
疏浚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虽然人们编制了一些程序,用计算机来完成这项工作,但自动化程度,实用性并不十分理想,本文推出了一种较为完善的算法,解决了土方量的自动计算中存在的难题,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DEM实现场地平整与土方量均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方量均衡计算与场地平整进行分析研究,利用AutoCAD下土方量计算的特点,以AutoVBA为二次开发语言,进行格网(Grid)和三角网(TIN)两种DEM模型的建立,在两种模型下通过给定设计标高求出平整区面积和需要的填、挖方量,实现了一定区域的土方量计算。最后对两种模型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总结了三角网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微机辅助设计软件包,它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有着极其强大的内部计算能力,在公路、建筑等工程设计领域运用较为广泛,而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同样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根据形数结合思想可以运用它进行诸如复杂断面面积计算、根据三维实体计算复杂结构混凝土方量,将它与其他有限元软件结合使用还能充分发挥其快速、准确建立模型的能力。结合晋济高速公路工程实践,简要探讨其在施工中的一些运用。  相似文献   

9.
航道疏浚区的测量点边界搜索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航道疏浚工程设计系统软件开发中,挖槽定线设计,土方量计算,航道截面图和挖槽截面图的绘制等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准确地航道截面线的位置和起止端点,而确定航道疏浚区测量点的边界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文中在平面三角网生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点边界搜索,有效地解决了截面线的定位和端点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土方量的计算是公路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样工作,且工作量不少。而其计算精度对公路工程的工期及其效益有着较大影响。所以,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就显得犹为重要,土方计算就是对同一块地填充(开挖)前后的填方量(挖方量),现在用于公路工程较多的土方计算方法主要有断面法、格网法、不规则三角网法以及断面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公路工程的土石方算量与计量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分层计量进行论述,可为广大公路工程测量工作者和计量工作者进行土石方的算量和计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交通量与道路面积之间的矛盾,而如何从微观角度定量测度不同交通方式的道路利用效率,尚没有成熟、公认的方法。围绕不同道路交通方式的客运周转量与运输过程占用的道路面积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定量分析不同交通方式道路利用效率的测度方法。该方法反映了不同交通方式的载客量、运输距离、运输速度、运输过程的占路面积和占路时间等要素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基于天津市区GPS车辆行驶数据,以小汽车、"步行+公交"出行方式为例,具体阐述该测度方法的应用。结果显示,完成同样运输量,小汽车道路占用面积是公共汽车的7倍。  相似文献   

13.
魏勇 《交通标准化》2014,(13):89-91
结合某公路路基开挖实例,针对该公路土石方开挖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系统地分析了该公路土方以及石方开挖所采取的方式,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公路土石方开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压实度是保证土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鉴于此,分析土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探讨土方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措施,并研究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应注意的事项,可为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可见度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小目标可见度(STV)道路照明设计方法,指出了小目标可见度设计方法的不足及进一步完善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符合驾驶员视觉特性的道路照明设计应与交通标线的诱导性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以车速为标准对城市交通拥堵进行排序和对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路网密度要求存在认识误区的现象进行论述,指出有必要明确车速是路网容量和车流规模相互关系的反映,不能脱离路网饱和度和不同城市交通特性差异片面追求速度指标。结合上海市第三次、第五次交通调查成果,回顾上海10年间的路网发展和车流增长过程,提出路网容量与车流规模的增长过程要互动契合。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经验,确定合理的速度目标,在路网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不应再无休止增加路网,高密度路网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路网规模有增长极限。  相似文献   

17.
蔡军  张奕  唐伟 《城市交通》2013,(3):21-26,82
支路体系缺失是中国城市道路网络的通病。在干—支平面交叉口规划中,基于支路相邻的干–干平面交叉口信号配时,提出了干–支平面交叉口可利用绿灯时长的计算方法。利用VISSIM软件对干–支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计、配时的干–支十字型交叉口对干路通行能力、车速的影响极小,而未经合理设计时其不利影响很大。最后指出,干–支平面交叉口的合理规划与信号控制是健全支路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鹏飞  岳昊  关宏志 《城市交通》2018,(2):89-95,102
为尽快将路网宏观基本图理论应用于实际交通管控中,利用车流波动理论从交通流状态演化的角度分析路网宏观基本图中磁滞现象的产生机理。以日本京都市的实际观测数据验证部分结论的可靠性。通过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发现:1)路网中低密度、高流量的交通流状态经过拥堵流状态后转化为低密度、低流量的交通流状态是磁滞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2)在相同路网车辆数的条件下,相较形成过程,磁滞环的消除过程会使得路网中产生更多的拥堵路段及拥堵溢出点;3)当路网中存在非拥堵路段可供逐渐增加的车辆选择时,路网宏观基本图有可能在磁滞环形成过程中出现路网车辆数持续增加、但路网总流量保持不变的奇异现象。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概念辨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克跃 《城市交通》2012,10(5):62-67
国家现行规范对道路红线宽度的定义不够明晰,时常陷入争议.首先,指出城市道路具有城市交通、工程管线走廊、市政公共设施布设和城市街景营造等综合功能,界定城市道路红线宽度为满足城市道路综合使用功能的最小占地宽度,城市道路宽度为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最小占地宽度.其次,基于城市道路功能构成,提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的计算方法.最后,提出关于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和道路两侧用地退线规划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