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2008年修改通报开始以船舶总吨作为是否适用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定的条件,其适用范围不涵盖400总吨以下货船,和在治理船舶排放生活污水的法律条例、船舶水污染排放控制标准中,适用船舶范围与规则要求一致。这样对400总吨以下货船而言,就默认了允许该类船舶生活污水直排入海的现状,这与"让海洋更清洁"的愿景相违背。文中将结合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和相关修改通报、现行法律法规和排放控制标准对国内航行海船中的400总吨以下货船生活污水防与治展开探讨并给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机器处所的脱险通道,船舶法规都有设置与免除的规定,相关要求各不相同。法规的免除要求能否简化一致,值得探讨。对于机器处所的脱险通道,船舶法规都有设置与免除的规定。在我国《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4》(以下简称《国际法规》)《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以下简称《国内法规》)和《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15》(以下简称《渔船法规》)中,要求各不相同。脱险通道的属性并  相似文献   

3.
目前,船舶设计部门、船舶修造厂.验船部门及港航监督部门,在船舶设计、修造.检验及安全检查中,主要是以1999年《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2001年《钢质海船八级与建造规范》和2002年《钢质内河船舶八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依据。《规则》中明确指出:“本法规是执行法定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制定,1999年9月1日颁布实施并生效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非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新法规》)对进一步加强船舶管理,保证船舶具备安全航行和安全作业的技术条件以及保护环境防止水域污染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载重线是指船舶在某一航区最大载重量(或最大排水量)对应的吃水界线,在数值上以最小干舷表示.载重线是船舶营运的限界线、安全的生命线.所有船都应根据不同的航行区域勘划相应的载重线标志.我国现行内河船舶载重线标志的勘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1999年颁布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之《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的.  相似文献   

6.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以下简称新《排放标准》)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对客运船舶的生活污水排放接收做了严格的规定。通过对新《排放标准》的研究和对相关单位部门的调研,发现辖区客运船舶生活污水处置存在新《排放标准》执行难、生活污水排放监管难、岸上接收处置难等问题和难点。建议地方政府等部门加强政策宣传、出台激励政策、加快码头生活污水接收设施建设、加强联合监管等措施,减少客运船舶生活污水非法排放,从而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法规对于船舶舱壁和甲板的耐火分隔,系根据其界面两边处所的性质而规定不同的分隔等级,但不同法规有不同的规定。海洋民船的法规有《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和《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它们基本与1974年SOLAS公约标准保持一致。渔船的法规有《远洋渔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远洋渔船法规)和《国  相似文献   

8.
<正>在对国内航行海船执行法定检验时,涉及防污底系统的技术问题较多。本文将所遇到的几种典型问题呈出,并结合国内规则和相关指南,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供业界参考。国内海船法规适用性国内海船的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对防污底系统的要求:《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技术规则》(2011)对防污底系统检验的规定只适用于申请,没有强制。其2014修改通报修改为:适用所有国内航行船舶(400总吨及以上),但不包括平台、FSUS、FPSOS。《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以下简称为《2020海法规》)修改为:适用于所有国内航行船舶。  相似文献   

9.
在用船舶NOx排放的简化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选检测参数、简化计算等方法,以MARPOL公约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NOX技术规则》及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等控制船舶NOx排放条款为标准,简化船舶NOx排放检测,为海事局和船检部门监控在用船舶柴油机NOx排放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对《海上拖航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以下简称《法规》)的深入理解,通过实例对被拖船舶拖曳设备的确定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笔者个人的理解,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在IMO公约框架下,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性能指标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MEPC.2(VI)决议、MEPC.159(55)决议和MEPC.227(64)决议。我国《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与公约的发展基本一致,但《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的发展却出现了停滞,在83版生效后直到2018年完成换版,新版国标对生活污水排放指标新增总氮、氨氮、总磷等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新标准生效后,船舶在港内、锚泊期间,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极易排满(每人每天产生70升生活污水)因此增设集污舱迫在眉睫。2018年7月1日,国家生态环境部下发的《船舶水污染排放控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生效实施,其中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高于现有法规、MARPOL公约。该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下的标  相似文献   

13.
正《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简称《规则》)于2020年8月1日生效实施。新版《规则》对船长20m以上的国内航行海船的检验制度、安全和防污染技术标准进行了系统修订,全面覆盖船舶种类,简化船舶检验要求,技术标准更加趋向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大家知道,《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内法规》)规定内河船舶(另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必须配备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话(简称VHF)。然而,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船东提出内河船舶可以用普通手机来代替VHF,本人认为,从内河船舶航行安全及船舶通信的特殊性要求来看,不能用手机代替VHF,下面就其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陶伟 《中国水运》2009,(3):81-83
通过分析《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4)与《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6、2008)年修改通报之间救生、消防等设备配备标准上的不同,提醒广大的船东在建造或购买船舶时考虑船舶配备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6、2008)修改通报对救生设备和消防设备的配备标准要求更高。敞开式救生艇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本文就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李伟强 《广东造船》2004,(3):53-55,4
笔者在内河油船的检验中发现,有些问题在《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为《内规》)及《钢质内河船舶人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为《规范》)中是无法找到答案的,《内规》及《规范》中关于油船要求的有些规定不够明确,很具争议,也有些规定存在不合理或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本人在实际检验中采取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内规》、《规范》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2018)和MARPOL73/78公约附则IV《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均对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做出了要求,基于国家标准和国际公约的双重条件下,文中对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配备、使用情况以及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的达标性进行研究,指出船舶生活污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经常看到一些船舶的设计,把舵机舱与其他舱室相邻的舱壁进行A-60级或A-15级的耐热分隔。这种分隔,已经超越了《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4》(以下简称《法规》)第4篇第2-2章第9条2耐热和结构性限界面的标准要求,超高标准的设计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应予避免。支持把舵机舱限界面进行上述分隔的人士认为:舵机舱里有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与资料     
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于1998年11月开通,有关负责人称,此举旨在提高运载工具的有效利用率。目前,这一网络主要开展公路货运信息服务,此后将逐步扩展到铁路、水运、航空等货运信息服务。 中国船级社最近颁布施行10个船舶与海上设施检验规则,分别是:《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非国际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起重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海上拖航法定检验技术规则》、《集装箱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潜水系统与潜水器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海上移动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船检》2006,(10):60-6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船舶检验机构在船舶建造中船体检验的管理.防止在正常工况下船舶船体断裂及结构严重受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检验条例》、《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和《船舶建造检验规程》,制定本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