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BMW公司的喷束引导式汽油缸内直喷燃烧系统,它解决了壁面引导和气流引导的第一代缸内直喷燃烧系统的最大问题。由于喷油器中置,喷束引导式系统提供了火花塞附近的分层混合气,并显著降低了湿壁效应。外开式压电喷油器的低喷雾贯穿度和高喷雾稳定性可使分层汽油机的运行脉谱拓宽到更高的负荷和转速。压电驱动使喷油器针阀开启非常迅速,能以极短的时间滞后完成多次喷油,可以灵活地标定,以提供高效的燃烧,使未燃HC、CO的排放很低。与传统的节流式汽油机相比,喷柬引导系统在新欧洲测试循环下可节省燃油约20%。此外,与涡轮增压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相比,BMW的喷束引导式缸内直喷燃烧系统具有很大的气门重叠角,气缸得到完全扫气、不留残余废气的运行策略导致在很低的发动机转速下也能得到极好的全负荷性能,发动机的动态响应得到改善,因此很适合涡轮增压。  相似文献   

2.
未来动力总成的开发目标是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研发新车型时.发动机将更多地采用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较好,但排放性能欠佳.这是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冷起动时。由于涡轮响应滞后而会损失大量热能。因此.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需要采用相应技术缩短催化剂起燃时间,以降低排放。尤其是配装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按新欧洲行驶循环测试时,在城市低速循环起动阶段。其排放不能满足欧5标准要求。研究得出缩短催化剂起燃时间和降低排放的方法,使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满足欧5排放标准要求。进行全面的排放测试,如增加贵金属用量及载体的孔密度,缩短到催化剂的距离,以及采用二次空气系统等附加装置。通过这些独到的试验研究.使发动机逐步达到欧5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田公司应用最新的动力总成技术“地球梦科技”,开发了1款3.5I。V6汽油机。该发动机的总体设计目标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向客户提供驾驶乐趣。“地球梦科技”的理念旨在降低排放的同时改善燃油经济性。为达到这一目标,并为用户提供驾驶乐趣,采用了三级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控技术和可变气缸管理系统。将这种配气机构技术与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相结合,可提升3.3%的功率,并降低燃油耗20%。为满足中型豪华轿车对噪声及振动水平的要求,开发了新型发动机悬置系统,以改善3缸运行模式的发动机振动。阐述了带可变气缸管理系统及缸内直接喷射系统的三级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控技术、减摩技术,以及新型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结构及优势。  相似文献   

4.
对一台配有米勒(Miller)系统、新开发的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HPEGR)、共轨燃油喷射系统(CR)及具有可变涡轮几何形状(VTG)的增压器的中等尺寸中速直喷式柴油机的排放和性能参数进行了测定,并与标准发动机进行了对比。在功率、燃油消耗、烟度及其它排放指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氮氧化物排放量可降低30%~50%。若允许燃油消耗增大1%~3%以及允许烟度略有提高的话,则根据负荷的不同,氮氧化物排放量电  相似文献   

5.
进气道喷油器的燃油喷雾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燃烧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燃油雾化成很细的油粒,并应在不易受温度或发动机负压变化影响的情况下实现精确供油。介绍一种采用优化喷孔布置和明显减少针阀座下部油流压降(能量损失)的燃油雾化技术。还介绍了一种燃油流道短且针阀座下部闭死容积小的喷油器,它能很好地消除温度和负压产生的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6.
Terazawa  Y日  Nakai  E日  Kataoka  M日  Sakono  T日  张慰译 《国外内燃机》2012,(3):6-10
马自达汽车公司推出了新一代Skyactiv—D柴油机。通过优化燃烧室形状、采用两级涡轮增压和减小机械摩擦,使该发动机的效率得以提高。Skyactiv—D柴油机的特点是压缩比为14.0,在不采用氮氧化物催化器或低压废气再循环的情况下仍能达到欧6排放标准,此外,它的燃油经济性比现有发动机提高了15%~20%。作为Skyactiv技术的一部分,该发动机具有优异的驾驶性能、良好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2011年末颁布的欧6排放法规明确了未来几年的需求框架。6.0×10^11km^-1的颗粒数限值对直喷汽油机来说是真正的挑战。通过可视化单缸发动机的研究,讨论颗粒形成的因果关系,这可以为降低颗粒排放提出系统需求及功能定义。在1款欧5汽油机上进行的可再现性研究成功降低了发动机的原始排放,为喷油器中央布置的汽油机达到欧6颗粒数限值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外内燃机》2014,(5):47-47
KSKolbenschmidt公司推出一种轿车发动机用的新型钢活塞。据制造商称,结合采用适配的活塞结构,可降低摩擦功率损失,根据不同用途,这种钢活塞可使发动机燃油耗降低4%。凭借材料优势,可大大缩小活塞裙部和气缸孔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而在怠速和冷态工况点大幅改善噪声特性。2014年,这种轿车用钢活塞将被批量装用在OEM机型上。  相似文献   

9.
Heiduk  T  Kuhn  M  Stichlmeir  M  Unselt  F 《国外内燃机》2012,(5):20-24
Audi公司已将卓有成效的EA888型4缸汽油机系列的第3代机型——1.8L增压燃油分层喷射汽油机投放市场。这种汽油机经不断地降低摩擦功率、优化燃烧过程,以及采用单涡道涡轮增压器和电动废气放气阀等新的增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有效功率和燃油。效率,并能满足全球未来最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介绍了新机型的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和增压。  相似文献   

10.
S.  Woo  张然治 《国外内燃机》2014,(6):34-38
近年来,汽油机呈现向高性能、高效率和环保型动力装置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开发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硬件时,高燃油效率成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发动机不仅要具备提供车辆行驶的动力,还要为用户带来愉悦的驾驶感受。采用前端皮带传动(FEAD)系统驱动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和动力转向泵等附件。为此,发动机通常要消耗30%~40%的驱动功率。介绍通过开发FEAD系统零部件或机构实现汽油机高燃油效率的摩擦测量方法和试验规程。通过在装有专用扭矩仪的FEAD系统上测量原始摩擦扭矩,获得高燃油效率的基本数据,这种扭矩仪是专门为在曲轴皮带轮上测量FEAD系统摩擦扭矩设计的。此外,为了尽量减小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开发和批量生产的Theta-II2.4L缸内直喷汽油机所使用的皮带传动系统摩擦,设计和评估了辅助皮带传动系统的新布局。分析结果验证了在FEAD系统上使用摩擦测量技术和试验规程所能获得的减摩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Behr、Behr—Hella热管理和AVL三家公司共同合作的项目中,为降低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汽油机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各种热管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外部废气再循环的冷却,能在发动机典型的工作点部分负荷时使燃油耗降低5%,在全负荷时由于避免了加浓而使燃油耗下降18%。在实际运行中可节省燃油约6%。在暖机阶段,通过停止冷却液的供给使新欧洲行驶循环中的燃油耗进一步降低约3%。此外,发动机试验表明,通过按工况控制的节温器在不同的负荷点改变冷却液温度(最大为10K)能进一步挖掘降低燃油耗的潜力1.4%。  相似文献   

12.
4000系列发动机自1996年投放市场以来,在世界铁路、矿山、海洋运输、发电以及油气各领域已可靠应用数百万小时,其以12V、16V和20V的结构形式实现了1 000~4 300 kW的功率覆盖面。为确保发动机排放值能够适应未来的需要,MTU对其4000系列发动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05型的开发重点是实现EU Stage IIIB、EPA Tier 4和IMO 3排放达标,与先前的适用标准相比,该排放法规要求NOx排放降低40%~90%,颗粒物排放降低80%~88%。MTU根据具体应用条件提供各种匹配的减排技术方案。针对船舶、铁路机车和发电应用,MTU提供排气后处理系统;此外,还针对油气和矿山的移动设备应用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公司针对1600、2000和4000系列采用独特的发动机技术方案,可以不依赖任何排气后处理系统,这是在该性能等级内的一项独特的成果。除了排放达标,该发动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还包括:优越的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尺寸、燃油经济性以及高可靠性。对于不采用排气后处理的发动机,在发动机结构方面,采用了大量的关键性减排技术。两级涡轮增压结合Miller燃烧以及排气再循环,有助于显著降低NOx排放量。公司的一种新型燃油喷射系统喷射压力可高达2 500 bar。新一代发动机使MTU的工程师们成功地解决了严格的减排法规要求与用户降低寿命期成本、改进发动机性能和固定发动机尺寸之间的矛盾。为每一种应用形式提供最佳的减排技术,其中包括加装和不加装排气后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3.
Krishnan  C  L德  Vinod  Y  S德  Sudhindra  C  V德  朱炳全译 《国外内燃机》2009,(3):22-32
为了追求高功率密度、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达到排放标准,柴油机的性能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持续提高。燃烧技术、先进的电控喷油以及精确的发动机和喷油参数的开发帮助柴油机实现了环保方面的调整,同时降低了NOx和颗粒(PM)排放。了解发动机和喷油参数,以及它们对排放的影响对于生产更清洁的柴油机极其重要。研究的目的是优化一台重型直喷式柴油机的喷油参数,以尽可能降低法规限制的排放物,从而达到欧3排放标准。为了缩短开发周期,采用了仔细编制的试验设计和Taguchi技术。利用平均值分析、信一噪比分析和方差分析从L9正交排列的试验结果中筛选出最佳的参数。通过分析,保证这些参数能使各排放组分以确定的工程裕度达到欧3排放标准。对诸如凸轮转速、喷嘴流量、喷嘴头部在燃烧室中的凸出量和喷孔数等喷油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凸轮转速会影响喷油速率,喷孔数会影响喷油压力和油束雾化,因而对降低NOx和PM排放起着直接作用。另外,喷嘴头部凸出量会影响到对油柬撞击燃烧室壁的位置,并对PM和HC排放产生中等的影响。就满足欧3排放标准而言,在已确定的试验工况范围内,喷嘴流量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NOx、CO、HC和PM排放总体上能分别以11.5%、61.5%、76.5%和23%的裕度满足欧3排放标准的限值。此外,与原发动机性能相比,功率和扭矩提高了约30%,全负荷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10.6%,而且车辆的驾驶性和燃油经济性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4.
Leonhard  R【德】  Parche  M  Avila  CA  KrauB  J  Bosenau  B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2010,(2):22-25
成功开发商用车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关键在于把握住高负荷运转工况,为此,Bosch公司开发了一种喷油特性曲线形状可变的共轨喷射系统,其中,第2个电磁阀激活集成在喷油器中的1个增压装置,通过优化电磁阀喷油嘴针阀控制时间的偏差,可使喷油开始时的喷油速率减半,从而限制氮氧化物的形成,这样有可能使发动机制造商在达到废气排放法规限值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燃油耗和发动机在空气系统方面的费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GE公司运输分部开发了一种新型柴油机以满足下一阶段的排放和燃油经济性要求。该型发动机的开发始于1998年,其包括GE公司现有发动机的最佳特性以及新发动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它将首先应用于自2005年起新造的符合美国环保局2级排放标准的内燃机车。GEVO12缸发动机在1050r/min下的标定功率达到3360kW,这相当于原来的一台7FDL16缸发动机所达到的功率水平。发动机的缸径为250mm,行程为320mm。这导致了采用约2.0MPa的较保守的平均有效压力。美国机车的2级排放标准较之0级和1级排放标准在降低NOx和颗粒物质排放方面具有特殊要求。为了达到NOx排放标准而对现有发动机作进一步调整势必造成燃油经济性的巨大损失。为此,GE公司运输分部正通过开发一种新型发动机来满足2级排放标准要求,新型发动机将不仅能满足排放要求,而且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较之现有发动机亦将有较大改进。发动机的性能开发包括燃烧模拟、系统模拟和优化。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保证高效和可靠的运行。涡轮增压器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和结构模拟以获得高的效率和安全性。单缸机和多缸机的性能试验进一步改进了燃烧系统。采用一个严格的可靠性设计(DFR)程序对每个系统和部件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通过将尺寸和强度变量与整个环境范围内的工作应力进行比较,保证了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通过在高加速条件下进行广泛的耐久性试验,验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在2005年投入大规模生产之前,50台针对2级排放标准的机车将进行广泛的现场试验以进一步考察和改进发动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低燃油耗、低排放和高性能的要求,新开发了一种电机驱动的可变气门正时(VVT—iE)系统。该系统最先用于丰田公司新款4.6L和5.0L的V8点燃式系列发动机进气机构。VVT—iE由连接到进气凸轮轴的凸轮相位调节机构和集成有智能驱动器的无刷电机组成。该电机驱动系统完全避免了液压带来的运行限制,降低了冷态碳氢化合物排放,也使燃油耗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7.
OM470型10.7L柴油机是Daimler公司15.6L以下排量的新型重栽商用车柴油机系列的代表机型,已被投放市场。该机型通过了载货车和公交车用欧6柴油机的认证,能用作欧4和第4阶段(Tier4)排放标准等级的工业用柴油机,而且适用于全球市场。鉴于未来柴油机小型化,以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燃油耗的要求,这种机型在Daimler公司重载商用车柴油机系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OM470型柴油机为达到欧6排放标准的热力学开发,以及为达到欧4和Tier4排放标准的配套情况。  相似文献   

18.
Denso公司新型第4代电磁阀式喷油器具有三路控制功能,因而提高了液力效率,并使燃油耗降低约1%。该喷油器的运动质量减轻75%,大大改善了液力性能。此外,其燃油泄漏量被减少到最低程度,明显降低了对冷却的要求,并且对燃油品质的波动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日产汽车公司新开发的2.0L直列4缸直喷式柴油机采用了压电式喷油器等新技术,获得了同等级发动机的顶级性能,同时,还首次在柴油机上应用了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催化系统,从而满足了日本最新的后新长期排放法规的要求。介绍了新发动机的概要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20.
《国外内燃机》2012,(4):29-33
Hyundai公司对V6柴油机用于由新8档自动变速器组成的动力总成时的怠速声品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便分析机械激励噪声和燃烧激励噪声所起的作用。首先,在发动机研发初期,可以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及按发动机各功能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来改善动态特性。另外,增强发动机的结构阻尼,能在燃烧激励增强时使发动机的燃烧噪声维持在目标值水平。在整个结构阻尼分析的频率范围内,发现有些零件较好,有的零件较差,然后对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在本研究中,正时链罩采用被动约束涂层减振处理来改善发动机前端2~3kHz范围内的辐射噪声,并运用了最大喷射压力为180MPa的第3代共轨系统,它配装了压电式喷油器,该喷油器有成型消声罩,并能进行充、放电时间控制。为使该发动机达到欧5排放标准,采用新喷油策略的低排放燃烧概念也很重要。然而,这种燃烧模式会产生粗暴的高频噪声,并使怠速稳定性变差。所以,应优化对预喷射和后喷射的控制,以降低和优化燃烧室内的燃烧激励噪声。因此,在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就应考虑到车内声品质和辐射噪声的最佳化,而且,要确保乘客更易接受的声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