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有关条款的理解,阐述指定人员和船长如何监控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不符合规定情况(简称NC),系指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简称SMS)运行中,有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可见情况。其产生来源大致有二:一是主管机关按照ISM规则和NSM规则审核发现;二是公司按照体系要求内审和自我检查发现。因为直接涉及审核和检查环节,通过对它的汇总分析,可以有效透视航运公司SMS的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3.
邓跃进  周韧 《中国水运》2002,(10):34-34
交通部交海发[2001]383号文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国内规则")."国内规则"充分应用ISM规则原理并使之国内化,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国内航运公司内要建立、保持并支持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下标示为SMS).笔者试对国内航运公司在建立SMS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指定人员"是<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中的重要条款之一,在ISM规则(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Code for the Operation of Ships and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结构中的地位仅次于"公司的责任和权力".如何充分发挥其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应中有的监控作用,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作用的认识和定位是个关键.该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还会影响到安全管理水平的螺旋式提高.  相似文献   

5.
最近,交通部SMS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审核团,对天津远洋运输公司沂海轮投入SMS安全管理体系运行4个月来的情况进行认真地审核验收,结论如下:“沂海轮在投入天远SMS运行以来,该轮的领导干部和全体船员普遍重视ISM规则的学习和SMS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工作,并在船舶的安全生产和防污染工作中卓有成绩,沂海轮作为天远散装船的代表船舶,一次性通  相似文献   

6.
陈哲 《中国水运》2003,(10):36-37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要求负责船舶营运的公司和其所营运的船舶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和程序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要求船旗国政府主管机关或其认可的机构对公司和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发证.  相似文献   

7.
朱清明 《中国水运》2007,7(11):41-43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各项活动及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偏离规定的要求,因此,实施SMS监控是确保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必要手段。文章分析了SMS运行监控的作用和实施监控应遵循的原则,并根据ISM规则要素,提出航运企业SMS运行内部监控机制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8.
从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后评估的必要性、实施方式和对象、后评估的内容、具体实施及后续采取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后评估,以提高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SMS)审核是海事主管机关对航运公司和船舶实施的重要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业务全面的工作,由于ISM/NSM规  相似文献   

9.
ISM规则将于2002年7月1日对所有国际航行船舶强制实施,全球在2002年7月1日至10月1日间实施ISM规则大检查,且各港口国备忘录组织也明确表示2002年将以加强对ISM的检查作为PSC检查的重点。随着船公司对ISM规则理解得以逐步深入,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也日臻完善,但由于船上人员对各种公约条款不或未能充分理解,致使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未能满足公约的有关要求,在PSC检查及ISM审核时,容易出现缺陷,严重时甚至导致船舶滞留。以下笔者根据几年来船舶审核的经验,参照近两年PSC检查和ISM缺陷记录,结合公约的相关要求,对涉及国际公约的船舶ISM典型缺陷作了归纳整理,以期船公司更好地熟悉理解公约的有关条款,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更加有效地运行,确保船舶顺利地通过PSC检查,实现船舶的正常营运。  相似文献   

10.
保证安全管理体系(SMS)运行正常有效不仅是航运公司关心的大事,也是海事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辖区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内在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和完善SMS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思强 《中国海事》2010,(10):37-39
ISM/NSM规则的强制实施,进一步规范了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活动,提升了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水平。文中分析了当前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航运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些误区,同时对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及维护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航运公司建立及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对航运公司及海事主管部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ISM规则已生效了,船公司建立的SMS接受过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派出的审核组的年度审核。SMS审核组通过深入公司各部室、船舶,了解公司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掌握公司安全管理水平;SMS审核组不但对船公司SMS运行的连续性、符合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指导船公司提高和改进SMS运行的质量,而且还对船公司讲解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最新动态,介绍其它船公司的做法,促进了船公司更好地实施ISM规则。  相似文献   

13.
安全管理体系是ISM规则的核心,若能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的效能,就能切实转变公司的管理方式,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ISM规则的管理目标。文章从高效率的安全管理体系、高素质的人员、良好的ISM文化和严密的监控体系等四个方面指出了如何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ISM规则的安全管理学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分析了ISM规则的安全保障原理,从理论上说明了在ISM规则及其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建立、运行、检查等环节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于1998年7月1日生效后成为强制性规定,它的实施使船舶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ISM规则要求船公司建立能使本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文件化的体系,即安全管理体系(SMS)。1 SMS的功能和要求ISM规则要求每个船公司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以下功能要求的SMS:(1)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相似文献   

16.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有关问题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永铭 《中国海事》2006,(12):40-44
一、当前航运公司SMS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系文件不能充分体现ISM和NSM规则的基本要求如关于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有的只编写了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船上操作方案和须知的制定程序,但没有对所有已认定的关键性船上操作制定相应的方案和须知。关于应急反应,只有一般性的紧急情况标识、描述和反应的程序和针对每一种已标明紧急情况的船上反应措施,但缺少岸基的具体应对措施。有的公司对船长适当的指挥资格认定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船长对SMS的完全熟悉,没有规定具体内容、方式和考核要求。指定人员对SMS的监控缺少具体的可操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冯涛 《中国水运》2007,5(8):58-59
随着ISM规则和STCW78/95公约的生效和强制执行,一个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防止人身伤亡,避免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和财产损失的安全管理体系(SMS)已经在全球所有参与或从事国际海上经营和管理的航运公司及其船上全面推行和实施,这无疑对促进整个航运安全、加强船舶安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推广提供了极为有效的途径。如何有效地运行该体系是航运公司岸上人员和船员的重要职责,尤其是船长,他是船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要素。规则明确规定,船长具有绝对的权利,岸上管理层所有实施的任何检查和协调制度都应配合该权力,以便船长考虑从旅客、船员、船舶和海洋的最高利益出发而采取的任何行动。作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整合 2002年7月1日,是<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2002年修正案正式生效之日.在这一日期前,所有国际航运公司及其管理的国际航行船舶都应按该规则建立起"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SMS),并通过由船旗国政府主管机关或其授权的认证机构,例如船级社进行的第三方认证,船公司取得<符合证明>(英文简称DOC,即公司证书),其下属国际航行船舶取得<安全管理证书>(英文简称SMC,即船舶证书).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促进船舶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规则)已于1998年7月1日在国际航运界强制实施.纵观ISM规则实施效果,儿严格按ISM规则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且公司安全及防污染工作按SMS运作良好的公司,其船舶海事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长,提高了其在航运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简称“规则”)均明确要求航运公司应定期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SMS)的有效性,其目的是通过开展SMS有效性评价活动,确保公司SMS的连续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从而不断增强体系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