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用重型车符合性检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污染控制力度的加大,治理车辆污染的方法逐渐成熟.政府对制造商生产的车辆管理经历了新车型式核准(Type Approval)、生产一致性保证(Production Conformity)和在用符合性检查(In-Use Compliance IUC)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新车型式核准和生产一致性保证都是对新车排放检测而言.一般未经环保部门发布的达标合格的车型,不得上市销售.此举迫使各制造厂商都能想方设法地保证新车通过达标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考核.而对于销售到消费者手里的在用车,由于车辆使用条件的多变,车辆排放控制装置的恶化情况不同,使得管理部门对在用车符合性检查存在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
孙家兴  秦宏宇  陈强 《北京汽车》2021,(1):21-24,32
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轻型车蒸发排放标准的制定情况,并对我国轻型车蒸发排放标准发展历程进行总结。选取我国2004~2019年蒸发排放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近年来整车蒸发排放性能表现的变化趋势;基于世界最新的蒸发排放法规对我国未来轻型车蒸发排放控制策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搭建车载排放测试试验平台,选择轻型车和中型车进行了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建立了排放数据与行驶工况数据对应的数据库.引入比功率的概念比较了机动车排放随比功率和速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轻型车和中型车比功率的分布频率和3种污染物的排放随比功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轻型车和中型车比功率集中在-3~7kW/t范围;和速度相比,机动车的排放与比功率有更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用于测量轻型车超低排放的分流稀释气袋取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立兵  俞小莉  葛蕴珊 《汽车工程》2004,26(6):652-654,754
介绍了轻型车用微型稀释气袋取样系统(简称BMD)排放测试系统的特点。引用传统CVS和BMD测量ULEV/SULEV排放水平的测量误差对比数据,论证应用BMD进行超低排放测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探讨未来BMD在超低排放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国产轻型汽油车蒸发排放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了汽油车污染物的来源及控制汽车车蒸发排放的必要性,比较分析了常用的两种蒸发排放测量方法,基于大量测量结果说明了国产轻型车蒸发排放现状,试验分析了蒸发排放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全球统一的轻型车试验程序、实际行驶排放标准,最终实施的颗粒数(PN) 排放限值已成为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开发的重点。介绍了行驶动力学和温度等因素作为在实际行驶排放条件下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缸内直喷式汽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7月2日,日本轻型车协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2年6月份的轻型摩托车合计新车销量为4536辆,环比增加9.4%,同比增加19.1%。16月,累计新车销量为20222辆,同比增加0.9%。  相似文献   

8.
利用轻型汽车排放标准GB18352.3-2005中的国Ⅲ、国Ⅳ两个阶段Ⅰ型试验排放限值的变化及使用满意统计量和不满意统计量的判定方法,对排放生产一致性检查判定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对于同一组实验数据,按照国Ⅳ排放限值进行排放生产一致性检查判定比按照国Ⅲ放限值严格;采用满意统计量判定比采用不满意统计量判定严格.有助于轻型汽车生产企业确定排放生产一致性检查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车辆紧固状态对底盘测功机上阻力设定的影响,并在不同阻力设定条件下对两辆轻型车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号车低设定阻力下的排放值也相对较低,阻力设定值不同导致油耗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0.21 L/100km,且同一阻力设定值下排放值一致性较好;B号车设定阻力偏大时车辆排放与百公里油耗偏高,反之偏低,且同一阻力设定值时车辆排放与油耗测试结果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10.
孙国斌 《北京汽车》2006,(3):30-32,46
文中按照轻型车欧洲Ⅲ号排放法规98/69/EC“MotorVehicleEmissions”,进行了轻型车在-7℃低环境温度下冷起动后的排放试验,讨论分析了试验中HC、CO和NOx排气浓度随运转工况的变化规律,为控制轻型车在低温下冷起动后的排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空气污染控制压力不断增大,北京市提前实施了轻型车排放法规。对北京市在用轻型汽油车按法规进行常温冷起动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第Ⅳ阶段排放标准后,单辆轻型车的HC排放比国Ⅲ车辆降低20.7%;NO x7.1%;CO 31.4%。另外,北京市轻型车的CO和NO x高排放情况比较严重,而HC高排放车相对较少。因此,应重点加强对轻型车CO和NO x排放控制,同时促进相关汽车企业降低车辆的初始排放因子,加强车辆OBD系统对CO和NO x排放控制的监控。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国内外轻型车用柴油机的生产现状,技术水平及与汽车的匹配情况,并指出其发展方面是高功率,低排放和低噪声。因此,应大力发展轮增压和中冷技术,不断推出多气门机型。上前国内1t级轻型车尚我理想的柴油机作为动力,为此提出了国内发展轻型车柴油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轻型车尾气排放试验中产生的大量试验数据常常具有不同属性,需要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因此,提出了改进的k-均值算法。基于高密度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孤立点的影响;采用最远点方法,摆脱了k-均值算法只能处理球状类数据和受中心初始位置控制的限制;得到最佳簇数k值,解决了直接给定k值时,因k值不恰当而导致聚类结果较差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比原始k-均值算法在聚类的准确率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较好评估车辆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4.
拂晓 《商用汽车》2005,(5):101-102
目前,我国的新车环保管理已经建立了健全的新车环保监管制度,任何厂家的新的生产车型必须经过国家环保总局的型式认证和一致性检查才能生产、销售、出口和使用。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在用机动车污染已开始成为我国城市污染的重要来源,部分城市的污染类型已从煤烟型转为煤烟和机动车混和型污染;因此,为了加强对在用机动车污染的监管,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国家环保总局开始着手强化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CO2排放是汽车污染物排放检测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它表征的是汽车排出污染物的多少和车辆能耗高低的参考标准之一,用以控制汽车使用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避免对环境产生损害。按照GB 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的规定使用全球统一的轻型车测试循环工况进行常温下冷启动后污染物排放试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文章阐述了轻型汽油车CO2排放测试所用的测试原理、法规工况曲线、测试设备、数学模型等,通过分析影响试验结果的各因素来源,综合计算得出轻型车CO2排放测试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在制定机动车排放的相关法规标准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着手的:一个是针对汽车制造厂新车定型的形式认证和生产的一致性检查的;另一个是针对在用车的。这两大体系标准也基本上是参照欧洲国家和美国不同阶段的排放法规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制定颁布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排放结果的磨合因素:平均车速、磨合里程、挡位情况、负载水平及发动机转速5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递进的量化分析,发现影响因素中发动机转速权重系数最大,平均车速的权重最小。结合排放测试前的磨合和生产一致性测试前300km的磨合需求,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了磨合方式的比较和试验结果分析,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三的技术路线后,企业可以灵活地应对磨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化油器对通用小型汽油机排放的影响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油器生产一致性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发动机排放生产一致性水平。因此,应对化油器关键零部件、总成等进行有效控制,由于各发动机生产厂家生产产品有差异,为满足排放要求,须逐个对化油器进行优化匹配,出现同一型号化油器存在多种状态等多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9.
预喷射对轻型车用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轻型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预喷射对柴油机排放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预喷射可以对燃烧室进行预热.缩短主燃烧滞燃期,降低缸内最高燃烧温度,从而降低NOx的排放,同时炭烟排放及燃油经济性要好于单纯推迟喷油提前角的单次喷射方案;随着预喷油量的增加,NOx炭烟和燃油消耗率都有所上升,预喷提前角对轻型车用柴油机燃...  相似文献   

20.
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7月初向外界宣布,相当于欧洲3号标准的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三阶段限值(以下简称国川标准)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汽车污染排放控制进入新阶段。按照国Ⅲ标准要求,自2007年7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轻型车必须符合标准中规定的型式核准排放限值的要求,并停止对仅达到国家机动车排污标准第二阶段排放限值(相当于欧洲2号标准,以下简称国Ⅱ标准)轻型车的型式核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仅达到国Ⅱ标准轻型车的销售和注册登记。各个汽车生产企业应在2008年6月30日前的一年过渡期内合理安排制造、进口计划,确保2008年6月30日前停止制造、进口该类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