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安阳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努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市。要在“传承”和“创新”上作出示范,必须有现代科技元素的支撑。现代科技是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创造文化产品最大效益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不少企业由于没有真正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陷入了泛化、简单化、事务化、抄袭化、“老板”化、悬空化等误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企业、社会、消费者(群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熏陶人才、打造品牌、推行有效管理。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必须是促进企业的实体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这三种形态文化的有机统一、高度地融合。  相似文献   

3.
杨柏峰 《中国电动车》2007,27(2):110-112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比较分析,得出美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是进行文化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文化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以及积极的文化政策扶持,从而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是文化产业未进行合理的产业化运作,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高“文化折扣”以及国家文化政策的缺位。并且在文章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11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上汽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胡总书记这一科学论断:上汽的发展孕育了上汽的文化,上汽的文化推动了上汽的发展。我们在上汽文化建设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一汽文化》共分企业文化之用、企业文化生成的“三元素”、企业文化传承的“三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维度”、中国一汽文化模式及评价模型等6部分,本刊特分5期进行连载。本期刊发的第二部分,以企业属性和文化的发展规律推演企业文化,提出了企业文化必须具备道义性、经济性与实践性等特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何为“汽车文化”?由于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等原因,长期以来,汽车文化的概念很难得到统一的概括。但是,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浮上水面,引起业界的关注。在6月8日举行的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汽车文化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一位在中国汽车行业德高望重的老人,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与数字化相结合,形成文化数字化产业,向新需求、新场景、新产业链的模式不断转变。为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应根据城市实际发展情况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为文化强国的实现助力。基于此,文章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探究了数字化推动下的城市科技与文化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乃题中应有之义。“八荣八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都是“人”,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假如人们都有了高尚的情操,企业文化建设就会有更高的起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华汽摩配》2004,(7):49-49
如果你想让列车时速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汽摩配》2005,(5):52-53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当今,企业的竞争已经渗透到文化层面,企业文化成为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企业文化虽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前GE总裁杰克。韦尔奇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时代汽车》2013,(9):47-47
“在建设汽车强国的过程中,企业肯定要承担主体责任,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 日前,在中国品牌汽车发展调研座谈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针对建设汽车强国过程中汽车企业如何努力提出六点看法: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大企业间要进一步加强竞争合作;进一步加快推进各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替代燃料汽车的发展;高度关注互联网带给汽车等行业的一场革命;把“走出去”作为战略来抓;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一汽文化》共分企业文化之用、企业文化生成的“三元素”、企业文化传承的“三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维度”、中国一汽文化模式及评价模型等6部分。本刊分5期进行连载。本期刊发的第四部分。对道义性企业文化、经济性企业文化的转化落地和企业文化实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第五届“文博会”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分会场,是以“2009,深圳(沙井)汉玉文化节”为策展主题,宣导“文化提升产业,创意拉动消费”,在深圳市汉玉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前两届文博会汉玉分会场成果的基础上,成功突出了交易性和建立大型公共艺术空间。该创意园致力於打造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高品质立体艺术展示、交流、交易、馆藏得文化艺术机构,2008年被深圳市命名“深圳市文化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华汽摩配》2005,(10):56-56
剥开企业文化的外衣 有很多企业家看企业文化是一个比较“虚”的东西,因为他看不到企业文化的作用,也没法领略到她的“实”,这里谈到“实”就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作用。谈到企业文化要发挥作用,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从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文特色可以看出,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一个区域文化可以炼就一方人文特色,而这一特色要经历多少年的沉积与重塑,所以一个企业文化模式其终点要让员工形成符合企业要求的行为准则和心智模式,这才是企业家看到的“实”,他才会说企业文化真有作用。而在平时企业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就好比公司里唯一的闲人,生产部在紧锣密鼓的搞生产,市场部在披星戴月的忙市场,  相似文献   

15.
郑晓玲  史国荣 《时代汽车》2006,(10):116-119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有机结合,是一直探索的问题。在这方面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公司,从文化层面有了重大突破,值得借鉴。 朝柴在实践中认为,政党文化高于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有了正确的指导,避免了两种文化相混同的偏向;认识到了政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同一性,实现了两种文化的充分融合,相互促进。朝柴将先进的政党文化落实到实际中,既解决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空对空,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层皮”的问题,探索出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新途径,在文化层面实现了增强国有企业发展动力的目的。 朝柴实践的基础是公有制企业,其它类型企业如何学习、借鉴只能在探索中解决。 朝柴的探索,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但其存在不完善之处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只能在实践中再探索,再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魏佳 《时代汽车》2007,(2):98-98
近两年,中国汽车业的文化营销之路可谓是愈走愈宽,从别克君威的“动静结合”,赛欧与羽泉的结合、东风雪铁龙的“龙行天下”到奇瑞QQ的时尚文化,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正在通过文化营销来打动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如今,文化营销也轰轰烈烈地走进了中国SUV阵营:由华泰汽车集团精心打造的“万人迷”华泰圣达菲联手著名音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的行动,在中国SUV行业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汽车文化营销浪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蔡灵 《经济导报》2010,(17):44-45
深圳早于2004年开始便全面实施了“文化立市”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深圳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在文化展会、新闻出版、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节庆旅游等一批骨干产业带动下,深圳文化项目的数量,文化产业的产值逐年翻番.增速已经超过GDP的平均增长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公路及路面技术的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同年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科技发展十年规划,迎来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在此30年期间,党和国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制定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相似文献   

19.
《一汽文化》共分企业文化之用、企业文化生成的“三元素”、企业文化传承的“三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维度”、中国一汽文化模式及评价模型等6部分,本刊分5期进行连载 本期刊发的第三部分,以唯物史观推演企业文化,提出了企业文化传承要坚持扬弃法则、齐物法则和唯物法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军事文化指人们在军事实践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军事思想、军事学术、军事传统、军事教育、军事法制、军事科技、军事文艺、军人核心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和生活方式等。军委胡主席深刻指出:“要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官兵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