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高速铁路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出现霉点腐蚀及表面处理层剥落现象,提出阳极氧化与微弧氧化2种防腐处理措施;通过在工艺机理、膜层厚度、硬度、盐雾腐蚀等方面进行性能差异对比及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确定铝合金微弧氧化处理方案更具优势,可消除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线路腐蚀等隐患,降低运营成本,满足高铁线路安全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介绍并比较了目前在高铁接触网铝合金零件表面处理中所涉及的热氧化、硬质阳极氧化以及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并探讨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参照GB/T10125-2012,采用中性盐雾试验,以及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的腐蚀电流及腐蚀速率,对比了热氧化膜、阳极氧化膜以及微弧氧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热氧化膜在恶劣条件下几乎没有保护作用,而硬质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能表现出较好的耐腐蚀及耐磨损性能,其中以微弧氧化膜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铝合金零部件微弧氧化防腐处理未普及应用的现状,在微弧氧化挂具、定位销钉套筒的防护处理以及封闭工艺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可提高微弧氧化挂具的使用寿命和工艺成品率,并降低了铝合金零部件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用氢氟酸活化方法取代传统的钯胶活化法,在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经化学镀铜制备了陶瓷/铜协合膜层。结果表明,铜层连续均匀地覆盖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渗入并填充陶瓷层内部呈网状分布的孔隙,实现了铜层与陶瓷层在呈网络状分布的孔隙处产生机械咬合、钉扎或锁扣。以价健理论分析了材料表面析氢电催化活性过程,探讨了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氢氟酸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5.
结合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Al Si7Mg0.3铝合金零部件在恶劣环境下服役时的腐蚀问题,在Al Si7Mg0.3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微弧氧化陶瓷膜。研究了铝酸钠和磷酸钠浓度对陶瓷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对电解液配比进行优化。采用浸泡腐蚀试验、中性盐雾试验对Al Si7Mg0.3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够解决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在恶劣环境下的腐蚀问题,为接触网铝合金零部件微弧氧化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激光清洗对A5083-H111铝合金进行了焊前和焊后的清洗,分析了铝合金激光清洗后的表面形貌以及焊接后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激光清洗可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油污、氧化膜等,可作为铝合金的焊前和焊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以及硬度测试和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4Cr14Ni14W2Mo奥氏体气阀钢经不同温度高温氧化处理后表面形貌及硬度和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Cr14Ni14W2Mo钢经高温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颗粒大小相当的氧化膜。与原始试样相比,经350℃和450℃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的硬度将有所增加,并且随着氧化温度的继续增加,试样表面的硬度将下降;而经过高温氧化处理后耐蚀性能将降低。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来源和基本原理以及微弧氧化技术在高铁棘轮装置上的应用,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电压、电流密度、氧化时间以及槽液的PH值等对棘轮陶瓷层性能的影响,提高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水回用是污水资源化的有效措施 ,且潜力巨大。通辽分局采用的曝气生物过滤、膜生物及生物接触氧化 3种中水回用工艺 ,各具特点。综合工艺流程、工程投资、占地面积、处理成本、处理效果、操作管理及经济效益等几项要素 ,认为 :曝气生物过滤中水回用工艺可作为推荐工艺。建议通过改进工艺 ,降低造价 ,争取政策倾斜以推广中水回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冲击和磨平焊缝余高2种表面处理方法对高速列车用A7N01P高强铝合金焊接接头焊趾及焊缝处进行处理,利用超声疲劳试验机,研究母材与未处理和处理后焊接接头的超高周疲劳性能;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疲劳断口形貌,并借助显微硬度计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冲击后铝合金焊接接头冲击层的显微硬度变化和晶粒细化现象;探讨超声冲击对高强度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超声冲击后焊趾表层组织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形成较为明显的塑变硬化层,当冲击电流为1.5 A,冲击时间为5 min时,冲击层最外层硬度可达到150.51 HV,相比较未冲击处理提高了27.6%;试样冲击后超高周疲劳寿命较处理前有显著提高,当循环次数为107和109时,超声冲击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未进行表面处理试样分别提高了41.5%和48.6%,磨平焊缝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未进行表面处理试样分别提高了52.5%和59.9%;2种焊缝处理方法对试样的疲劳性能改善效果相差不大,考虑到超声冲击处理在经济性和可加工性上更具优势,推荐工程上采用超声冲击方法来改善和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机车车辆工艺》2007,(6):I0003-I0004
第铝合金钎焊用钎料的发展动态···……陆洋,王泽华1 Al一si系铸造铝合金材料的研究···...·.·············……潘连明,朱正锋,张国荣,等5高温氧化处理对气阀钢表面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刘晓蕾,安治学,丁志敏,  相似文献   

12.
凸轮轴的主要工艺过程,产生磨削裂纹的状况,指出磨削热、表面脱碳氧化层、磨削操作技术、磨削力及砂轮修整技术都是影响磨削裂纹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形式铝合金焊接接头、不同速度等级车体及不同工艺调控处理的铝合金接头进行残余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动车组型材和板材原材料表面已经存在一定数值大小的残余应力;对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峰值要大于搭接接头和角接接头;超声冲击法、喷砂法和自然时效法均可改善动车组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大小,但喷砂法和超声冲击法更适合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14.
车轮铸钢热疲劳裂纹损伤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复  宋志坤  孙琰 《铁道学报》1998,20(5):109-111
确定了车轮铸钢循环温度范围与循环次数间幂指数关系。其热疲劳损伤有两种主要形式;在低循环上限温度,表面氧化轻微,形成少量表面氧化腐蚀坑;在高循环上限温度,表面氧化严重厚氧化膜剥落,大量的氧化腐蚀坑及微裂纹形成,并连接成细长主裂纹。表面氧化对热疲劳裂纹扩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德Kohler  E  Beer  S  Klimesch  C  Niehues  J  Sommer  B 《国外内燃机》2011,(1):45-50
KS铝合金技术有限公司年产百万台铝合金机体曲轴箱,其中柴油机占有很高的份额,同时铸造工艺的革新引起了普遍的重视。模块化压铸工艺应对发动机小型化的挑战,型腔翻转重力浇铸工艺满足了柴油机对铝合金机体曲轴箱最高强度的要求,PTWA公司的工艺技术提高了气缸工作表面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别通过手工打磨抛光、平顶光激光清洗和高斯光激光清洗对高铁列车用6005A铝合金型材进行氧化膜清洗,并对去氧化膜后的效果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自带能谱仪对清洗后区域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和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光激光清洗和高斯光激光清洗均可达到手工打磨的效果,激光清洗可替代手工打磨抛光。  相似文献   

17.
就制动阀体铝合金化方案在设计、材质的选择以及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铝合金的铸造性能、加工精度及结构改进;材质选择时需注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耐腐蚀性及强度等.用120阀铝合金化的实例说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铁路综合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铁路污水处理的特点和现状 ,通过对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氧化沟法、SBR法、膜生物法等几种常用污水处理工艺的论述和比较 ,研究并探讨铁路综合污水处理工艺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大功率铝合金散热器化学镀溶液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镀镍磷合金已广泛应用于钢、铜、铝、塑料、陶瓷等表面的防腐、耐磨、表面装饰等领域。为适应铁路提速对机车、车辆轻量化的要求,高速列车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件。270 km/h高速列车就采用了多种铝合金零部件,其中绝大部分产品都要求进行表面处理,图1中的铝合金水冷散热器表面就要求采用化学镀镍磷合金。水冷散热器采用防锈铝LF21,钎焊构件,  相似文献   

20.
铝合金的热胀系数大、刚度低、切削热容易导致工件扭曲变形,加工精度降低。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对GLGQXX新型高强度铝合金材料进行车削加工实验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切削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趋势,并建立起有关于GLGQXX新型高强度铝合金的预测经验模型,为GLGQXX新型高强度铝合金切削工艺参数的制定及切削刀具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实现降低刀具磨损量,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