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分析兰新高速铁路的线路、运输组织、车站、接触网、综合维修、供电制式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兰新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天窗的时间需求,重点确定兰新高速铁路天窗开设方式,建议采用分段矩形天窗。并通过铺画列车运行图,分析兰新高速铁路开设分段矩形天窗对跨线旅客列车终到时间、通过能力、运行调整等方面的影响。按客流区段设置分段矩形天窗可以保证综合维修作业和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列车正线运营时由于接触网网压波动导致列车发生网压过压故障的情况,分析其故障原因,并结合系统特性进行了仿真,提出改进方案,优化后的网压保护策略试验证明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接触网整体吊弦的施工计算精度将直接影响接触网施工的效率与材料成本。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有限元理论的接触网铜棒式整体吊弦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接触网整体吊弦的长度参数,并给出各种不同类型线路的吊弦长度修正公式。基于该算法开发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装配及吊弦计算软件系统,并应用于兰新二线客运专线项目中,经实测数据验证,计算结果准确,提高了接触网铜棒式整体吊弦的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4.
压接式电连接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电连接线夹的压接质量,直接影响接触网的可靠运行,甚至可能影响行车安全。通过阐述衡柳线接触网情况,探讨电连接线夹压接方法,以提高压接电连接的合格率,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弓网系统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子系统之一,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接触网系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接触网质量如何评价,如何从检测评价结果中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如何整治,结合沪杭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阶段接触网的静、动态检测情况,就弓网性能评价、静动态检测数据、各种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缺陷整治方案进行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接触网联调联试阶段质量整治方案,为其他客运专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0引言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方式特殊、无备用设备,列车高速运行时,其工作状态更加复杂,高速铁路对弓网动态受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过程中,如何能够高效、准确进行弓网动态运行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包括接触网几何参数、弓网动态作用参数、供电参数等,各参数密切关联,共同反映出接触网状态及弓网受流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青藏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段线路内海拔高于2 500 m的正线区段接触网智能化检测、监测的需求,研制了青藏铁路高铁接触网检测车。研制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适应高原地区高海拔、低气压、缺氧、高寒、大风沙、强紫外线等恶劣的环境条件。该车安装有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可对接触网悬挂系统的零部件实施高精度成像检测,在自动识别和分析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维修建议,指导接触网维护。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弓网关系评价及其在京津城际铁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弓网关系是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国外高速铁路弓网关系需求、参数评价标准、京津城际铁路弓网关系评价标准的制定、接触网的静态、动态检测和联调联试,系统地总结我国客运专线弓网关系的评价标准,并根据京津城际铁路检测情况,对高速铁路弓网关系的设计提出建议.研究结论:通过对高速铁路弓网关系需求的研究与分析及实际检测,京津城际铁路采用的弓网关系评价标准是适合的,其弓网关系参数可以为我国牵引供电系统设计仿真平台和工程评价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指标参考.为减少高速铁路离线火花,建议对受电弓进行优化设计并增大接触线张力至30 kN以上;施工时进一步精确计算吊弦长度,严格控制安装误差,以减小接触网静态弹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受电弓主动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线性化的受电弓模型和接触网的有限元模型、以及它们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接触网的刚度变化,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对主动控制式受电弓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根据高速铁路对受电弓和接触网动力学性能的要求,从降低接触压力的波动以改善受流质量着手,针对弓网关系的特点,建立了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模型,采用全状态反馈设计并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设计了受电弓主动控制的控制器,并求得了控制器参数。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控制式受电弓,能够降低接触压力的波动,提高弓网系统的动态性能,改善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接触压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模型,用HHT法分析不同运行状态下接触压力的时频域变化情况,用边际谱将接触压力的时域特征转化为能量特征来分析性能退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接触网运行状态的退化,接触压力的波动增大,能量特征值增大。该方法有效反映了接触网性能退化趋势,对保证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高速铁路接触网的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在提前介入阶段开展高速铁路接触网与轨道同步精测精调的探索。在阐述接触网与精测网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关键内容、重要保障、基本方法、必要措施4个方面,探索实现高速铁路接触网与轨道同步精测精调。通过提前介入、全过程控制,为实现接触网动态验收"零缺陷"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原中国铁路总公司为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性能和状态管理,规范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工作,确保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制定了《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实施办法》。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结合早期建成通车的高速铁路运营情况,总结开通以来接触网运行状况,通过精细检测、严格评价、制定方案,开展精准维修,恢复接触网标准状态,探索并实践接触网精测精修,以提高接触网静态和动态质量。探索接触网修程修制改革,开展接触网精测精修,可为铁路供电系统全面加强接触网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中大量四新技术的采用,满足了高速铁路对接触网的各项技术要求。然而由于接触网零件种类繁多,给编制概预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许多材料频繁抽换,使得工程造价水平波动较大。通过组合零件(或复合材料)定额的编制并建立数据库文件,可使概算编制过程中繁杂的接触网材料统计、标准不统一等情况得到较大的改善,可减少大量重复性的统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利于投资控制。组合零件定额也可在普速铁路中应用。接触网工程预算定额中,除了导线、支柱、硬横梁等作为主材之外,组合零件也可作为主材。  相似文献   

14.
以跨距为50 m的高速铁路弹性链形悬挂接触网和时速350 km运行状态下的DSA380受电弓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建立弓网动态仿真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接触网参数多因素多水平交互作用组合,比较不同接触网参数组合下的弓网动态性能指标,对接触网参数敏感性进行排序,得到最优接触网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弓网动态性能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动车组运行时,接触网网压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为使动车组在接触网网压波动范围内实现在0~250km/h范围内任意速度下稳定运行而引入了一种恒速控制策略.此恒速控制策略通过牵引控制与恒速控制之间平滑过渡,防止在不同控制方式之间切换时引起较大的转矩和电流波动.仿真模型采用直接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牵引整流器采用正弦脉宽调制控制的带中点箝位二极管的三电平拓扑结构,牵引逆变器采用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的带中点箝位二极管的三电平拓扑结构,仿真结果验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并能够很好的实现接触网网压波动下动车组恒速控制.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弓网动态受流问题。当动车双弓运行时,弓网动态受流性能限制了高速列车运行速度。本文采用无限长弦模型,将受电弓看作集中质量模型,对弓网系统动态受流性能进行分析,推导并计算其解析解,对接触网-受电弓的动态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运行速度为200 km/h的俄罗斯高速接触网的弓网参数来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对我国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动态受流性能进行分析,得到接触线的弛度、悬挂刚度和波动分量以及机车车辆振动对受电弓滑板及接触线垂向位移的影响情况;对动车双弓运行工况下双弓的最佳距离进行分析,并研究受电弓归算质量对弓网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受电弓参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几何特征、动态性能、材料接口及电接触等方面对京津城际、武广、郑西等高速铁路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弓网系统不仅能满足我国铁路互联互通要求,而且高速接触网的几何参数能够与高速列车使用的受电弓相匹配;铜合金接触线和碳滑板的组合能使弓网系统的磨耗量降至最低,且能保证弓网接触点不出现过热;弓网系统的动态性能可以确保高速列车的取流可靠性和取流质量。我国高速铁路弓网系统的性能还可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介绍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Direttissima)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和接触网以及至2000年的高速铁路网(1200km)发展规划。还介绍西班牙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重点介绍三个问题,即三相电网反作用、相间绝缘段和接触网短路状况测试装置等。  相似文献   

19.
正高速铁路受电弓和接触网系统的动态性能依赖于受电弓和接触网的设计方案及技术参数,决定着弓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使用寿命。评估弓网系统动态性能需要测量和计算大量技术参数,进而检测弓网接触特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满足200 km/h山区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的弓网受流质量要求. 研究方法:以遂渝铁路在导线最低高度6 330 mm条件下运行的情况为例,对不同区段的悬挂方式及其接触网零部件的设计使用及材质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说明了接触网零部件采用高强度和韧性好的材料,并从结构上具有质量轻、耐振动的特点在高速铁路运行中的重要性. 研究结论:根据综合试验情况及数据,对试验情况进行了分析,弓网接触力数值主要分布在现行规定的40~200 N之间.试验说明了新型零件能满足接触网弓网受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