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电子化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标志。从现代汽车上所使用的电子设备的价格比例看,欧美汽车上所用的电子设备的价格已占到整车价格的15%~20%,而我国生产的汽车,目前所用的电子设备的价格只占到整车价格的2.5%。从世界汽车电子市场的销售来看,1991年,每辆汽车平均消耗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快速发展,汽车电磁兼容性能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干扰源和干扰特点,在传统电磁干扰3要素构成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设计层面和开发流程2个方面解析汽车EMC性能影响因素构成,以及EMC性能提升措施,提出整车、系统和零部件EMC开发目标设定、整车EMC设计评审和风险规避方案、EMC测试标准、测试计划和试验大纲、验证工作及完善汽车EMC正向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之上,这虽然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但是同时也会引发汽车电气系统的电磁干扰问题。汽车发电机作为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电能,所以其性能影响着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的工作和运行状态。本文就此类问题引申并阐述发电机及电磁干扰的类型以及导航主机被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晓青 《汽车与配件》2001,(53):26-27
柴油汽车走俏市场 近年来,汽车市场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柴油汽车卖得火爆,主要集中在一些著名的品牌上,这些品牌出现了持币待购的可喜现象,从而带动了柴油机及相关产业的高速增长。柴油汽车产销量直线上升,尤其是轻型和重型柴油车市场异军突起。 轻型柴油车品种质量优化,科技含量高。产品突出“小、巧、精、美”的设计理念,整车结构紧凑合理,经济实用;柴油机由直喷式普遍代替了涡流式,并开始采用增压和增压中冷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路是整车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整车搭铁也是汽车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所有电路均有正负极,那么负极的实现就是通过整车搭铁来实现的。搭铁对整个电路而言非常重要,搭铁点负载过多或者选择位置不合理造成搭铁不良、电磁干扰等情况的发生,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汽车线束电磁干扰的原理进行分析,基于3种线束干扰耦合方式的原理,给出汽车线束设计时需要遵守的EMC设计原则,并通过CST仿真软件对部分设计原则进行仿真,以验证仿真结果与设计原则的一致性,为汽车整车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再次验证整车线束EMC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纯电动(PEV)客车相比于传统客车对整车的网络控制要求更高,其复杂的车载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不仅严重影响外界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在相互之间也产生电磁干扰,影响自身正常工作。本文对网络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以有助于提高网络控制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汽车上具备许许多多的电子设备,部分电子设备在工作中会发出具备一定频率的电磁干扰波,而这些电磁波的强度大部分时间是已经在设计者的掌控之中的,并且针对这些干扰作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所以对于多数的汽车来说,出厂后基本是能正常工作的(也存在部分车辆存在设计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9.
车辆中电器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对其他车载电子设备的工作存在重要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对电磁干扰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不同车载电子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车载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车辆中电器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对其他车载电子设备的工作存在重要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对电磁干扰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不同车载电子设备的特点提出了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车载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日益繁多的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应用电子技术的程度已成为提升汽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各个电子设备之间可能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于是,就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汽车电磁兼容技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相似文献   

12.
占强 《世界汽车》2006,(5):74-75
近年,日益繁多的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应用电子技术的程度已成为提升汽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各个电子设备之间可能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于是,就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汽车电磁兼容技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相似文献   

13.
针对整车主要零部件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试验过程中的辐射发射特性,说明EMI发生原理;通过实例分析,提出汽车EMI相关问题的改进措施,明确分析问题的技术手段,为汽车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试验分析的改进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林静 《汽车与配件》2005,(49):31-33
本田汽车公司2003年首次在雅阁(Accord)轿车上搭载本公司自行开发的i—CTDi系列柴油机。为了满足市场对柴油机的需求,生产环保型汽车,本田公司开发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目前没有装微粒捕集器的SUV柴油车尽管整车质量重、行驶阻力大,但仍然达到了欧Ⅳ标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24,(5):36-37
<正>当前,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不断提升,行业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汽车电子是安装在汽车上所有电子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总称。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电子创新性用途的不断开发,汽车电子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文中阐明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意义和电磁干扰源及国际国内电磁兼容法规,介绍了电磁兼容的主要测试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文中介绍的测试技术可以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满足国家法规及标准要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10m法暗室内,对汽车的全LED前组合灯进行了整车和部件在窄带辐射电磁干扰下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频率20~220MHz范围内,LED照度随场强增加而衰减,整车测试的照度衰减大于部件测试的照度衰减;不同车灯的激亮频率和阈值不同,部件测试的激亮阈值大于整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对LED车灯采取窄带辐射抗干扰措施,以免引发错误信号,而对于LED车灯窄带辐射抗扰测试,采用整车测试比部件测试更合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纯电动汽车电磁兼容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对电驱系统和整车电磁干扰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纯电动汽车的电驱系统是主要的电磁干扰源,通过对主要干扰源的分析,提出对于解决整车EMC问题,从零部件和整车两个方面同时考虑的解决思路。并对未来电驱系统的EMC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电磁兼容技术在国内的不断发展,狭小的汽车空间内却集成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如导航仪、汽车音响、倒车雷达和组合灯组等电子集成系统,这些电子设备都有可能向周围发射和接受不同波段的电磁干扰信号。某车型下线车辆批量出现打开位置大灯的情况下,后中两雷达探头工作异常,不能正常侦测报警。本文介绍了汽车雷达异常故障排查过程,通过零部件替换、机理分析等锁定倒车雷达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不满足要求导致问题发生。经实车装车确认,采用隔开倒车雷达线束和后保灯具线束的方式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无线电接收设备灵敏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电磁干扰已成为威胁无线电通讯和汽车电子设备以及其它电子装备可靠、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汽车电磁波干扰产生的原因 在汽车使用的电子电器设备中,有许多导线、连接器、线圈和其它零件,它们具有不同的电容和电感,这些电容和电感一旦构成闭合回路,就构成了一个振动回路。当电器设备工作时,在电路断合的瞬间,触点之间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