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与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关联,揭示不同体积指标对抗滑性能的影响程度,采用真空法和塑封法对不同AC-16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密度试验,对比了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等体积指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磨光试验和摆值测试,采用Asymptotic模型拟合其抗滑性能的衰变趋势,得到了抗滑初值、稳定值与减幅等参数;建立了体积指标与抗滑性能的函数关系,并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不同体积指标与抗滑性能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体积指标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的增加及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的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增大;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空隙率最大,矿料间隙率其次,再次为有效沥青饱和度,粗集料框架间隙率最小,可见空隙率是影响抗滑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矿料间隙率对抗滑性能影响显著,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的影响程度不大;在设计、施工中,可通过合理控制混合料空隙率,调节混合料密实状态和紧密状态等方式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橡胶颗粒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基于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内掺法以橡胶颗粒等量替代相应的集料进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橡胶颗粒掺量R=0%、1%、3%、5%,配制得到4组沥青混合料SMA-13A、SMA-13B、SMA-13C、SMA-13D,分别制备旋转压实试件及车辙板试件,保持试件温度T=10、20、30、40、50℃。采用单轴压缩试验方法进行AMPT简单性能试验,得到动态模量E和相位角φ;利用自主研发的轮胎-路面动态摩擦系数测试系统进行抗滑性能试验,得到动态摩擦系数f。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能顺序为SMA-13DSMA-13CSMA-13BSMA-13A,说明掺橡胶颗粒后,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能得到了提高,且掺量越大,黏弹性能越好;在试件温度T=10、20、30、40、50℃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摩擦系数f与动态模量E的相关性基本相同,说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温度对f与E相关性的影响不大;在车辆动态荷载作用下,随着橡胶颗粒掺量R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E减小,动态摩擦系数f增大,而相位角φ减小,说明橡胶颗粒的掺入提高了沥青路面的黏弹性能,从而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3.
集料的抗磨光性是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众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通过磨光试验以及加速加载试验研究发现,经过70万次作用后磨光值基本趋于稳定,3种集料磨光值呈指数形式衰减,磨光值大小为:玄武岩碎石石灰岩碎石破碎卵石。3种碎石磨光值衰减速率:玄武岩碎石破碎卵石石灰岩碎石。选取AC-13C级配,利用MMLS3加速加载仪在固定试验条件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经过200万次轮载作用后,摆值基本趋于稳定,其大小关系为:玄武岩碎石沥青混合料破碎卵石沥青路面石灰岩碎石沥青路面。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呈对数形式衰减,3种碎石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与集料的磨光值衰减规律相似,说明集料抗磨光性能是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玄武岩碎石更适合用于沥青路面上面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问题,选取1. 18~2. 36mm橡胶颗粒进行掺配,通过主骨架空隙填充法进行级配组成设计,采用二次成型工艺制备了橡胶颗粒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借助室内加速磨光试验,研究了改性沥青用量和橡胶颗粒掺量对试件抗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沥青用量过低时,试件磨耗过程中细集料脱落现象严重,混合料粘聚力不足,抗滑衰变速率较高;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试件的抗滑指标摩擦系数衰变速率减缓,能够为改善路面抗滑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现有沥青路面设计只以结构性能为指标,未考虑路面抗滑性能的不足,针对粗细两种级配类型的实际沥青路面芯样及相应的室内Superpave旋转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采用铺砂法、激光构造测试仪法、摆式摩擦系数测试仪(BPT)法及动态摩擦系数测试仪(DFT)法等4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了路面宏观构造及抗滑性能,分析了测试方法、试件成型方式、设计参数与路面宏观构造及抗滑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路面宏观构造参数MTD分别与路面设计参数及抗滑性能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MTD作为中间参数建立了路面设计参数与其抗滑性能之间的预测模型,为基于抗滑性能的沥青路面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AC-10沥青混合料制作车辙板,进行室内抗滑性能试验,研究贝雷法中粗集料含量CA比对沥青路面抗滑性的影响.采用路面构造深度和路面摩擦系数这两个技术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探讨随着CA比的增大,路面构造深度和路面摩擦系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从沥青混合料设计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集料和混合料级配对路面抗滑性能指标BPN和DF60的影响,分析了OGFC-13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及其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沥青混合料的纹理特征、干湿状态对其抗滑性能影响显著;(2)为保证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应优先选取耐磨性较好的集料,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选取骨架密实结构;(3)OGFC-13沥青混合料类型路表抗滑性能表现良好,能够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细集料类型对于沥青路面抗滑表层的抗滑性能以及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影响。并提出选择棱角性好的碱性石屑作为路面表层混合料填隙细料,对于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滑能力及其它路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沥青路面材料在道路长期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能,本文选用玄武岩集料代替部分石灰岩集料,探究40%掺量玄武岩集料沥青混合料对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AC-16型级配设计、最佳油石比为4.6%时;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大于90%以上,摆值和构造深度满足抗滑性能要求,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最后对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有效提高公路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石灰岩(LA,LB)和玄武岩(Ba)等3种石料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加速磨光试验,测试每试验2 h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摆式摩擦系数(BPN)和构造深度(TD),研究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规律;与实际路面摩擦系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其他抗滑试验设备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加速磨光试验与路面的实际使用情况一致,BPN和TD的衰减过程基本遵循先急后缓,最终逐渐趋于稳定的规律;加速磨光试验装置与其他抗滑试验设备的试验数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依托铁路运输的物流企业是铁路运输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产物,虽然仍属于传统的物流经营.但是其灵活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其向现代化物流方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黑公路第七标段工程测量实际,阐述了山区公路测量工作的特殊性,详细介绍了水准高程测设和中线测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着船海洋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直升机着船海洋环境效应的深入研究,分析了海洋环境对直升机着船的影响机理,构建了直升机着船海洋环境效应模型,实现了直升机着船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分析了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共四代领导集体充分汲取马克思、恩格斯城镇化思想,从我国实际出发,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并以此来指导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积累永久性的带状沟辙。特别是在夏季多高温、水侵害、轴重、超载影响下,极易出现车辙、泛油。尤其是高速公路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辙、推移病害,这种路面病害会导致平整度下降,并影响高速行车的舒适性,严重的病害甚至会大大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里程逐年增加,但同时路面经常受重交通荷载、环境条件等外部作用影响,损害是不可避免的,养护维修任务越来越重。在进行养护或维修前,必须认清各种病害的机理,进而进行针对性的修补工作。本文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从分类,机理到具体的处治办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
电子文件的产生,不仅意味着一种新型载体档案的诞生,而且也标志着人类记录信息、传达信息、留存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革.目前,在中山市公共汽车公司,公交智能化已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办公自动化在财务、报税、人事工资、票务、营运调度、营运统计、库存物资、车辆档案、保养计划、汽车配件销售、稽查等方面广泛应用电脑化管理.随着办公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高度重视并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保障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开发利用,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这也是企业档案管理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