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高速铁路时解决长大隧道中产生的特殊问题的考虑和具体做法,问题之一是隧道中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问题之二是长大隧道的防火防灾问题,作者还就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隧道治水工程实例,阐述岩溶地区的隧道治水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3.
高海拔高寒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大坂山公路隧道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脉东段南支脉,全和工1530m,洞口路面海拔高度为3792.88m,是国内目前海拔最高的隧道。为了解决好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问题,施工、设计、科研单位共同组织了科研攻关小组,通过研究、实践、总结、改进、提高,获得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隧道的基本经验和一些施工关键技术。该工程的成功建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修建商海拔高寒地区公路、铁路隧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曲波 《铁道建筑技术》2012,(11):26-28,35
金温线铁路泽雅隧道全长12 030 m,是金温线铁路上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地处浙南地区,浙南地区山高坡陡谷深,雨量充沛,隧址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变化大,隧道施工中地质风险极大。结合泽雅隧道工程实例,对浙江南部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地质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能指导泽雅隧道施工,并为同类隧道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高地应力地区隧道工程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影响地应力的地质因素,提出了工程地质说明书的编写提纲。  相似文献   

6.
隧道围岩分类是隧道设计施工的主要依据。隧道规范对围岩分类已做了规定,但其分类指标多为定性指标,若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其有关参数难于确定,即确定围岩分类需要专门技能,本文研制了一个专家系统-用于隧道围岩分类,做为一次尝试,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用于隧道工程。  相似文献   

7.
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全长4050米,是全线的控制工程之一,由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承建.该隧道工程水文地质异常复杂,集滑坡、岩溶、煤层、瓦斯、采空区、涌水等于一体,尤其是富水地段,岩溶十分发育,裂隙通透性好.地下水位高,水量大,最大涌水量达53000立方米/日,最高压力2.2兆帕.该隧道位于重庆近郊,隧道通过地区山上居住有6万余居民,200多家企事业单位,是重庆市长期以来严重缺水地区,为此,也被列为重庆市的重要生态环境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山岭隧道快速施工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台山隧道、王指山隧道、米花岭隧道、水泉湾隧道快速施工实例,总结出其原因,对今后工程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赵录学 《科技交流》2002,32(4):80-90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小安区间立体交叉隧道是目前我国地铁区间中唯一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双线隧道与单线隧道立体交叉的区间隧道。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按喷锚构筑法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结构采用全包防水,复合式衬砌形式。  相似文献   

10.
长梁山隧道防排水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工程防排水是隧道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可靠的防排水措施,地下水就会侵入,乃至危害运营和影响隧道使用寿命。目前,地下工程最大的病害就是渗漏水。整治渗漏,既困难费用又高。因此,多设计时就引重重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本文通过对长梁山隧道排水设计原则、洞门段防排水、明洞防排水、地层超前注浆、初期支护、衬砌盲沟、铺设防水层、结构自防水、施工缝的防水等方面的设计与探讨,详细介绍了隧道工程防水技术及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评估既有地铁盾构隧道受穿越施工扰动后的结构安全状态与服役性能,采用MIDAS软件建立了新建盾构隧道穿越既有盾构隧道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调整隧道间的竖向净距,对南京地区以富水砂层、软土层为主的松软地层条件下的盾构隧道穿越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根据隧道的力学衰减特性分析了既有隧道的安全等级。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下穿、上跨施工引起沿既有隧道纵向土体的沉降曲线分别呈“W”型、“M”型,相同地层条件下上跨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的绝对值比下穿施工小;南京富水砂层、软土层新建隧道穿越引起既有隧道沉降半槽范围分别约为3.5倍与5.0倍隧道外径;结合既有隧道力学性能衰退特征,以隧道纵向差异变形量作为指标将盾构隧道穿越工程划分为微弱影响、一般影响、显著影响、强烈影响等四类;根据数值模拟和历史变形数据,预测了南京地区3个典型的盾构隧道穿越工程施工完成后既有盾构隧道的竖向差异变形量,据此计算了相应的影响等级及其同等级下的竖向变形余量。  相似文献   

12.
复杂岩溶地区长大隧道工程地质勘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柏树 《铁道勘察》2004,30(1):37-40
通过枝万线笔架山地区 3座长大岩溶隧道的勘测以及对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 ,阐明了复杂岩溶地区长大隧道的勘测方法 ,对控制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各种因数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宜万铁路东起湖北省宜昌市,西至重庆市万州区,全线共分布有159座隧道,总长338.7 km,左线隧线比高达60%,全线不良地质众多,岩溶、岩溶水、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煤层瓦斯等普遍分布,特别是70%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地区,岩溶发育规模、多样性、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及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为此开展复杂隧道风险分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排水减压、注浆、特殊结构设计、可维护防排水系统、防灾报警系统及安全性监测等研究工作,有效控制了复杂隧道的高风险,实现了复杂艰险山区隧道修建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及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结合运量增长需要,我国老旧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日益增多。受净空条件限制,隧道工程往往成为电气化改造工程中控制节点,是土建工程改造的重点和难点。改建方案的合理性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风险和工程投资有着重大的影响。长图线长春至吉林段共有3座既有隧道,分别修建于1912年,1978年和2002年,修建时间跨度大,隧道限界、材料标准及施工工艺相差迥异,衬砌缺陷及病害较为典型,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老旧隧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长图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改造方案的研究和比选,提出严寒地区老旧铁路隧道电气化改造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长大隧道而言,一般采用两条并行的隧道和横向连接通道的方式。但是在双圆隧道修建工程中则采用了“霍赫梯夫法(Hochtief Method)”将单圆隧道修建为双圆隧道系统。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设计难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处于高海拔、高寒及冻土的特殊环境中,这使得隧道的设计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冻融圈的控制、冻胀力的作用、防排水设计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是风火山隧道成功修建的关键。 研究结论:文章通过对风火山隧道主要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在高寒、高海拔及冻土地区隧道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借鉴。多年冻土隧道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围绕着“保护冻土”的要求采取了隧道隔热保温技术、复合防冻胀技术及综合防排水设施,有效控制冻融圈的范围,消除产生冻胀和冻害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的自然地理概况、地质地貌概况以及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分析已建寒区隧道病害原因,从隧道结构、防排水、冻融圈范围等方面探讨多年冻土地区昆仑山隧道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1工程概述马尔默城市隧道工程,如果能够在2010年底以前与厄勒跨海隧道线的瑞典一端连接起来,将有助于马尔默城市早日从厄勒海峡隧道线获益(图1)。马尔默城市隧道集团(MCG)是由3个企业组成的合资企业,它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巴山隧道病害的现场勘察,查明了隧道地下水的特征,为隧道病害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分析和论述了隧道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受制于外部因素,平原地区铁路隧道越来越多,隧道两端的排水问题较为突出,结合某铁路工程3座地处平原地区的隧道工程,充分考虑隧道所处的地形特点、气候特征、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方法和线路纵坡等因素,发散思想,提出"提升雨水后向隧道周边自然沟渠排水、向隧道对侧自然沟渠排水、向大气排水、采取工程措施防止雨水进入"等多种排水新理念,综合各个专业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手段,逐一研究和比选,最终分别选择"暗涵向隧道对侧自然沟渠排水,明暗结合排水沟渠向隧道对侧排水,向大气排水"3种工程形式,解决工程面临的排水功能需求和投资控制两大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