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4年 1月 6日 ,中国首条双圆隧道在上海胜利贯通。这是施工人员在隧道内进行收尾工作。据介绍 ,这条双圆隧道位于上海轨道交通线黄兴绿地站—翔殷路站—嫩江路站—开鲁路站区间 ,隧道全长 2 688m。中国是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 2个掌握双圆隧道施工技术的国家中国第一条双圆  相似文献   

2.
双圆盾构隧道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其力学特性尚未完全认识和把握。为进一步揭示双圆盾构隧道的力学特性,在分析盾构施工特点和双圆盾构隧道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Terzaghi公式的深埋双圆盾构隧道地层荷载模式,并采用梁-弹簧模型对双圆盾构隧道进行了接头不同转动刚度的接头效应分析,对比了梁-弹簧模型和匀质圆环模型的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纯粹按照匀质圆环模型进行双圆盾构隧道结构设计将难以保证其安全,建议在采用匀质圆环模型进行双圆盾构隧道设计时,同时采用梁-弹簧模型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3.
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轨道交通八号线运营地铁盾构隧道为科研监测对象,选取目前上海广泛采用的3种典型通、错缝拼装盾构隧道,有、无铺设钢弹簧浮置板的单圆盾构隧道和双圆盾构隧道,分别对隧道内道床和标准块的振动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整体道床,不考虑上、下行列车交汇叠加振动影响的情况下,相同测点处竖向振动峰值加速度,双圆盾构隧道小于单...  相似文献   

4.
建议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时采用水底隧道越过长江。概要介绍了修建上元门越江水底隧道的意义、作用、方案概况及施工设想等。  相似文献   

5.
介绍双圆(DOT)隧道的发展、特点及相关试验,并以上海轨道交通双圆区间为工程背号,通过与单圆隧道施工的比较分析,阐述DOT隧道施工引起地面变形的因素及沉降规律,着重论述DOT隧道盾构施工的特殊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隧道修建的经验及国内隧道修建中存在的不足,论述了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隧道仰拱及铺底、施工工法、特长隧道的地质工作、耐久性等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对高速铁路隧道修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山岭隧道修建的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 1世纪 ,我国将修建大量的山岭隧道 ,而且长隧道占有很大比重。针对这些特点 ,必须对隧道建设技术从原理、方法、工艺、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创立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隧道修建法”设计理论 ,用以指导山岭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以结构可靠性理论为基础 ,重视隧道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彻底清除隧道病害 ;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和速度 ,消除影响隧道快速施工的因素 ,加强隧道施工通风和运营通风。在确保优质、快速修建隧道工程的前提下 ,用有限的资金修建更多的隧道及地下工程 ,以适应 2 1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隧道修建法在米花岭隧道出口端的施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隧道修建法是中国隧道施工的多年经验概括,本文介绍中国隧道修建法在米花岭隧道出口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六条重要作业线的建立和实施方法,即开挖,装碴运输,锚喷支护,二次模注衬砌,防排水,通风防尘和环境保护,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机械化配套措施和施工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M6线双圆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分析双圆盾构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对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土体位移场特性进行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值基本吻合.双圆盾构施工扰动土体位移场特性与单圆盾构类似,但影响范围、量值更大.对于深层土体,计算所得的最大沉降、隆起值分别为-0.042 m、0.08 m,对于浅覆土地层,隧道开挖后,易出现整体上浮现象,隆起值达0.03 m.双圆盾构施工扰动所引起的深层沉降、侧向位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所得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异形盾构施工环境土工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形势下,从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剩余空间,铺设市政管线。研究了3种不同形式的区间隧道(双圆隧道、单圆隧道、矩形隧道)内铺设管线的方式,并分析了外来管线对隧道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概况 韩国第一座铁路隧道始建于1905年,位于首尔-釜山铁路线上。此后共修建铁路隧道241km,占铁路总长的7.8%。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修建了不少新的铁路隧道,总长为191km,占高速铁路总长的46%。现在正在韩国东部修建一座长16.2km的铁路隧道。  相似文献   

12.
最困难隧道指围岩为变形大的软岩的隧道。文章介绍了国内外修建此类隧道的经验,得出此类隧道施工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是开挖后立即支护成环,为达到此目的,采用多分部开挖特别是双侧导洞法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下穿公路浅埋暗挖隧道施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在地面有公路,覆盖层既薄又不稳定的复杂条件下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的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以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盾构隧道修建对临近拱桥桥墩位移和结构内力的影响,并与无加固工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论证采用旋喷桩加固地层的效果.研究结论:计算表明在不加固情况下,隧道修建将对桥墩沉降和拱结构内力产生显著影响.采用旋喷桩对地层进行加固后,桥墩沉降能够得到较好控制,其中最大沉降和最大不均匀沉降比无加固情况分别减少了38%和44%.同时隧道修建对拱桥结构内力的影响也得到显著降低,与无加固工况相比,结构内力降低25%~40%.该加固方法能够保证盾构隧道修建时拱桥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老营盘隧道病害整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国内铁路网的改造与扩建,隧道的修建日益广泛.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许多运行隧道逐渐暴露出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隧道的整体稳定性,造成列车通行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老营盘隧道的病害整治措施,加以分析阐述,为类似隧道病害的整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刚刚闭幕的第三届铁路隧道年会传出了令人鼓舞的消息:今后6年,我国将要修建3 000 km铁路隧道,年均增加500km。这标志着我国将由世界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进。2005年,我国高标准、大规模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已经展开,即将修建的铁路隧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设计标准高,隧道设计速  相似文献   

17.
《铁道建筑技术》2009,(9):I0007-I0007
秦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18.46km、最大埋深1600m,是中国隧道建造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开创了中国铁路长大隧道采用TBM施工的先进,创造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填补中目铁跆隧道修建史上的多项空白,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各国铁路沉埋隧道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田 《铁路现代化》1997,(3):28-32,53
目前在世界上已建成了34座通行铁路和地铁以及与公路联合运营的时水底隧道。本文用具体的数据和资料,介绍这类隧道的概况,主要技术特征,施工方法和运营方面的经验,可供我国修建铁路沉隧道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的力学分析及工程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深圳市丹平快速路猫公坝隧道近距离上穿布吉供水隧道和东部引水隧道,三条隧道叠置的工程设计实例,运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进行三维模型数值分析,研究了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变形及内力变化规律;提出了使既有隧道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数量化指标;论述了猫公坝隧道修建过程中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和工程安全性.本文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工程实例相结合,提出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爆破施工;如必须采用爆破施工,应严格控制既有隧道处的振动速度,采用分段微差爆破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振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阐述了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中隔岩体的加固措施;拟定出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监控量测方案并提出了既有隧道安全一旦受到影响时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公开招股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隧道施工专业公司,隶属于圣彼得堡地铁工程局。有70年修建圣彼得堡(前列宁格勒)地铁的历史,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修建地下结构经验,包括利用机械化方法开挖隧道。最近几十年来,该公司在减轻地下工程劳动量、降低修建地铁成本以及加速开挖作业等方面采用先进方法,包括修建圣彼得堡地铁伏龙芝半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