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某大桥桥面铺装层混凝土工程,阐述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特性及其工作机理。在桥面铺装层混凝土中掺用聚丙烯纤维能够增强其抗拉、抗折、抗渗、抗冲击以及阻裂增韧的作用。对该桥桥面铺装层混凝土掺用聚丙烯纤维后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设计,现场试验和观测结果表明:该桥桥面铺装层混凝土掺用聚丙烯纤维进行改性是非常有益的,该桥桥面铺装层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S20公路沪宁沪杭铁路立交桥桥面铺装快速整治工程,综合考虑施工工艺以及工程结构特点,采用粗细2种聚丙烯纤维和2种改性矿物掺合料,检测不同掺量下C50快硬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据此找出最佳组合和掺量,并成功运用于实体工程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托在建的白霍一级公路,对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剂量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纤维掺量。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路用性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选择聚丙烯粗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两种常用纤维,研究了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讨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均呈现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趋势;掺入纤维后混凝土从7d开始干缩率得到抑制降低,并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干缩率降低的幅度也在逐步增大;纤维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韧性和早期抗裂性。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路用性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选择聚丙烯粗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两种常用纤维,研究了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讨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均呈现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趋势;掺入纤维后混凝土从7d开始干缩率得到抑制降低,并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干缩率降低的幅度也在逐步增大;纤维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韧性和早期抗裂性。  相似文献   

6.
季度 《交通科技》2020,(1):102-105
改性SMA沥青铺装常用为钢桥面铺装层,为提高其高温稳定性,加入玻璃纤维与聚酯纤维混杂,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纤维掺量,通过将车辙试验用最佳配合比混合料与常用的单掺聚酯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相比较,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纤维质量分数为0.3%聚酯纤维与0.2%玻璃纤维混合,该掺量最佳油石比为6.1%,其高温稳定性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汉北河大桥桥面铺装层更换施工所用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技术,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分析了水胶比、砂率和粗骨料等因素对页岩陶粒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和砂率是影响页岩陶粒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提高水胶比会显著增加陶粒混凝土的和易性,但也会降低其抗压强度;页岩陶粒混凝土破坏以陶粒自身破坏为主,陶粒强度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满足施工和强度要求的页岩陶粒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0.37,砂率45%,净水量170kg,水泥450kg,粉煤灰掺量10%,陶粒581kg,砂783kg,高性能减水剂4.75kg;结合实际工程中原铺装层凿除、防水层铺设、钢筋安装和陶粒混凝土铺筑,提出了适合汉北河大桥陶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钢箱梁桥面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高韧性、抗渗性佳、隔热保温等显著优点,适宜作钢箱梁桥桥面铺装材料.针对高强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的这些特点,研究了纤维和聚合物掺量对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成功配制出干表观密度小、抗压强度等级达到C50、抗折强度大于8.0 MPa、韧性指数η30大于28的钢箱梁桥面铺装材料高强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微膨胀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俊鸿  周明凯  李北星 《公路》2005,(5):143-145
针对巴东长江大桥桥面铺装层厚80mm的C40防水混凝土的设计要求,进行了微膨胀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性能试验和桥面铺装施工措施研究。结果显示,采用UEA—I膨胀剂补偿收缩和聚丙烯纤维增强的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裂、抗渗、耐磨、抗冲击和抗疲劳等性能。选定的微膨胀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在巴东长江大桥桥面铺装层中进行了全面施工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0.
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维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机场跑道、桥梁铺装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自制的聚苯胺复合导技电纤维为导电相材料,制备了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介绍了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的设计和拌和方式确定过程.试验表明,可以选择SMA-16级配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干拌法比湿拌法更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分散性;最佳沥青用量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纤维掺量每增加0.2%,沥青用量增加0.12%;并提出了制备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公路混凝土护栏以及桥面铺装出现的损坏问题,以郑洛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为实例,通过对护栏与桥面铺装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等进行试验分析,对护栏与桥面铺装的混凝土配合比重新设计。结果表明,加入掺合物与纤维之后,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裂性以及开裂抑制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改善了护栏与桥面铺装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对沥青结合料的特殊性能要求,提高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的柔韧性,通过对不同掺加比例的橡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分析,探讨了橡胶粉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增柔增韧、抗剪、水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推荐了可以显著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综合使用性能的最佳橡胶颗粒掺量。  相似文献   

13.
郭乃胜  赵颖华 《公路》2006,(12):136-140
为了研究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影响,选用5种聚酯纤维掺量沥青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在M 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单轴静压试验,试验温度为20℃。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随纤维掺量变化的规律以及纤维的作用机理,同时对回弹模量取值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纤维的掺量反映敏感,适量地加入纤维会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根据试验分析结果确定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为0.2%~0.25%,纤维掺量为0.3%的回弹模量合理取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轻质混凝土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优越性,开展合理选材与配合比设计研究,研制同时具备这两种混凝土优点的水泥砂浆,并对所研制的轻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疲劳性能、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和改性机理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所研制的砂浆密度约1 800 kg/m<'3>,为轻质砂浆;丙烯酸乳液的掺入有利于降低轻质砂浆水灰比、改善浆体工作性、增大轻质砂浆的柔韧性与抗裂性,但存在一个最佳掺量问题;通过机理分析,发现具有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膜是显著改善其抗折强度、压折比、弯曲韧性和疲劳性能等一系列力学性能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轻质聚合物砂浆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柔韧性水泥基材料,建议可在对厚度、自重和柔韧性有一定要求的桥面铺装层等地方使用.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以铺装层与含加劲肋和纵横隔板的正交异性钢桥面局部梁段作为计算对象,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随铺装下层模量的增大,铺装层与钢桥面板复合效应增强,使铺装层总体受力也越有利,故有必要研制模量较大的水泥基铺装过渡层,以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与铺装层之间的受力状态。其次,鉴于轻质混凝土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优越性,开展合理选材与配合比设计研究,研制同时具备这2种混凝土优点且适用于钢桥面过渡层的轻质聚合物水泥砂浆(LPCM)。然后,对所研制的轻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疲劳性能、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和改性机理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所研制的砂浆密度约1 800 kg/m3,为轻质砂浆;丙烯酸乳液的掺入有利于降低轻质砂浆水灰比、改善浆体工作性、增大轻质砂浆的柔韧性与抗裂性,但存在一个最佳掺量问题;具有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膜是显著改善其抗折强度、压折比、弯曲韧性和疲劳性能等一系列力学性能的根本原因。轻质聚合物砂浆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柔韧性水泥基材料,建议使用在对厚度、自重和柔韧性有一定要求的钢桥面铺装过渡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纤维种类及掺量对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关键指标对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进行了设计。然后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颗粒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疲劳性能的影响。再基于加速加载试验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久性能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桥面全厚度沥青混合料铺装的耐久性能预测方程。最后分析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性能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纤维能够明显改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不同类别的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提升作用各异,玄武岩纤维的改善效果优于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纤维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增强作用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在最佳掺量4%,6%,8%时,混合料的性能最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相对较差,试验车辙动稳定度不超过500次/mm;在最佳掺量下,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可分别提升浇注式沥青高温抗车辙性能的72%,94%,44%;纤维增强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随应变水平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趋势;组合铺装结构(3.5 cmSMA13+下面层3 cmGA10)的车辙深度与加速加载次数呈良好的指数关系,加速加载试验结合数值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铺装结构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7.
南京长江四桥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畅  李国芬 《公路》2012,(8):50-54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因其较高的变形随从性而在钢桥面铺装上得到较多的应用。基于日本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结合南京第四长江大桥钢桥面铺装麒麟互通钢箱梁匝道桥试验段实际工程,确定了适合于南京四桥钢桥面铺装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相似文献   

18.
白兴蓉  周水兴  李光明  田维风 《公路》2007,(10):199-202
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为结合梁桥,为防止桥面板湿接缝在约束条件下产生裂缝,该桥面板湿接缝要求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试验通过测试膨胀混凝土掺不同的膨胀剂及同种膨胀剂在不同掺量条件下的限制膨胀率,比选出桥面湿接缝混凝土所要采用的配合比、膨胀剂类型及其掺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节能生态道路的设计理念,研究了以再生骨料为集料的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聚丙烯纤维、颜料、矿渣4个因素对透水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引入功效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对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聚丙烯纤维;水胶比提高,其力学强度和透水性能均下降;提高聚丙烯纤维掺量可以改善其力学强度,但降低了透水性能;颜料对其性能影响不显著;矿渣掺量增大,其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均提高.配合比设计合理,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能够满足轻级交通道路的力学要求和透水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混杂复合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切口梁,对11种配合比的单掺及混掺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断裂试验。基于断裂试验结果,采用理论分析方法,以比例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断裂能为评判指标,对其断裂性能、混杂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F纤维和PF单掺纤维混凝土断裂试验呈现出脆性破坏;试验中CTF,PF纤维断裂试验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2,1.0 kg/m3;基于双掺纤维(CTF+PF)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试验中双掺的最佳配比,同时通过计算得到对应于fl,fu和GF的混杂效应系数分别为1.146,1.117,1.247,呈混杂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