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225Cr─1Mo钢手工电弧多层焊焊接头进行了不同工艺规范的持久强度试验,用透射电镜对蠕变断裂时母材和焊缝碳化物的形态、大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选区电子衍射和EDAX能谱分析方法对析出的碳化物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试验中出现的碳化物类型分别为Fe3C,Mo2C和M23C6.在试验时间较长应力较小时,断裂试样中针状Mo2C在晶内聚集粗化,块状M23C6在晶界聚集粗化,这种碳化物分布状态是影响蠕变断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选择2.25Cr-1Mo钢手工电弧多层焊焊接头进行了不同工艺规范的持久强度试验,用透射电对蠕变断理解时母村和焊缝碳化物形态,大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采用选 区电子射和EDAX能谱分析方法对析出的碳化物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试验中出现的碳化物类型分别为Fe3CMo2C和M23C5,在试验时间较长应力较小时,断裂试样中针状Mo2C在晶内聚集粗化,块状M23C6在晶界聚集粗化,这种碳化物分布状态是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Fe-25Cr-20Ni合金中层状碳化物M23C6的形态、晶体学特征、析出动力学及氮对层状M23C6的析出作用。结果表明,层状M23C6呈板条状,与基体奥氏体(A)的位向关系是{001}M23C6〃{001}A,〈001〉M23C6〃〈001〉A。它的析出量受基体中碳的溶解度控制,氮能提高基体的溶解度,促进层状M23C6的析出。  相似文献   

4.
微量镁在4Cr12Ni8Mn8MoVNb合金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加镁与不加镁的4Cr12Ni8Mn8MoVNb合金的微台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用镁微合金化可净化,强化晶界,并可细化晶粒,消除晶界M23C6薄片密集区及促进块状MC向颗粒状M23C6退化,从而说明了适量镁对提高合金持久寿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一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的高温塑性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温拉伸、高温冲击和热顶锻试验测定了一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的高温塑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在低于850℃和1050℃ ̄1200℃范围呈现高的塑性,850℃ ̄1050℃间综合塑性指数低,呈现塑性低谷。中温区,晶界析出相AIN和(FeMnCr)23C6的析出与溶解导致沿晶脆性断裂,产生低塑性。这些结果有助于制定Fe-Mn-Al-Cr超低温无磁钢热  相似文献   

6.
Fe-23Mn合金和Fe-28Mn-4Si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在热循环中行为截然相反,Fe-23Mn合金奥氏体经热循环后产生稳定化,随着热循环次数增加,ε马氏体数量减少直至消失,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但质变循环稳定化的奥氏体在室温时效过程中发生等温γ→ε相变,Fe-28Mn-4Si合金奥氏体经热循环不产生稳定化。ε马氏体数量不是减少,而是明显增多,Fe-28Mn-4Si合金γ→ε相变具有组织遗传特征,而  相似文献   

7.
准高速车牵引齿轮材料接触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准高速机车牵引齿轮用钢20CrNi2Mo、15CrNi6经渗碳淬火及渗碳淬火+喷丸后的接触疲劳强度,并与20CrMnMo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钢材经渗碳淬火的试件,其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基本相同;渗碳淬火+喷丸试件的接触疲劳强度极约提高5%;所有试件的接触疲劳失效形式都是在渗碳层中产生浅层剥落,文中还讨论了渗碳化层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及喷丸强化对接触疲劳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气相充氢条件下,氮对21—6—9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牌号的Cr─Ni—Mn系奥氏体不锈钢充氢后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牌号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氢脆能力随其层错能的增加而提高,氮含量的增加则使21—6—9钢的抗氢脆能力下降。由此推论氮可能具有降低奥氏体钢层错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700℃不同时间的等温处理,模拟了2(1/4)Cr-1Mo钢焊接接头高温长期服役的实际运行情况。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焊缝和母材的碳化物分布和形态进行了研究,并用X射线物相分析法对母材的碳化物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时间的延长,碳化物不断向晶界聚集长大,其类型由Fe_3C逐渐转变为Mo_2C、(Cr,Fe)_7C_3和Cr_(23)C_6。  相似文献   

10.
30CrMnSiA钢退火组织在慢速(0.5℃/min)加热过程中,在铁素体/渗炭体界面上形成的奥氏体可以沿其界面生长呈条状向珠光体侧生长、呈长轴状或向铁素体侧长成针状;而在铁素体晶粒内首次发现形成的奥氏体将呈针状、平行四边形状或正六边形状,并且在其上可出现与之平行或具有一定夹角的奥氏体针。对奥氏体形成的几种不同形态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反向凝固复合不锈钢带界面结合和凝固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反向凝固工艺制备复合不锈钢带,并利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复合不锈钢带的焊合情况和凝固组织特征,结果表明:母带和凝固层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凝固层由奥氏体基体和残存的δ-Fe组成,凝固层的凝固组织不均匀,随着距交界面距离的增加,由胞状晶和逆热流方向外延生长的粗大树枝晶变为较细小的树枝晶,最终过渡到表层的细小树枝晶和等轴晶。  相似文献   

12.
通过H10Mn2焊丝焊缝金属系列温度的示波冲击韧性试验,分析其在发生弹塑性变形、起裂,甚至断裂过程中弹塑性功能在总所占的比例,说明其强韧特性特征。通过H10Mn2焊丝不同焊接线能量多层焊条件下焊缝组织的热模拟,说明其组织转变情况及其对强韧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14HnNbq钢的焊缝金属的强韧性机理,说明合金元素和焊缝组织对H10Mn2焊丝焊缝金属强韧性的影响。通过以上试验,寻找改善H10Mn2焊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照核酸斑点杂交法对10例口腔恶性肿瘤组织中HPV16E6转化基因进行了检测。这些肿瘤包括6例口腔粘膜鳞癌(SCC),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ACC),1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PA)和1例腭部软组织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对照组为10例非肿瘤组织,包括唇裂、腭裂粘膜组织标本各5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肿瘤组阳性6例(6/10),包括4例SSC,1例ACC和1例ER(除外1例ACC用核酸杂交法检测为弱阳性),其余为阴性;对照组用核酸杂交法检测4例,除1例唇裂标本为弱阳性以外,均为阴性(0/4);用PCR法检测10例均为阴性结果(0/10)。两组间HPV16E6转化基因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为开展口腔癌的HPV病因学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650℃高温拉伸和高温持久拉伸试验和光镜分析手段,对高温合金GH4169氩弧焊接头的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的高温抗拉强度优于母材,但塑性显著下降,高温持久强度接近母材.母材基体组织为奥氏体,其上弥散析出γ'、γ″强化相,接头基体组织为树枝状奥氏体,树枝晶间有针片状的析出相,近缝区母材晶粒过热长大,是焊缝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5.
高温合金GH4169氩弧焊接头的高温组织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50℃高温拉伸和高温持久拉伸试验和光镜分析手段,对高温合金GH4169氩弧焊接头的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的高温抗拉强度优于母材,但塑性显著下降,高温持久强度接近母材.母材基体组织为奥氏体,其上弥散析出γ′、γ″强化相,接头基体组织为树枝状奥氏体,树枝晶间有针片状的析出相,近缝区母材晶粒过热长大,是焊缝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2.25Cr-1Mo钢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铁素体耐热钢,碳化物弥散强化是该钢种蠕变强度提高的主要机制,本结合作及合作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综述了2.25Cr-1Mo钢焊接接头碳化物相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般说来,在2.25Cr-1Mo钢焊接接头各区(焊缝、HAZ、母材)中出现的碳化物类型有:M3C、M3C、M23C6和M6C,在服役过程中,这些碳化物由亚稳态向稳态转变,这个转变过程的速度及碳  相似文献   

17.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修一、二次对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抗拉、弯曲和冲击性能均影响不大;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缝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δ铁素体;熔合区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晶粒粗大;母材的显微组织为块状铁素体,沿轧制方向成条状分布.焊接修复对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粗晶区宽度、晶粒度与马氏体含量的影响不大.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焊缝的显微硬度相近,母材显微硬度大致相同,热影响区显微硬度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马氏体等温淬火法,对T8A钢马氏体进行了光镜及电镜观察,发现了T8A钢中可以出现晶界片状马氏体、{225}γ蝶状马氏体、{225}γ片状马氏体、{111}γ片状马氏体、{111}γ,蝶状马氏体以及{111}γ条状马氏体。随着形成温度的降低,所形成的马氏体的形态发生由蝶状或片状到条状的变化,亚结构由部分孪晶到位错的变化,惯习面由{225}γ到{111}γ的变化,这些变化受控于母相奥氏体弹性应变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金相、XRD、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分析了Fe-30Mn-11A1-1C合金在450~750℃温度区间时效的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低于450℃奥氏体难以析出第二相,其硬度变化也不大;在550~750℃时效2h,奥氏体晶内产生调幅分解,晶界析出Fe3Al,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调幅结构,随时效温度升高调幅结构波长变大;在650℃经2h时效,有βMn析出;调幅分解及析出相都可以提高合金硬度,但析出物粗化使硬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激光重熔Fe,Ni和Co基合金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kW的CO_2激光加工机重熔Fe-Ni-Cr-B-Si-Mo-C(Fe基)、Ni-Cr-B-Si-Fe-C(Ni基)和Co-Cr-B-W-C(Co基)自熔合金涂层,矾究了激光重熔层的组织、相结构、化学成分分布和耐磨性、强韧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重熔涂层,可使显徽组织明显细化,合金元素分布均匀,硬质相弥散分布,显著改善了火焰喷焊层的强韧性,提高了耐磨性,是改善火焰喷涂层或喷焊层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