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长期水平循环动荷载对海上桩基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开展了干砂及饱和砂中单桩室内模型试验,获得了不同动载幅值和加载频率对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并对比了干砂和饱和砂中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单桩在干砂和饱和砂中水平承载力有明显差别,动力加载会造成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衰减,不同的动力加载条件下水平承载力衰减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福州港新港区工程水工桩基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州港新港区桩基工程先后出现的冲刷河床中保证桩基安全、干打桩及水冲桩的选用、沉桩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等难点进行分析,并就其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介绍。  相似文献   

3.
袁忠华 《珠江水运》2023,(14):101-103
地连墙板桩码头是诸多码头建设形式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在国内外的港口项目中十分常见,而港池干开挖施工工艺则能通过更加优越的施工技术,降低地连墙板桩码头施工成本和难度。本文就结合国内某件杂货码头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在简单介绍地连墙板桩码头的基础上,对大型地连墙板桩码头港池干开挖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以下简称大管桩)是三航局研制开发的国家“六五”重点攻关科技成果。大管桩用离心、碾压、振捣复合工艺,将干硬性C60混凝土加工成4ml节的管节,然后用后张预应力拼接成桩。大管桩是一种性能好、适用性强、造价相对低的桩型,十多年来三航局对大管桩的力学性能与  相似文献   

5.
以江门市某公路软基处理实际工程为背景,对水泥搅拌桩的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工程设计,结果表明:一是施工工艺中干喷效果明显优于湿喷;二是单轴水泥搅拌桩(桩径0.5m)水泥掺量小于65kg/m时,搅拌桩的加固效果不明显;三是低填软土路段,"悬浮"桩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GeoSwath Plus相干多波束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并将其应用在高桩码头桩基基础监测中,系统的介绍了其具体操作流程,生成三维地形地貌图,在地形图中清楚地显示水深相对高差厘米级的地形起伏,能较为清楚地显示各种水工建筑对于高桩码头不同形式改造的痕迹。在实际应用中展示出了GeoSwath Plus相干多波束系统较其他常规多波束系统的高精度优势,为GeoSwath Plus相干多波束系统在基础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因工程受邻近建筑物的限制,为避免产生震动,打入预制桩的方案不可行,而全面大开挖的方案需要打设钢板桩支护,经济性较差,施工周期长。因工程泥面较高且具备干地施工条件,因此采用低桩承台结构是合适的。结构上部为现浇混凝土挡墙,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式地下连续墙,灌注桩间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既提高桩抗水平能力,又起到防渗、加固土体以及减轻结构后方土压力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该结构设计和施工要点,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船长兴造船基地3、4号船坞工程位于长兴岛南岸,两坞并列,共用水泵房,为典型的软土地基上建设的超大型船坞工程。其中3号坞长580m,宽120m。4号坞长365m,宽82m,坞底板顶标高-9.30m。3号、4号坞采用双排钢板桩大围堰挡水.大开挖干施工的方式。围堰两坞共用,平面尺寸:外排钢板桩周长510m,内排钢板桩周长497m,两排钢板桩间距(即围堰断面宽度)15m。外排钢板桩型为AU23,顶标高+7.0m。内排钢板桩型:4号坞范围为PU32,3号坞范围为AU25,  相似文献   

9.
高桩梁板式的码头结构型式,在大连地区是不多见的。在围堰内干地施工,即给施工带来了方便,又在某些方面增加了施工难度,如何利用这些方便条件,解决施工中的难点,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本文着重介绍码头工程施工概况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应用压浆方法对流沙地质浅层断桩位置进行隔水处理,形成干施工后用人工对断桩混凝土进行凿除,最终在不影响桩体结构、尺寸和受力下对断桩进行接长处理。经二次检测满足Ⅰ类桩要求,为类似流沙地质浅层断桩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丁济森  刘国华 《水运工程》2004,(10):101-103,110
介绍高压喷射注浆和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加固技术在日照港干船坞土围堰防渗处理中的组合应用。此技术质量可靠.经济合理,保证工期,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汕头港广澳港区临时避风塘工程的施工中,以高压水泥旋喷桩作为防水帷幕,实现了基槽、港池挖方的陆上干地施工.以本工程为例,重点介绍高压水泥旋喷桩的施工要点、主要施工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砂桩在沉桩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砂桩的连续性、砂桩的直径和砂桩的密实,这样才能确保砂桩的质量。这就要求在砂桩沉桩的过程中建立一套质量监控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来提供和控制每根砂桩的质量与情况。  相似文献   

14.
超长桩在大型桥梁和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出现桩越来越长的现象,有时桩太长会造成浪费,且不科学,所以有必要研究超长桩的有效桩长问题。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在假定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超长桩的有效桩长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有效桩长与工作荷载下的桩顶沉降、桩身刚度、桩顶工作荷载及桩侧土体性质有关。这对软土地区超长桩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φ1200mm大管桩自1988年用于码头工程以来,为国家节约了大批钢材和资金,作出一定贡献,但在沉桩过程中曾发生桩身纵裂和爆裂,甚至导致断桩,影响了大管桩的应用和推广。本文探讨沉桩中发生纵裂、爆裂根本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用于实践,取得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中马友谊大桥采用群桩基础,洋流经过群桩时会产生纵向和横向位移。为了探索异型群桩水流载荷计算方法,通过单向水槽模型试验测量单桩、双桩水流载荷,提出异型群桩水流载荷公式,并结合群桩水流载荷试验结果验证计算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并列双桩水流载荷随着桩心距增加而减小,桩心距大于5D时,双桩之间干扰效应消失;串联双桩中后桩水流载荷随着桩心距增加而增加,桩心距大于20D时,双桩之间遮掩效应减弱;随着流向角增加,后桩受到的水流载荷呈正弦分布,且随着桩心距变化出现不同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家坪 《水运工程》2022,(S2):99-102
海上码头群桩基础桩位布置密集,沉桩施工受环境影响因素大、定位易产生偏差、存在一定的碰桩风险。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为预留沉桩施工作业空间须进行桩体距离验算。以往采用的桩间距计算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桩基础中空间最短间距及产生位置,为桩身间距核算带来了困扰。通过解析几何的方法,研发出遍历法与线性盒约束法两套数学模型,可依据设计桩参数快速计算两桩之间最短间距以及产生最短间距的位置。为保障沉桩施工过程中桩体安全,利用该桩间距算法对含有各类桩型的群桩基础进行计算,结果精准、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徐磊 《港工技术与管理》2006,(3):14-15,40,48
1概述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海基处理采用φ1000mm大直径深海砂桩总共有约4.7万根,施工区水深一般在15~20m左右,桩尖标高分别有-33m、-35m、-40m不等,由于大直径深海砂桩在我国还是初次应用于海堤软基处理中,洋山深水港的工程质量要求又非常之高,要求砂桩施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出现中断、脱节陷口和底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砂桩必须及时重新补桩,这样给砂桩钻孔检测带来相当高的要求。由于砂桩施工使用的是中粗混合海砂,大于0.25—0.5mm的粒径含量超过85%,中粗混合海砂空隙较大,标贯10击〈N〈15击,稍密,含水量较高无粘性,透水性好。因此在钻具钻进过程中砂桩极易坍塌埋住钻具,造成砂桩检测的失败。如何保持砂桩在钻具钻进过程中不出现塌孔现象在砂桩检测施工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桩靴贯入饱和软黏土对邻近水平受荷群桩群桩效应的影响,开展了1g条件下的模型试验。基于桩身应变测量结果得到桩身弯矩,对弯矩拟合后依据弯矩与剪力的微分关系得出近远桩桩头承担的剪力,进而依据修正Poulos方法得出在桩靴贯入过程中描述群桩相互作用的Y乘子的变化,并将考虑群桩效应后的群桩桩身弯矩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桩靴贯入过程中,群桩近远桩桩头承担剪力发生变化:远桩桩头承担荷载增大、近桩桩头承担荷载减小。桩靴贯入使Y乘子减小,考虑群桩效应后,弯矩预测结果与测量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0.
依托埃及苏赫纳集装箱码头工程,对降水干开挖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介绍大型板桩码头港池降水干开挖施工过程中原型监测要点,对今后类似采用港池干开挖工艺的码头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物及围堰稳定性监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