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地铁l号线一期工程所用的列车,由法国ALsTOM公司设计.该车运行过程中,司机可以使用ATC(列车自动控制Automatic Train Control)根据线路进行自动报站,也可以使用DDu(Driver Display Unit)的触摸显示屏按钮进行手动报站.  相似文献   
2.
陶云  黄攀文 《水运工程》2022,(12):239-244
针对扶壁式高大坞墙水平位移、模板施工工效低、混凝土施工质量差等问题,以东方项目船坞工程中的现浇混凝土扶壁式坞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进行坞墙偏移量模拟计算,并设置5 mm施工预偏量,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进行高大可拼装整体式木模板的设计,采取电加热丝加热老混凝土减少新老混凝土不同步收缩、增加浇筑点等措施,满足了坞墙廊道顶部龙门吊轨道安装误差不大于5 mm的精度要求,节省了坞墙结构的施工工期60余天,减少了混凝土约束裂缝以及蜂窝麻面、缝隙夹层等质量通病的产生,对类似高大坞墙结构施工项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京地铁2号线列车客室车门关门阻力大、关闭不到位、锁闭不可靠等故障的分析,发现这些故障与客室车门的结构、零部件的材料和质量有关,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陶云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2):64-65
地铁车辆逐年递增,运营中的地铁列车性能、安全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在地铁车辆上安装事件记录仪非常必要,介绍列车事件记录仪在南京地铁1号线、2号线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全国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建设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篇汇编了9个全国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示范城市的建设示例,包括杭州、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济南、重庆、中山、青岛。分别从ITS整体建设、交通信息、交通管理、信号控制、公交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介绍,从目前ITS建设运行效果来看,在改善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缓解行路难以及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ITS实际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子系统不能整合、信息数据不能完全实现交换和共享、公交智能化建设还不够深入等等。通过介绍这些示例,希望对其他城市的ITS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受电弓是地铁车辆普遍采用的一种高压受流装置,其状态直接影响运营安全.在南京地铁2号线列车受电弓上运用高清抓拍和动态监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列车安全启动、正常牵引,减少故障列车对正线运营的影响,通过司机室故障监督显示和运营经验,总结出诸如制动、列车线、信号系统故障以及相关器件状态对运营列车正常牵引的影响、故障判断和紧急故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陶云  黄兴 《水运工程》2022,(9):215-220
针对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止水效果的检测问题,以某工程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为例,研究国内与俄罗斯高压旋喷桩施工方式的差异及止水帷幕渗透系数检测方法。提出“新二重管法”,用于特定环境和复杂条件下施工。用钻孔取芯的方法检测高压旋喷墙的渗透系数K。施工方法和检测计算公式可操作性强、可靠性高。新的旋喷桩止水效果检测方法能反映高压旋喷墙的整体质量、有效检查高压旋喷墙的渗透系数、综合评价止水帷幕止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车载ATC作为信号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防护及控制着整个车辆的运行,是整个系统总联调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车载ATP/ATO的静态、动态测试及4种列车操作模式的转换和车载信号与车辆系统的接口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船长兴造船基地3、4号船坞工程位于长兴岛南岸,两坞并列,共用水泵房,为典型的软土地基上建设的超大型船坞工程。其中3号坞长580m,宽120m。4号坞长365m,宽82m,坞底板顶标高-9.30m。3号、4号坞采用双排钢板桩大围堰挡水.大开挖干施工的方式。围堰两坞共用,平面尺寸:外排钢板桩周长510m,内排钢板桩周长497m,两排钢板桩间距(即围堰断面宽度)15m。外排钢板桩型为AU23,顶标高+7.0m。内排钢板桩型:4号坞范围为PU32,3号坞范围为AU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