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运输保障和安全行车能力,77263部队针对防区雨季时间长、气候多变、路况复杂等实际情况,近日专门利用30天时间,组织驾驶员进行不良天候安全行车的专项教育训练。为确保训练效果,他们把重点放在实地训练上,  相似文献   

2.
<正>雨天能见度差,道路湿滑,车辆各部件的运行性能都发生复杂变化,令许多驾驶员甚至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都有所顾忌。只有了解雨天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熟练掌握雨天行车的注意事项,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降雨时高速公路纵向坡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以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HRGR)和行车速度做为特征参数, 量化分析晴朗和降雨天气下行车速度与驾驶员心率和纵向坡度之间的关系。开展实地驾驶试验采集基础数据, 提取特征参数进行数据融合, 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对比晴天和雨天驾驶员HRGR和车辆行驶速度表现的异同, 并确定纵坡路段的研究特征点; 分析晴天和雨天行车速度表现与驾驶员HRGR变化规律, 建立晴天和雨天驾驶员HRGR和行车速度与道路纵向坡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模型。结果表明: 道路条件相同时, 驾驶员HRGR与行车速度在晴天和雨天的变化规律是分别一致的, 但雨天驾驶员HRGR变化幅度更大, 减速次数更多; 随坡度增大(坡度区间为[1.0%, 4.0%]), 驾驶员HRGR在下坡路段满足指数增长模型, 在上坡路段满足对数增长模型; 行车速度在上坡路段是呈负指数下降趋势, 但在下坡路段, 行车速度在晴天呈指数型增长, 在雨天却呈现出二次多项式先增长再下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暗适应能力与夜间安全行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研究暗适应测试方法的同时,调查了夜间事故组驾驶员与非事故组驾驶员的暗适应水平的,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事故组驾驶员暗适应时间明显长于非事故组,提示暗适应功能障碍是夜间交通肇事的原因之一,并提出夜间行车安全速度。  相似文献   

5.
陈伟达 《摩托车》2009,(12):82-84
现在我们有些摩托车驾驶员选择夜行,当我们长途驾车,白天的时间不够,或者我们穿越大沙漠,为躲避火辣辣的太阳,就会考虑夜间行车。夜间行车和白天不一样,所以在夜间行车时,我们一定注意叫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雨天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是巨大的。据山东费县交警大队事故部门统计,近几年雨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较晴天时高出近25%,其中因驾驶员操作失误、不注意雨天安全行车的要领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80%以上。因此,驾驶员很有必要掌握雨天安全行车的一些诀窍,确保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7.
降雨会使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降低,行车环境变差,对驾驶员行车安全及高速公路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研究通过收集样本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对雨天交通事故与正常天气下的交通事故进行对比,分析其事故车型、形态、分类及时间分布规律,提出了雨天事故与降雨条件的关系,并提出高速公路雨天改善措施,为提高雨天高速公路管理水平及保障雨天驾驶员行车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反应能力与最高时速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驾驶员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提出了不同反应能力的驾驶员按一定的限速行车,以此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频数,首次提出行车最高时速的安全域范围,同时笔者在事故失误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驾驶员反应能力的诸因素进行判别,建立合理的驾驶员失误率计算模式,对反尖能力不同的驾驶员确定不同的可靠性度量,提出了不同反应能力与危险行车速度域和安全行车速度域。  相似文献   

9.
视觉在驾驶员的驾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驾驶员的信息90%来自视觉。可以不夸张地说,能识别和预料危险对驾驶员来说经其驾驶技术更重要,而识别主要依靠视觉。夜间的视觉活动有着许多不同于白于的特征。研究夜间驾车时视觉活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对于提高驾驶员的夜间驾驶能力,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11.
加强汽车驾驶员训练应注重抓好四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严格按纲施训,扎实抓好新训驾驶员培养大纲明确新训驾驶员能在平、战时各种复杂条件下独立驾驶车辆完成任务,这对新驾驶员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车驾驶员训练机构要以此为牵引,深入抓好贯彻落实,严格训练标准,遵循训练规律,把大纲规定的课目训全、时间训够、实车驾驶里程训足。从平、战时部队遂行保障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夜间驾驶、城市驾驶、复杂道路驾驶、长途  相似文献   

12.
乡村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坑洼不平晴天,特别是久早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雨天,特别是久晴遇上连阴雨时,土壤浸泡成饱和状态,路面上积水、泥泞,沟壑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因此,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黑夜行车对安全有很大影响,即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有利条件是夜间路上车辆少,司机视线较集中,注意力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不利因素是夜间视距短,视线不太清楚,驾驶员易疲劳。要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就要充分利用它的有利条件,克服它的不利因素,驾驶员最好做到7忌  相似文献   

14.
夜间行车,由于视线不良,能见度差,驾驶员对行车条件的把握相对较弱,因此,夜间行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其交通事故率要比白天高1-1.5倍,所以,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行车安全规范,把握好以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王雪松 《汽车运用》2005,(12):35-35
夜间驾驶汽车与白天行车最大的不同点是驾驶员的视野明显变窄,视觉能力较差,加之灯光的照射,视力明显下降。尤其是在照明不良的道路上,一些地形、地物隐蔽在黑暗之中,难以辨认,需要借助车灯照明观察道路交通情况。因此要求驾驶员必须放慢行车速度,正确检查、使用照明装置,才能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77128部队针对驻训地海拔高、气候恶劣、车辆装备易发生"高原病"及道路情况复杂的现状,为了让驾驶员更好地操作使用车辆装备、确保行车安全,加强了对驾驶员的针对性训练。近期重点组织进行了高原严寒条件下车辆装备  相似文献   

17.
据某地交警部门统计,近三年来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占全年事故的57.3%,死亡人数比白天上升27.4%。为确保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做到如下六项注意:  相似文献   

18.
吴勇江 《时代汽车》2023,(22):189-191
在我国公路交通和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雨天行车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交通现象。但是在雨天行车状况下,由于行车道路摩擦系数较低、驾驶员视线及操作受到影响,事故概率较之正常行驶状态有明显提升。本文在明确雨天安全驾驶重要性基础上,分析安全行车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在驾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要点,以此为提升特殊情形下驾乘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准备是前提 (一)加强人员准备。一是组织训练适应环境。组织驾驶员进行夜间驾驶的适应性训练,根据天气情况、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学会灵活选择路面,正确使用灯光,合理控制车速,适时变换车距。二是调整作息充分休息。驾驶员出车前要适当休息,尤其是夜间长途行车前,前一天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夜间行车时的疲劳程度。三是勘察路线提前标示。情况允许时,应做好行车线路的勘察,以便熟悉道路。同时,在道路的重要地点、危险路段、交叉路口、急转弯处安排警调人员或设置醒目标志,但要方法妥当,防敌破坏,且要提前向驾驶员明确。  相似文献   

20.
吕淑艳 《驾驶园》2007,(12):48-52
驾驶员在路上行车,免不了随时应对各种情况,尤其是跑长途的驾驶员,随着地理位置的不断变化,一路下来,可能会遇到高速路、乡村路、山路、隧道等复杂路况以及遇上雨天、雪天、大风天等恶劣天气.为了确保安全,行驶起来更信心十足,做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应该做到未雨绸缪,提前熟练掌握各种情形下的行车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