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昔格达填料路用适宜性的含水量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贵府 《公路》2005,(8):75-78
以某高速公路试验路段昔格达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昔格达填料物理力学性质、昔格达填料含水量与强度指标承载比(CBR)及压实质量指标压实度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研究,建立了选择路堤填料的含水量指标评价标准,为某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时快速准确地检测路堤填料的路用适宜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昔格达地层用作路堤填料在重型压路机下的碾压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方式下,昔格达地层填料最佳松铺厚度为35~40 cm,碾压4遍或5遍就可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昔格达极软岩填料承载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料场昔格达极软岩室内承载比试验分析,得出昔格达极软岩混合填料饱水前与饱水后承载比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影响昔格达极软岩承载比的因素主要是泥岩含量和含水量,只要对其控制适当并进行充分碾压,就能够达到高速公路路堤对填料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当前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及高填方路堤填料的重要控制性指标承载比(CBR)为对象,开展了昔格达地层填料室内CBR与仿现场CBR、现场CBR的对应性试验,以填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为纽带,获得了三种CBR的对应性关系,建立了评价填料压实效果的现场CBR标准。将该成果用于现场压实标准的判别,为推广现场CBR指标检验、配合压实度指标保证高速公路填方路堤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路基路堤填料的选择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由于岩土材料的复杂性,建立评判材料适宜性的标准,具有很大的难度,选择合适的简便易行的评价指标是岩土工作者们不懈的追求.针对某高速公路建设中拟采用的昔格达填料,通过大量的物理力学试验以及该类岩土材料特有的工程性质的分析研究,发现混合填料中泥岩含量对填料工程性质影响较大,而通过粘粒组分的测定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泥岩在混合填料中的百分比.为此,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昔格达混合填料的粘粒含量评价标准,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事实表明,采用该指标可以较为合理、快速地判定填料的路用适宜性,可为其他岩土材料的适宜性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昔格达地层研究成果,通过对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典型工点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昔格达地层路堤地基稳定性,得到昔格达地层承载性能和稳定性均较高,可作为良好的天然地基的结论。该结论对将来该地层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昔格达路基填料在冲击压实下的松铺厚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冲击压实方式下,昔格达路基填料最佳松铺厚度为90cm,其冲击处理效果可达到规范压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昔格达组地层承载力综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格达组地层是西南地区覆盖在早第三系之上,成韵律互层的一套静水河湖相沉积地层。选定三个典型昔格达分布地区开展对比试验研究,进行了一系列原位土工试验,即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和常规土工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方法确定西南地区半成岩的昔格达组地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结果提出确定昔格达组地层承载力特征值的范围值,为今后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舒东利  杨建民  朱麟晨 《隧道建设》2017,37(12):1544-1549
为探明昔格达地层隧道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背后空隙注浆的时机以及预留变形量的大小,以成昆复线铁路昔格达地层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变形规律以及预留变形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昔格达地层隧道上台阶开挖后初期支护与围岩间存在初始空隙,拱顶围岩与初期支护间的差异沉降为1~2 mm,受地质、埋深及施工等因素影响,中台阶开挖较易引起隧道塌方,建议中台阶开挖前对拱部初期支护背后的空隙进行注浆回填。2)昔格达地层隧道预留变形量可根据掌子面施工揭示围岩情况调整,若施工揭示的昔格达组以页岩为主,建议预留变形量设置为24~30 mm;若施工揭示的昔格达组以砂岩为主,建议预留变形量设置为118~123 mm。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攀路安宁河岸蒲坝工点试验段6个点的承载板试验结果,确定出昔格达组地层泥质粉砂岩的变形模量、容许承载力等设计计算参数,可供昔格达组地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