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休克是一种急性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身体重要器管微循环血流障碍,使维持有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不足而引起临床上一系列改变的综合病症。此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重危急症之一。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依据病因将休克分为五大类:出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五大类。本文讨论感染性休克中,其感染来源于泌尿器官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2只家兔,随机分为川芎嗪,SOD及生理盐水组,复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模型,观察了川芎嗪对休克/再灌注家兔血压、心率及血浆MDA、全血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发现休克后,所有动物血浆MDA升高,全血SOD和GSHpx活性降低。单纯生理盐水再灌注后,MDA更加升高,SOD和GSHPx活性更低。川芎嗪灌注后血浆MDA明显低于灌注前,类似SOD组,全血SOD和GSHPx活性亦较灌注前明显增高,提示川芎嗪可减轻缺血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失血性休克的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观察热休克时氧自由基的消除与否,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耐受力及超氧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对照组、损伤组、热休克组、热休克+SOD预处理组、外源性O2预处理组。预处理24h后各胞接受2h缺氧/1h复氧孵育,并检测OFR,SOD及细胞损伤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四血管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置于42℃中15 min行热休克预处理,全脑缺血6 min后行2 h、6 h、12 h、24 h3、d、5 d再灌注后处死,取海马脑组织行HE染色、JU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 h JUN蛋白在CA1区开始表达,6 h达到高峰,5 d时仍有表达;CA3区JUN蛋白的表达弱于CA1区(P<0.05);同时CA1区细胞损伤明显。热休克预处理组JUN蛋白表达在CA1和CA3区相应时点减弱(P<0.05),细胞损伤轻微,凋亡细胞减少(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UN蛋白过度表达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热休克预处理通过下调JUN蛋白过度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无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对于外界环境突然改变,如热、射线、重金属、毒素等,均能引起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合成增加,其他蛋白合成减少。HSP是一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约占细胞内蛋白质总量的2%-5%,存在于几科所有细胞内腔障中。根据分子量、诱导方式及功能,HSP可分为HSP100、90、70、60及小分子HSP(sHSP)。HSP作为细胞在生理条件下生存所必须,不仅在抵抗应激损伤和保护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几乎所有细胞生理过程:如细胞分裂,DNA复制、转录、蛋白质运输、折叠、聚集、降解,维持细胞骨架及膜功能等。最近研究发现,HSP与细胞周期也存在密切关系:如HSP70、HSP90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可能在细胞周期调控及其正常运转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对HSP与细胞周期关系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易侵犯瓣膜,造成瓣膜损坏,瓣膜置换手术疗效肯定,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较为罕见。我院于2004年9月收治1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人的热休克类似蛋白73(HSC73)并提纯HSC73蛋白,为研究该蛋白提供条件。方法 用人HSC73基因构建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HSC73,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ATP亲和层析法提取HSC73。经SDS-PAGE、3.a.3抗体Western blot作ECL检测。结果 人HSC73基因构建的载体pETHSC73能很好地在大  相似文献   

8.
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易合并继发性感染 ,但合并新型隐球菌败血症者少见 ,本院诊治3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例患者 ,均为男性、年龄 5 2 - 6 3岁 ,农民。 3例患者均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危重型 ,出血热抗体IgM检测阳性 ,诊断符合 1986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2例患者因顽固性感染性休克行血、尿细菌培养 ,有新型隐球菌生长 ,末稍血涂片墨汁染色显示新型隐球菌阳性 ,均于入院 1~ 3d内死于低血压休克期。 1例过渡到多尿期 ,但尿量徘徊在 40 0 0~ 5 0 0 0ml/d ,尿素氮在 …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美联合教育项目留学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的适应状况,本研究从多维的角度调查项目学生在学业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学生的性别、年龄、教育层次、在美时间等因素对学生文化学习适应的影响;调查项目留学生在美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满意度与其对美国的态度、思乡、文化休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国内大学发展与之相关的出国留学生适应辅助项目提供支持,为留学生出国前的语言培训、学业和心理准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热诱导后HeLa细胞热休克蛋白蛋白动态表达。方法 HeLa细胞经过不同温热的诱导以SDS-PAGE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裂训HSP70蛋白表达。结果 热诱导后HSP70蛋白表达的高峰出现时间随诱导温度的提高逐渐后移,且41℃,42℃热诱导后蛋白表达于诱导后8-16h期间有持续高水平表达,而45℃,30min热诱导细胞大部分于诱导后即时死亡,且仅有低水平的HSP70表达;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院自1986年至1994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35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急诊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治愈。29例单纯内科治疗,其一25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作者认为,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出现早,单纯内科治疗不能阻止其进行性恶化,预后极差。急诊主动脉瓣置换术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虽然Wright等人记载,肝损伤的胆汁性腹膜炎患者可发生休克,其程度远比失血性休克为重,但是应该提醒,这些患者的主要问题是出血性休克。处理出血性休克的详细阐述不在这个专论范围之内。这里只提供一般评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反义寡核苷酸(HSP70ASODN)联合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比较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联合化疗药物在肝癌细胞增殖方面的差异。结果检测HepG2细胞株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24、48、72、96h未转染组与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323±0.043、0.468±0.015,0.394±0.045、0.663±0.026,0.526±0.021、0.793±0.041,0.616±0.016、0.899±0.044(P均<0.05)。检测HepG2细胞株对化疗药物ADM的敏感性,24、48、72、96h未转染组与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157±0.021、0.421±0.037,0.394±0.045、0.574±0.037,0.293±0.036、0.637±0.019,0.302±0.023、0.658±0.038(P均<0.05)。结论 HSP70ASODN能增强化疗药物对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HSP70ASODN联合多药化疗优于联合单药化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4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变化,并将其是否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朱性休克分3组,A组:单纯AMI;B组,合并心衰;C组,合并心源性休克,并与28例心绞痛及24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I组在心绞痛发作期,较正常对照组ET浓度有明显升高,单纯心肌梗塞者2 ̄10hET迅速上升,24h后逐渐下降,一周内正常,而合并心衰及心源性休克者ET浓度持续升高超过一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近年来部分国外关于休克状态时,产生于血浆中的心肌抑制因子(MDF)的形成、作用及其对药物的反应综述如下: 休克时,动物体内产生一种有毒的体液物质的假说,代表一种有吸引力的以解释休克情况的病理生理学机制。1943年,有两份报告指出:出血体克时,在胸导管淋巴中存在有毒物质。1964年Tice和Dumont阻断内脏动脉引起的休克,肯定了淋巴内存在有毒因子。但  相似文献   

16.
思密达治疗心脑血管病及恶病质患者腹泻的临床观察谢小鲁(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西安710061)非感染性腹泻在心脑血管病中并非少见,尤其在长时间不能经口进食及心衰晚期。以前要使其症状缓解较难,笔者应用思密达治疗得到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DNA水平产前诊断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研究进展李小明综述曹缵孙审校(法医学系法生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6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使人们对人类疾病的许多方面的认识发生了变革。随着DNA诊断学,即在核酸水平上分析疾病的发展,不久将为与遗传疾病、恶性肿瘤及感染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6-2015年陕西省10年间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本底数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陕西省2006-2015年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特征描述。结果 2006-2015年陕西省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207 437例,10年平均年发病率约为52.43/10万,其中男性126 673例,女性80 764例,男女性别比为1.57∶1;0岁~和1~4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共计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2.48%;病例构成比前3位的职业分别是散居儿童(74.88%)、农民(10.75%)和学生(5.75%);全省发病率最高的市依次是宝鸡、延安和安康;发病时间分布呈夏、冬季两个高峰,夏季高峰出现在7~8月,冬季高峰出现在11~12月;病原检测率为4.60%。病原检测结果显示轮状病毒是陕西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结论陕西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危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秋、冬季的轮状病毒感染;全省的实验室病原检测率较低,传染病监测质量也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出血性休克肝损伤出血的情况已经讨论过。属于肝损伤而死亡的患者,大多数是由于不能控制的出血。1965年,McClelland和Shires强调:肝损伤合并频繁的出血性休克,具有诊断价值。1969年Little和Williams报告:大约60%患者有低血压。Madding和Kennedy强调:较大的门静脉或肝静脉损伤,患者会迅速发生休克及失血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健康成人、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者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中小分子热休克蛋白B8(HspB8)水平,研究HspB8与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AG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GM者45例作为糖代谢异常组(AGM组),并根据OGTT结果将AGM组分为糖尿病组(DM组)及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与AGM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22例为对照组(N组)。分别测定各组体质量、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浆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水平,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各研究对象HspB8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AGM组BMI、GLU、HbA1c、TG、CHOL均较N组高(P<0.05),AGM组HspB8 mRNA水平较N组明显降低(P<0.05);DM组HspB8 mRNA水平与IGT组及N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HbA1c及血糖水平与HspB8 mRNA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DM组HspB8 mRNA水平明显降低,且与AGM之间存在相关性;HspB8的下降可能是导致AGM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