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热处理工艺对B级钢(ZG25MnNi)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对B级钢(ZG25MnNi)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B级钢(ZG25MnNi)的最佳正火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
以内燃机车用ZG230钢顶不锈钢铸件为研究对象,对其呋喃树脂砂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型砂控制、铸造工艺及易产生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生产经验表明,通过对型砂及造型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后,将浇注温度控制在1 550 ~1 570℃,浇注时间控制在11~15 s范围内,在不进行焊修工艺前提下可得到满足要求的合格铸件。  相似文献   

3.
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ZG230-450铸钢件时,由于泡沫气化产物难以完全通过涂层排出,一部分活性碳会渗到钢水中,造成铸件含碳量的增高,严重的会使成分超出技术要求,导致铸件报废。为了控制增碳缺陷,首先要搞清在特定的EPC工艺下的增碳规律,然后根据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把增碳危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进而达到稳定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用不同的焊接热输入,进行了B+级(ZG25MnCrNi)铸钢的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试验,测试了不同线能量条件下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分布,观察了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组织影响较大,采用中等热输入获得的焊接接头综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5.
B+级铸钢(ZG25MnCrNi)是广泛应用于生产摇枕、侧架的重要材料,热处理工艺一般为900℃固熔3~4 h后吹风冷却,其金相组织为均匀细小的等轴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近期一些生产厂家发现铁素体与珠光体基体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大块状珠光体组织。通过对该类异常组织的金相、元素分布与力学性能的分析,发现形成大块状珠光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局部温度不均匀引起的残余铸态组织和遗传影响,但这类组织对B+级钢的力学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试验还表明通过在正火处理前施加1次高温退火可以消除该类异常组织。  相似文献   

6.
何进 《成铁科技》2002,(2):44-44
工务部门在无380V动力电源区间的钢轨钻孔,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ZG-22V钢轨钻孔机的研制、优越性和推广应用情况,为工务部门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B级钢K6摇枕、侧架力学性能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K6摇枕、侧架铸件热处理后力学性能部分项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情况.在铸件热处理工艺上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ZG0Cr18Ni9Ti不锈钢悬挂座铸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锈蚀现象,利用极化曲线方法分别对表面处理状态不同的试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达克罗表面处理的试样耐蚀性高于经酸洗钝化表面处理的试样。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不同的回火温度对高含碳量的C级钢(ZG25M nNiCrMo)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相同正火工艺下,回火温度越高,C级钢的网状回火索氏体组织越明显、晶粒状铁素体越多.网状回火索氏体组织和晶粒状铁素体的增多,降低了材料的强度、硬度,改善了材料的塑性、韧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铸件的装窑位置、装窑质量以及冷却方式和冷却速度对铸件的变形、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我国铁路车辆用铸钢ZG25MnNi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产生机理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共析轧钢作了力学性能试验,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轨钢的显微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屈服强度与显微组织参数有关;断裂韧性随断面收缩率的增大而提高;而断面收缩率随珠光体片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对含钒的轨钢,VC的沉淀强化使轨钢的强度增加而韧性降低。Cr—V轨钢的韧性与基体组织中的碳化物沉淀有关。这些沉淀物与基体有某种共格关系,随着沉淀物长大并脱离共格关系,可使Cr-V轨钢的韧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醇基快干涂料的组成,混制工艺,性能和使用效果。把胶体磨应用在醇基涂料的生产中,使涂料的综合性能,尤其是悬浮稳定性明显提高。应用在铁路客车铸钢件的生产上,提高了铸件的表面质量,减少了铸件的清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在叙述接触网铝合金铸件在我国高速铁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欧洲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美国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和铁道行业标准等在铝合金铸件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质量要求、尺寸公差等方面的异同点,提出我国国家标准和铁道行业标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接触网的供电设计及动车组的牵引系统结构,对我国高铁动车组的车顶电压互感器爆裂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主要故障原因为:目前使用的25 kV电压互感器未能满足我国高铁牵引接触网电源污染的设防要求。针对故障原因提出,将直流偏磁电压设防值从1 500 V提高到2 500 V,进而提高电压互感器抗直流偏磁的能力。采取的具体技术手段为:在电压互感器铁心磁路上切出部分气隙,使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在发生直流偏磁时转变成铁心电抗器运行,把一次电流限制在安全运行水平。根据试验验证结果,改进后的电压互感器能满足2 500 V直流偏磁电压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6.
G20Mn5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低碳低合金铸钢,具有可焊性好、裂纹倾向小、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该材质铸件的力学性能与化学成分选择、热处理工艺和铸造工艺密切相关。本文以G20Mn5在国外新型转向架支架中的应用作为实例,研究了上述工艺环节的具体参数选择对铸铜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提赫文车辆制造厂(位于提赫文市)对铸造生产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的经验。现代化改造的基础是采用真空薄膜工艺(V法),并将它作为发展俄罗斯铸造生产、并由进口转而向北美出口铸件的新阶段。在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国家中,铁路铸件已全面完成进口代替。提赫文车辆制造厂是一个在生产成本最低的情况下高效生产高质量铸件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25 k V受电弓存在的一些故障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25 k V受电弓控制电路设计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受电弓降落自动将高压隔离开关断开,同时又具备远程控制隔离的功能,保持受电弓在降弓期间被隔离,并使隔离侧网压互感器不带电,而且只有升弓指令时才能使高压隔离开关的闭合电磁阀得电。该方案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既有铁路提高列车速度,对铁路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既有铁路广泛使用的工频轨道电源,提出一种利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研制的新型25Hz轨道电源进行替代。该电源采用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PWM)、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全桥逆变技术和短路保护技术,将110V交流输出和220V交流输出整合在一个模块中。详细论述了该电源模块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负载短路引起的模块输出中断、雷电保护及牵引电流干扰等关键问题,使模块的可靠性得到较大提高。模块内嵌入了监控单元,具有告警、通信、数据采集、控制等功能,使远程监控成为现实,减轻了工作量。该电源模块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实际使用证明,该电源可以替代目前的工频电源。  相似文献   

20.
在可靠性理论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类比TB1960-1987标准,得出了B级钢侧架的疲劳试验方案。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了B级钢与ZG25材料性能的区别,所得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