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为降低建设项目对国省道的影响且方便项目交通进出,从国省道两侧建设项目特点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其交通影响分析流程.重点讨论了交通量预测和交通组织中出入口设计的方法,在转移交通量的预测中引入广义时间价值函数.在出入口设计中借鉴了AM技术,提出了6种出入口交通组织方式.为国省道两侧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交通影响分析(TIA)作为一种控制城市新建项目产生交通需求量使交通供需达到平衡的手段被引进使用。而交通影响分析范围是TIA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针对目前诸多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大多具有模糊性、未考虑各种建设项目本身发生量或所处地域背景交通状况不同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城市道路等效通行能力、密度比和交叉口转弯比例确定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的方法。它充分考虑了3个主要的决定因素:道路交通环境,项目产生量及其方向性。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可操作性,且确定的范围也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元分析的交通影响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大型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问题,利用物元分析理论,提出了基于物元分析的交通影响评价模型。分析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因素,选取项目的开发类型、建筑面积、开发强度、路网所处区位、路段饱和度、有无信号控制、离开建设项目的距离等10个评价指标,将项目对周边路网的影响分为大、中、小、较小4个等级,通过确定待评物元、建立节域物元矩阵、经典域物元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和综合关联隶属度,得到了项目对周边路网的影响大小,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将物元分析理论用于大型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是可行的,能够定量评价项目交通影响的大小,并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4.
齐峰 《交通与计算机》1998,16(2):24-26,52
文章以杭州湾交通道专题数据库经济评价系统的研制开发为例,探讨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并通过专用项目开发为大型项目建设管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交通影响分析(TIA)作为一种控制城市新建项目产生交通需求量使交通供需达到平衡的手段被引进使用.而交通影响分析范围是TIA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针对目前诸多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确定方法大多具有模糊性、未考虑各种建设项目本身发生量或所处地域背景交通状况不同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城市道路等效通行能力、密度比和交叉口转弯比例确定交通影响分析范围的方法.它充分考虑了3个主要的决定因素 道路交通环境,项目产生量及其方向性.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可操作性,且确定的范围也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起,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作为新兴的融资方式逐步被引入各类项目建设中,逐渐成为项目建设、尤其是公共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公路建设项目的PPP模式在中国尚无先例,在国外亦属新兴的投资模式,在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PPP框架内,交通模型具有核心作用,是进行项目融资、投标、谈判、运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决策依据.因此,如何根据PPP项目特点进行交通模型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以毛里求斯疏港PPP项目为例,说明PPP项目对交通模型的任务要求与关键技术构成,提出公路PPP项目需要妥善处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在城市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主辅路的横断面方案,在交通优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交叉口渠化、主辅车道出入口设计、公交专用道设置、路段掉头设计、人行过街横道、主线局部绿波交通等设计理念的综合应用,完善了道路交通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朱博强  刘清  吴蓉 《交通科技》2013,(4):124-127
以漳州市角美万星财富广场项目为例,对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计算,在调查周边交通条件及交通量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的交通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交通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标准对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相对模糊、未能定量化的弊端,在深入分析已有定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拟建项目周围交叉口的服务水平降低一个等级为影响范围阈值,将这些交叉口及路段合围的区域确定为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结合实例验证了此方法适合于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从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流程及改进等方面探讨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相关内容,并提出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的注意事项,以提高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的性能水平,满足交通建设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维护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预防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网兔 《上海公路》2001,(12):162-166
通过1993年、1995年和2000年三次比较完整的上海市公路对外交通15个出入口和上海-崇明-苏北出入口流量OD及有关交通资料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上海公路对外交通出入口流量和客货量的变化情况,特别是上海对外的四条国道和二条国道主干线对外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流量发展与GDP增长关系,提出上海公路对外交通出入口流量、GDP增长率及弹性系数的关系,分析2005年,2010年,2020年上海公路对外出入口流量分别是23万PCU/日,30万PCU/日,42万PCU/日,其中上海-江苏及以北流量占79%;上海-浙江及以南流量占30%左右,为上海和江浙公路建设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建设项目出入口内部和外部因素对项目口周围交通流的影响,结合项目出入口机动车行驶特性,选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项目出入口左转交通管理进行优化仿真,提出相关优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气候条件,给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所处路网网络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疏散点及备选线路,并通过TSIS仿真软件对其在雨天条件下的交通疏散方案进行建模,优化了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组织管理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14.
公园类建设项目与一般公建项目的交通生成模式有较大区别,且出行量预测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可参考的预测资料及预测方法较少。该文结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交通影响评价项目,对公园类项目交通生成量预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度敏感性分析的指标体系,构建了项目交通影响度的计算模型,建立了项目交通影响度敏感性分析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以规划的重庆南岸体育中心为例进行了训练,找出了该体育中心交通影响度的主要敏感性因素及允许的变动范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依托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4T04)《交通质监监管工作流构建及业务数据分析研究》。研究了浙江交通质监行业管理机构工作流程,构建了现有的工作流程图,提出了更优的工作流程重构的设计方式。项目研究成果能够为省、市、县三级质监业务系统建设指导,为实现新旧系统之间信息集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驾驶人的强行变道行为对交通安全具有较大影响。为研究快速路交织区驾驶人强行变道行为引发交通冲突的机理、提升变道场景的安全性,本研究选取变道收益、变道车辆特征、目标车道后方来车避险特征、交通冲突严重程度4个变量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选取南京市1处快速路交织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无人机采集200个强行变道行为样本,并从中提取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分析了强行变道行为引发交通冲突的微观机理与关键特征指标。基于最小碰撞时间评估交通冲突的严重程度,以结构模型分析强行变道各环节因素引发事故风险的因果链路,提出压迫式、侵入式2种强行变道形态,综合考虑表征车辆变道收益与变道特征的多项微观指标,建立测量模型。SEM分析表明:变道收益显著影响变道车辆特征(p=0.044);变道车辆特征显著影响后方来车避险特征(p=0.001)与交通冲突严重程度(p=0.021);后方来车避险特征显著影响交通冲突严重程度(p <0.001)。在变道起始时刻,变道车辆与目标车道后车间距(p=0.002)、相邻车道前车速度差(p=0.012)与变道动机(p <0.0...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快速路的出入口匝道设计,分析了布置在高架快速路出入口匝道的交叉口交通特性,研究了合理化交织区设计、立体分离横向道路直行交通、均衡路网流量和分担疏解功能等空间布置策略,并提出了各种优化方案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基建项目对交通影响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市宝安新老中心区近期将有两条轨道及多条新建、改建道路项目要进行,同时大铲湾疏港交通也要利用区域内部道路系统。上述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对宝安中心城区的交通运行状况产生影响。为将基建项目对区域交通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必须系统地对建设项目进行分析,在总体疏解的前提下,提出改善对策及措施,减少轨道、道路、疏港等建设项目对区域的交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的解读,并进行交通区位及区域路网分析、交通流量分析和项目现状分析,从而提出对新筑立交出入口的改造方案和纺渭路与绕城高速路交叉处的立交方案,对保证西安国际港务区对外交通顺畅,打通物流通道,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路网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