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九江桥钢梁制造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理是铁道部在建设工程中的一次尝试。本文通过1988年至1991年对九江桥钢梁制造质量监理工作的组织形式,特点,监理要素和重点,监理结果等介绍和分析,表明在九江桥钢梁制造中实施质量监理,对九江桥制造中的选材,组装,焊接,探伤和涂装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避免了大的质理事故,纠正了许多质量问题,为优质地建成九江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由于《铁路钢桥施工规范》等标准对钢桁梁桥整体节点杆件的安装验收缺少明确的标准规定,为了确保该类钢梁桥制造、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芜湖长江大桥及类似桥遇到的问题,兼顾复杂钢梁杆件制造公差的合理、匹配要求,提出了对相关规范的补充完善建议,可供规范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洋  王顺洪 《铁道建筑》1999,(12):17-19
通过对芜湖长江大桥钢梁架设的施工监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板材的加工缺陷,制造误差,等因素,会对钢梁材料的拼装质量及其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建议除了亟需提高工厂制造水平处,还应修订相关的现行规范。  相似文献   

4.
介绍八通线钢——混结合梁的分布情况,简述钢梁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和进度控制,详细介绍在监理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铜陵长江大桥主桥桥跨布置为(90+240+630+240+90)m的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钢梁桁片和桥面首次采用工厂整体制造、桥位架设的施工方法。北岸岸上边跨采用钢梁拖拉架设,水中部分采用墩旁托架双悬臂架设;南岸采用边跨全顶推,主跨单悬臂架设;钢梁跨中合龙。铜陵长江大桥钢梁架设采用较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了我国公铁两用大桥建造水平。介绍该桥钢梁架设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为我国铁路同类型钢桥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114.75+229.5+114.75)m钢桁柔性拱为整体节点栓焊结构,主体结构由主桁、拱肋、桥面系、上平纵联及横联等部分构成。主桁、拱肋及上平纵联及横联杆件均为工厂焊接构件,各构件在桥位以高强度螺栓连接成整体。桥面系采用钢正交异性板结构,其横梁与主桁下弦伸出肢栓接,桥面板与主桁下弦伸出肢焊接。就其结构设计特点、制造的关键与难点,依据《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提出了钢梁工厂制造前主要应做的技术工艺准备工作,较详细地阐述了钢梁的工厂加工、制造及试拼装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7.
保定工务段管辖的钢桥较多,该段坚持检查重于修理的原则,把钢梁检查列为重点工作,注意通过培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层层把关将检查落到实处,发现裂纹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保证了安全运输。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中铁山桥公司制造的德国铁路钢桥的工程概况,并从连接方法、工艺流程和规范标准的角度探讨了我国与德国在铁路钢桥制造方面的差异.为以后我国承担国外铁路钢桥,尤其是德国铁路钢桥的制造提供了实践基础,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根据货车脱轨安全度确定铁路钢桥的横向振幅限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顾萍 《铁道学报》2000,22(Z1):86-91
通过对铁路钢梁桥的实测数据分析,采用车桥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提速后的铁路钢桥的横向振动,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提出了采用货车脱轨安全度来确定铁路钢梁桥的横向振幅允许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钢梁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反系统的设计及动静载试验,探讨了钢桥明桥面的桥央连接系统,及其在高速铁路上的应用前景。认为钢梁轨枕板系统和项性能,能满足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的要求,且桥面采用钢梁轨枕板系统在减少纵梁应力与挠度方面优于木枕桥面。  相似文献   

11.
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规模大,采用箱桁组合新结构、两节间大节段悬拼架设新工法,对制造工艺、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钢梁制造工艺、安全质量以及工效需要,指挥部深入推广标准化管理,以"工厂化、专业化"制造模式为依托,设计使用新型工装胎具、引进成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设备,推动生产线、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机械化"制造,促进制造工艺优化与提升。与此同时,探索BIM技术、焊缝信息管理、虚拟拼装等信息化手段,使自动化制造、智能化管理与传统制造工艺有机结合,对智能化建桥做出了有益尝试。沪通长江大桥钢梁制造管理体系保证了钢梁制造高精度、高质量、高产出,为优质高效的钢梁安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地铁建设中引入设备监理的必要性。介绍了在地铁建设中对设备监理的要求,论述了设备监理在设备采购、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等阶段所承担的服务任务和应发挥的作用,以及业主方在监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深圳福田综合枢纽站周边环境复杂,采取盖挖逆作法施工,主体结构采取国内少见的钢管柱及纵横型钢梁组合体系。以此工程为依托,介绍盖挖逆作法施工时,型钢结构制造和型钢结构安装关键技术。型钢结构制造质量应从型钢梁下料、型钢梁组立、钢梁的焊接、钢梁矫正、钢梁的拼装、钢梁牛腿制作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控制;型钢结构安装质量应从构件就位、钢梁及节点安装、高强螺栓施工、现场焊接等关键工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长圆孔高强螺栓连接不同于普通的螺栓连接,它可以有效改善所连接钢梁的纵向变形性能,避免次弯矩的产生,从而降低梁体的应力应变。长圆孔螺栓的工作性能跟钢梁翼缘与垫块之间的摩擦有密切的联系,摩擦越严重,越不利于梁端的纵向移动。除了跟摩擦有关外,外力荷载,温度荷载,车辆冲击荷载等也会影响钢梁的纵向移动。本文首先根据钢梁端长圆孔变形受力机理提出了长圆孔高强螺栓变形的计算公式,然后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对变形性能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最后对现役钢桥中的长圆孔螺栓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长圆孔螺栓变形工作性能进行了实际评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BIM技术特点与优势及目前工厂钢桥制造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以重庆新白沙坨长江大桥钢桁梁制造项目为依托,确定BIM技术在钢桥制造中的应用研究方向为制造工艺图的自动转化、BIM与数控设备接口、BIM与ERP管理系统接口以及模拟试拼装,进而将BIM技术引入到钢桥制造领域中。  相似文献   

16.
原海燕  刘磊  强士中 《铁道学报》2007,29(5):99-102
钢桥自适应分析是钢桥塑性分析理论的一个新探讨,它研究在超出弹性极限的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行为,由于其荷载方式接近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方式,自适应分析更为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塑性抗弯承载能力。为推广自适应理论在钢桥结构中的应用,以连续实腹钢梁桥为对象,基于Timoshenko梁弹塑性理论,采用分层梁单元,编制有限元程序模拟结构自适应全过程,以求解结构自适应极限承载力,并与相关文献进行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连续钢梁自适应极限荷载的求解问题,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运用方便,且精度较高;分层梁单元能够很好地表现塑性区的扩展情况;同时也证明自适应极限状态是一种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设计、制造、施工、运营等方面,概述了我国铁路上箱形截面钢桥的发展状况,并对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提出了初步的评价和认识。由此认为,在我国铁路上,有必要发展箱形截面钢桥,但需要进一步完善箱形结构的设计理论和结构设计,研究箱形截面钢桥的施工、制造工艺,改进设备,推动我国箱形截面钢桥在铁路上的新发辰。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备监理工作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对地铁机电设备制造、安装的监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欣  彭义 《铁道建筑》2000,(12):30-31
阐述地铁机电设备制造、安装监理的必要性以及在各阶段的监理内容。  相似文献   

20.
湘潭湘江铁路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钢桥,桥长781米,钢梁总重3000吨。1953年6月开工,1954年3月21日建成通车。湘潭市位于湘江西,当年湘黔铁路从株洲往西不远即受阻于湘江,与湘潭市隔江相望。这座大桥的基础墩台完工于解放前,1938年原湘黔铁路工程局曾完成了钢梁设计,但未付诸实现。全桥共有3孔跨度75米下承简支桁梁,和7孔跨度72.8米上承简支桁梁。原钢梁设计如同过去所有大跨度桁梁一样,杆件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