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功率车用发动机排气系统隔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功率车用发动机的使用要求,对排气系统隔热材料进行了严格的复验和筛选,进行了排气系统表面温度测量研究和隔热施工工艺研究,制定了表面温度测试规范和隔热施—工艺规程,进行了隔热材料模拟考核试验和发动机台柴考核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该应用研究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2.
阿布 《当代汽车》2007,(8):90-91
引擎盖的防护应该以吸热和隔热为主,而尽量不要通过反射来阻隔热量传播,铝箔等高反射特性的材料会把发动机辐射出的热能再反射回发动机和周围的线路,这既不利于发动机自身的散热,也容易造成线路的老化。滞留在发动机上部的高温气流会烘烤引擎盖,此外,发动机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也会以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出大量热能,直接导致引擎盖温度的上升,时间长了会加速漆面老化。有一些降价车型在减配后,隔热棉也被取消了,所以车主有必要自己添加一个。[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大客车车身隔热性能的好坏对乘坐舒适性及能源消耗影响很大。文中论述车身隔热的意义;分析车身隔热的机理;讨论较好的隔热结构,常用隔热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提出了改善隔热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特种车辆发动机排气管隔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面隔热和冷面隔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表明,热面隔热比冷面隔热具有更好的效果。应用自蔓延技术,模仿排气管形状制备了金属陶瓷内衬涂层的简单试件,并进行了热震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自蔓延高温合成金属陶瓷涂层的方法在特种车辆发动机排气管的内表面进行热面隔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大功率车用发动机隔热活塞的结构设计及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塞是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最严酷的零件之一,其中活塞承受的热负荷对活塞的工作可靠性影响更大,它是发动机强化的一个严重障碍。因此,在大功率强化车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研究设计隔热活塞,提高活塞承受热负荷的能力已势在必行。在大功率车用发动机隔热活塞的研究工作中先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隔热活塞进行了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分析计算,获得了大量有用的数据资料,为正确合理地设计隔热活塞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汽车发动机铝合金活塞为研究对象,建立等离子喷涂涂层隔热性能分析仿真模型,综合分析粘接层材料及孔隙率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样块进行隔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隔热涂层的存在使活塞金属基体的温度显著降低,其中ZrO2隔热层+NiCrAlY粘接层的组合隔热性能最好,且随着粘接层孔隙率的增加,涂层隔热性能提升,但孔隙率过大会导致涂层与基体的机械结合强度降低,综合考虑隔热性能与结合强度结果,涂层粘接层的最佳材料为NiCrAlY、最佳孔隙率为10%,喷涂上述隔热涂层后,在实际工况条件下活塞的等效热应力值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简化隔热涂层对活塞温度场影响研究的试验设计方案,并给实际活塞的隔热涂层设计提供设计依据,以活塞材料制成的平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探究隔热涂层对平板表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对某型汽油机平顶活塞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活塞表面形状的影响,验证平板研究中所获规律对活塞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所得规律有着很好的吻合度,两者的误差在10%以内;活塞设计中可利用仿真方法进行初步计算,用以指导试验设计,优化试验温度测量布点,降低试验工作量及成本;隔热涂层对活塞材料制成的平板有着显著的隔热效果,涂层的导热系数越小,厚度越大,隔热效果越佳;选用热障涂层时应优先考虑导热系数小于8 W/(m·K)的材料,且对于ZrO2涂层,厚度每增加0.1 mm,活塞基体表面温度降低4~5 K,尤其厚度在0.2~0.4 mm段隔热效果改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常用商用汽车地板上下隔热的基本结构与性能要求,提出地板多层隔热材料的结构设计方法和隔热理论基础,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得基材和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优选导热系数小及反射热波能力强的材料制成复合隔热材料,借助于汽车台架试验和实际路试多种复合材料隔热性能试验比较,汽车地板上主地毯可以吸收和反射由底盘向驾乘舱传递的结构噪音。在所用材料上,有使用地毯和毛毡的,也有使用无纺布和毛毡的。文章采用2层结构复合地毯总成的设计理论,来提升各项性能指标,以用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声源传播途径,提出了发动机连杆轴承故障监测新方法-固体声监测,并研制了试验系统。通过对汽车发动机连杆轴承的故障模拟试验研究,证明该方法效果郎,可在线诊断连杆轴承的故障。  相似文献   

10.
周杰  张杰 《城市车辆》2005,(1):28-30
本文通过对客车车身上几个部位的结构分析,论述了客车的隔热密封保温性能对空调系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改善隔热密封保温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空调客车围护结构隔热设计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空调客车非稳态情况下四种结构车厢体的二维温度场分布,计算了车厢体的二维传热损失和热桥附加传热损失。在骨架和内衬之间加一层隔热组织改善了车的隔热特性,为客车围护结构隔热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用于各种汽车发动机零件的制作,如电热塞、热型火花塞、摇臂、增压器及发动机隔热和燃气轮机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各种陶瓷材料的性能及其改善途径以及陶瓷材料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一台高比功率涡轮增压直喷式卡车柴油机的计算机模拟,预估排气道和燃烧室零件采取隔热措施的效益。将一台标准发动机与隔热发动机进行了比较,隔热发动机的排气道、缸盖、活塞和缸套,或者单独隔热,或者其中几件或全部隔热。还研究了,当通过燃烧室壁的热损失变化相当大时,对发动机工况进行重新最佳化的必要性。 发展一种降低发动机传到冷却系统的热损失的技术,而且能用于现有发动机结构且成本低、改动少,其重要性是公认的。研究了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方法,并评价了它们的效果。 本文还叙述了在排气道内安装陶瓷衬套的柴油机的成功试验,发动机的试验运转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货厢传热系数因素;从提高隔热货厢结构设计水平角度提出了降低冷藏保温汽车隔热货厢传热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在环境舱中模拟车辆静置暴晒工况,研究了吸热PVB和镀膜两种隔热前风挡的隔热效果。计算了普通风挡与两种隔热风挡的热阻、换热系数等热工参数,量化了3种风挡屏蔽太阳光热辐射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时间静置暴晒状态下,镀膜风挡隔热性能优良,而吸热PVB风挡几乎无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车企往更低价格、更高质量、更高性能方向上创新升级。通过对发动机舱隔热垫轻质聚合物发泡材料(PU)和传统材料的工艺调研,并从生产工艺、隔热效果和NVH性能3个维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轻质PU材料的发动机舱隔热垫不仅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在隔热效果和NVH性能上要优于传统材料产品。  相似文献   

17.
提高空调客车隔热保温性能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空调客车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选择好制冷机组及合理布置外,提高客车的隔热保温性能,减少空调客画的热负荷,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提高客车的运行经济性和乘坐舒适性也是很重要的。文中结合客车设计的特点,介绍了几种改善空调客车隔热保温性能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内燃机的各种损耗中,冷却损耗占比较大。因此,为改善燃烧室硬件并降低冷却损耗,研 究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及试验工作。提出了1种创新的隔热技术,克服了以往传统隔热技术的诸多弊 端,并在内燃机中得以成功应用。对这项隔热技术及其涂层特性、验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 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机型增压器隔热罩在整车和台架试验中开裂的问题,测试了隔热罩开裂区域在整车和台架上的实际温度值,结合隔热罩的耐温测试数据,找出了隔热罩开裂的原因;通过增大隔热罩与增压器之间的间隙以及优化隔热罩开裂区的结构,来降低了隔热罩内表面的温度和减少开裂区的应力集中点,从而解决了隔热罩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陆军坦克与机动车指挥部的合同,Cummins公司已在研制一台低散热量的450kw发动机。本文论述了为达到6.6kcal/kw·min单位制动散热量及200g/kw·h制动燃油消耗率方案目标而进行的工作情况,介绍了在低散热量发动机上测量散热量的方法,讨论了原准机的改进设计及其对改善油耗的影响。同时根据第一定律能量平衡和冷却负荷分布,评定了性能试验数据。通过散热量数据更深入地了解了隔热部件和两种冷却系统设计的性能。用柴油机循环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并用来预测陶瓷隔热对发动机散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