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分析目前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铁路发展GSM-R存在的主要瓶颈,针对铁路未来发展对铁路车地宽带通信的需求,探讨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及演进方向,从业务及平台演进两方面提出了GSM-R向LTE-R演进的技术方案.研究表明,未来铁路GSM-R网络向LTE-RR的方向演进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已有21个国家计划建设GSM-R铁路线,我国初步建设了代表高原、重载和繁忙干线的青藏、大秦和胶济线三条GSM-R铁路线。通过这三条试验线的建设,我国在GSM-R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和设备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我国基于GSM-R的完整铁路应用体系。随着GSM-R的发展,我国将在互联互通、终端技术、无线网络测试、电磁环境监视、干扰协调以及构建虚拟专用网实现铁路增值业务等关键技术上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GSM-R无线通信模块的高速设计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概述GSM-R系统是在GS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铁路的新一代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铁道部2000年底正式确定将GSM-R作为我国铁路专用通信的发展方向,并于2004年正式采用GSM-R标准作为我国新一代铁路无线通信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赵新红  赵洪军 《中国铁路》2005,(12):22-24,28
国际铁路联盟(UIC)在欧洲推广应用GSM-R技术,以满足常规铁路和高速铁路专用调度通信的要求,并决定采用基于GSM-R技术标准作为欧洲新一代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我国于2004年10月与UIC签署了选择GSM-R技术标准备忘录,根据我国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施了以下关键技术,如功能寻址、基于位置寻址、组呼及广播呼叫业务、增强多优先级与强拆、多司机间的通信等;提出我国铁路GSM-R网络发展应坚持"统一规划、全路组网、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路GSM-R技术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欧洲GSM-R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我国GSM-R技术发展的影响;阐述中国GSM-R技术发展思路、标准体系及当前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SM-R系统)在铁路运输组织中的地位逐步提高。GSM-R系统的功能验证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了解GSM-R系统网络的构成与各网络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要熟悉铁路业务应用时GSM-R系统内部  相似文献   

7.
1 我国GSM-R系统现状近年来,GSM-R系统在铁路系统中发展迅速,在列车控制、高原铁路、货运重载成套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中,GSM-R系统促进了高速移动通信技术进步和GSM-R产业的稳定发展.随着青藏铁路、大秦铁路和胶济线的开通运营和客运专线建设,加强无线网络优化、搞好运营维护是提高GSM-R网络质量的关键.2005年5月,青藏铁路西藏境内GSM-R铁路移动通信工程正式开T.GSM-R铁路移动通信工程由干线通信系统、区段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组成,需要修建100多座无线基站.青藏铁路是亚洲第一条完全基于GSM-R通信系统的线路,是亚洲第一条采用GSM-R系统传输列车控制安全数据的试验铁路,并采用双重覆盖方案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国内铁路GSM-R系统不断发展,尤其是高铁线路的大量建设,枢纽地区的GSM-R系统引入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枢纽地区GSM-R系统网络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结合杭长客专引入南昌枢纽而引起的枢纽GSM-R系统网络调整,对铁路枢纽GSM-R系统网络规划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供后续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波  魏炼 《中国铁路》2006,(10):55-56,67
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化组织建立的GSM-R技术标准体系,为我国制订GSM-R标准和规范提供了依据。由于我国在GSM-R应用中与欧洲存在一定差异,需要逐步建立适合我国铁路应用的GSM-R技术标准体系。我国GSM-R技术规范体系分为4个层次,共7大类,总体上与欧洲FRS和SRS相对应,为网络规划、工程建设、产品研发、业务应用等各个环节提供较为全面的技术依据,满足我国GSM-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国际铁路联盟(UIC)选择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次以GSM-R/ETCS为主题的铁路通信信号国际技术研讨会,使国内外铁路通信信号同行的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交流GSM-R/ETCS技术和应用,研究发展战略,共同推进铁路通信信号的技术进步,确实是一次难得的国际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