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轨道交通建设中需要的建筑拆迁、管线迁改及交通疏解等与城市既有景观设施的矛盾日益突出,降低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既有景观建筑及市政设施的影响成为项目建设中的重点,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文灶站为例,对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车站形式的选择如何结合道路、管线及周边建筑环境等要素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武汉地铁香港路三线换乘枢纽站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从设计边界条件、设计思路、车站建筑布置、换乘客流组织及与周边建筑结合等方面,详细阐述车站优化设计方案及设计手法,提出多线换乘枢纽车站资源共享方案,并从乘客的需求角度提出换乘站设计要点及体会。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地铁车站附属设施地面建筑(以下简称“车站附属地面建筑”)分散布置的问题,在总结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析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空间布局,探讨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集约化设计可分为车站附属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集约化设计以及车站附属地面建筑自集约设计两大类。前者主要阐述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物结合的集约化设计思路和方法;后者主要基于车站出入口、安全出口及风亭的相互组合。阐述了其自集约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地铁10号线知春路站、花园东路站的车站形式选择为例,通过对其控制条件的分析,对地铁车站多种形式相组合进行研究。着重论述地铁车站站址周边地形对地铁车站选择形式的影响,在满足地铁车站的使用功能和运营功能的基础上,地铁车站建筑形式的选择要充分利用站址周边地形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5.
地铁高架车站形式类比及其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高架车站作为地面建筑,周边情况复杂,限制因素多,其对城市的影响也比地下车站大。为解决地铁高架车站在设计过程中,车站不同形式对用地、道路、客流、景观等多种因素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对地铁高架车站周边地块及道路对车站形式的影响入手,再深入到不同功能需求下车站本身的站型及内部公共区布置形式,利用分析法得出各类型高架车站的特点,总结出不同类型车站对不同外部条件及功能的适应性,得出适应常见条件因素的优选方案。旨在为地铁高架车站设计工作中快速准确地形成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自开发区13号街至沈阳地铁1号线张士站。起点设在开发大路与13号街交口附近,线路一直沿开发大路路中敷设前行至张士站。全线设13号街、中央大街、7号街、4号街共4座车站。针对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道路横断面状况、道路规划以及周围地面建筑环境,结合车站埋深、结构形式及建筑布置等综合因素,对中央大街站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车站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李文柱 《铁道建筑》2007,(10):55-56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应根据车站基坑所处周边地理环境、地下管线条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设备以及基坑深度等因素,合理地选择结构形式。文章结合杭州地区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杭州地铁地下车站的设计实际,提出基坑围护结构形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爽 《广西铁道》2009,(3):8-9,11
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古田二路高架车站的总平面、车站建筑、车站立面造型、无障碍等建筑项目的设计原则及具体布置。并以该车站设计为例,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设计的一般原则及高架车站建筑设计的常见形式。同时,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要注意的事项,并指出采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道路堵塞和拥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需考虑规划条件、市政道路条件、地下管线资料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从可实施性、功能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比选来确定最优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求的提高,车站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传统的设计方法过多考虑了控制因素,限制了车站建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以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北延工程四环路站为例,在充分结合周边控制因素及规划条件的前提下,提出车站与桥梁共建及附属一体化设计思路。结果表明:(1)地铁车站主体与规划公路桥在竖向可实现共建设计,平面上实现共路由;(2)不同建设时序情况下,将地块分段实施,可实现车站附属与地块深度一体化开发。  相似文献   

10.
从地铁车站建筑的特性出发,结合目前国内地铁车站建筑现状,分析车站建筑形态的自明性表现,总结分析营造车站建筑的差异性的三种典型处理手法,探讨以可持续设计观念来实现车站建筑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结构形式以全地下站为主,但是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控制下,会出现个别特殊形式,如地上站,高架站,半地下站等。文章以大连地铁4号线前牧车站为背景,从车站规模、功能、站后区间形式、施工工法、拆迁等方面,对半地下站方案及全地下站方案进行多方位对比分析。经过综合研究,最终推荐前牧地铁车站采用半地下车站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介绍铁路信号区间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通过对铁路信号区间综合监控系统各功能的分析,结合特殊车站的应用要求,提出以区间为对象的QJK设计思路,最终形成特殊车站铁路信号区间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实施方案,为双线区段站内一条线设置侧线股道,另一条线无侧线股道车站采用区间综合监控系统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市地铁某号线工程综合支吊架施工图设计,系统地进行了地铁车站综合支吊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在各管线荷载提资及综合支吊架承载力提资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综合支吊架结构受力分析。根据计算结果,设备区及公共区通常分别是底座承载力、跨度大的横杆应力控制了最大水平间距;设备区管线进行综合有利于减少工程数量,而公共区管线综合,为了美观往往会在一定程度加大工程数量;进而提出了减小车站综合支吊架总工程数量的优化建议,同时总结了150 mm厚轨顶风道平板下挂综合支吊架需注意的要点。所有要点均力求使整个综合支吊架体系受力安全合理,可供工程实践中地铁车站综合支吊架结构设计及实施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分析既有铁路站场、新建铁路站场勘测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开发铁路站场设计系统软件,解决了既有线、新线底层统一建模、平纵横数据联动、站场综合管线辅助设计、站场工程数量统一计算和管理、站场三维场景展示等关键技术。开发成果的应用表明,利用这些技术开发的铁路站场设计系统可在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案例,介绍杭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站设计,该方案一期节约了工程投资,预留将来延伸条件以及与其他线路的多种换乘条件.说明在一条线路的起终点,往往需要预留延伸或与其他线路换乘的条件,同时也说明车站可能有多种配线形式.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车站地域的集中开发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透过在轨道交通车站地域城市开发集中的表象,发掘出它最终的导向是城市的集中发展。通过研究集中开发在城市用地、功能、空间集中方面蕴涵的积极意义,探索在这些方面各自集中的有效方式。除论证了车站地域开发与城市集中发展的因果联系之外,还给城市管理部门主动推进这一特殊领域的城市集中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轨道交通车站地域的集中开发所带来的城市集中是全方位的,对城市整体用地、功能及空间集中都是一种积极的整合,因此是实现城市集中发展的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天津站设计谈结构创新对站房整体设计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天津站是京津城际铁路的终点站,也是一个大型的现代化铁路新客站,设计中采用了诸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本文详细论述了结构设计中的创新与站房整体设计水平的关系,以期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累经验,使结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新时期铁路客站的高标准、新要求。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天津站结构设计中采用的各类新技术与站房整体设计水平问的关系,表明结构设计的创新,无论从体系、控制标准、构造以及施工工法等任何一方面来讲,都对项目的推进及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具有控制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在社会对铁路客站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结构设计只有创新才是与之适应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白山 《铁道建筑技术》2011,(7):99-101,107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埋深大,地应力高。在采用钻爆法施工中碰到了高地应力导致的岩爆问题,对施工进度、设备和人员安全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总结岩爆发生规律,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通过多种形式的现场试验,总结了防治岩爆的施工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