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公交驾驶员难招原因分析“招司机难”是近年广州公交单位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期公交驾驶员难招的现象并不单单出现在广州公交行业,在广佛同城的大环境下,与广州为邻的佛山地区也存在这个问,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交通》2014,(11):43-43
9月25日上午,由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主办,省运管局承办的福建省“优选公交、绿色出行”主题交流会议在厦门召开。会上,公布了“福建公交好司机”评选结果并进行颁奖,厦门公交集团林晓蕾和黄丽红两位驾驶员入选“福建公交好司机”。  相似文献   

3.
8月4日,武汉市长唐良智亲临公交一线,与武昌火车站综合体站点的公交员工,共同感受高温的“烤”验。 下午4:20,武昌火车站综合体,“大家辛苦了,感谢你们的坚守”,唐良智见到司机们的第一句话,让大家倍感清凉。唐良智说:“现在天气这么火热,公交员T为了保障市民的出行付出辛勤努力。”唐良智亲手将防暑用品送到在场的每个司机手中,并叮嘱司机要注意身体。  相似文献   

4.
构建考虑乘客“情感价值”变量影响的公交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乘客公交使用意愿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取相关影响因素,用于把握乘客的需求心理和公交服务改善诉求.依托厦门市公交意愿调查数据,模型结果证实,除商品消费本身产生的效用价值外,乘客在长期使用公交方式出行时产生的情感依赖同样会对公交服务价值的感知产生影响.模型指标得分结果表明,乘客对公交服务总体水平的满意度较低,但受制于其他因素,乘客不得不继续依赖公交出行的意愿依旧强烈.相关显变量得分显示,“站台设施和候车环境”“车辆运行平稳性”“车辆行驶速度”“行车安全与司机驾驶习惯”等服务内容是公交服务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进济南市“公交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熔铸济南公交服务品牌,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于11月10日起启动第二届“我心目中的十佳百姓‘专职司机’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6.
建设公交都市已成为大都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公交都市建设实践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规公交在公交都市中的地位及公交企业的使命,提出了公交企业在公交都市建设中的任务体系,对公交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南宁市公交总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以保证公交车辆正常运行,方便市民出行。 南宁市公交总公司将“每日三检”重点放在车辆的油、电路上,严防车辆因高温引发自燃事故;在发放高温补贴费的同时还购置了清凉座垫发放给司机。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水温高在炎热夏季尤其是发动机后置的公交车辆上多有发生,一些司机为了降低发动机温度,打开后仓门行车,影响了安全和公交形象。现将我们对造成水温高的原因判断和解决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公交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线公交驾驶员薪酬待遇不低于4800元/月;通过集资建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方式解决公交职工住房问题;在司机紧缺、空余车辆多的情况下,可招收日工资160元的短期工(驾驶员);解决公交子女就业难问题:解决公交小区职工房屋保温问题,安装保温层的费用由政府和企业全额垫付;解决新招聘驾驶员住房问题(给其分配廉租房、宿舍等);改善公交硬件设施,包括在一些没有厕所的公交终点站和起点站建移动公厕。  相似文献   

10.
公交导向开发模式在国外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公交优先的实施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据此提出的一种公交导向开发与常规公交相结合的思想,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公交导向开发中,高质量的常规公交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轨道交通公交导向开发形式.  相似文献   

11.
盛慧 《交通标准化》2009,(19):207-210
公交导向开发模式在国外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公交优先的实施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据此提出的一种公交导向开发与常规公交相结合的思想,认为在我国现阶段的公交导向开发中,高质量的常规公交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轨道交通公交导向开发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快速公交运营系统的基础上,参考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法,制定了快速公交基于运行图的运行规则。在该运行规则下,进行快速公交运行图的设计和编制方法研究,并以车均延误时间为主要指标对快速公交的不同运营组织方法进行评价。最后以常州快速公交2号线部分区间的相关实际运营数据为例,编制高峰小时运行图。结果表明:运用编制运行图的方法来组织快速公交的运营,可有效减少公交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延误时间,具有较好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公交优先理念与昆明BRT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卫 《城市交通》2005,3(4):19-23
提出公交优先需要由口号上升为理念,由理念转变为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并应付诸实施。在确立“公交优先”政策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城市而言,公交专用道和BRT技术是经济高效、切实可行的“公交优先”解决方案。通过昆明公交优先的实践,探索了符合中国城市特点的公交专用道技术。同时,从系统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角度,论述了昆明公交专用道系统与BRT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138-141
基于国内外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现状,本文提出利用公交先到达性对公交系统出行快慢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Arcgis分析计算高峰时段、高峰方向西安市主要活动中心门对门常规公交与小汽车出行时间差,对西安市常规公交先到达性进行度量。研究发现,城市范围内公交先到达较好(服务水平C级以上),中轴线上部分活动中心间的公交先到达性达到A级;郊区范围由于公交服务少、换乘多且不便,先到达性降低。需要从公交专用道功能提升、交叉口信号优先、路权优先以及换乘衔接改善等公交优先措施入手,配合公交服务质量提高,才能将西安市公交先到达性保持在较好水平,吸引更多小汽车使用者转向公交出行。  相似文献   

15.
在对快速公交专用道形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优缺点、适用性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对不同类型公交专用道的特征以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给出了常用公交专用道的设计示意图.归纳了快速公交专用道规划实施要点.最后,对北京市南中轴路快速公交专用道以及三环路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当前城市智慧公交发展为背景,本文从我国城市智慧公交当前发展现状出发,围绕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研究、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一步从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以及智慧公共交通服务评估 等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每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本文从乘客特征智能识别与预测、 复杂场景下的智慧公交运营、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以及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展望,并分别提出了代表性的研究问题。通过总结当前智慧公交的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展望,本文进一步指出智慧公交的创新性研究和发展,亟需从如下4个方面展开:挖掘乘客全出行链信息,提供一站式智慧公交出行服务;土地利用与交通整合视角下集 成智慧公交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公交运营效率提升;基于智慧公交多层级发展需求,构建面向政府、企业、社会用户的立体化公交运营系统评估体系;构建智慧公交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结合当前智慧公交出行的日渐兴起,本文总结了智慧公交当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智慧公交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智慧公交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认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集成应用,对提供多模式智慧公交服务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机遇。但是,单凭新技术无法提升智慧公交服务水平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还需交通系统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当前亟需围绕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本文同时强调当前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突出产学研相结合,为我国智慧公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TOD的常规公共交通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共交通因其人均时空占有率最低、综合效益最高成为解决交通拥挤的最佳选择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外得到成功应用的公交导向开发模式为我国公交优先的实施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文中提出一种公交导向开发与常规公交相结合的思想,认为常规公交在我国现阶段的公交导向开发中,能以相对少的资金发挥出轨道交通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从公交优先设置、站点设计、车辆配置和接运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在公交导向开发模式指导下常规公交规划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公交优先与公交优秀息息相关。公交优先要求公交优秀,而公交优秀又促成公交优先,使公交优先政策得以落实。因此,推进公交优先,做好公交优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积极推进公交优先2005年国务院转发了建设部等  相似文献   

19.
在对传统中小城市公交发展问题及现状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宝应县、辉县等公交发展实践,对线网密度、覆盖率、重复系数等现有规范指标在中小城市公交规划中的适应性进行探讨。提出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的一般布局原则及线网布局思路,最后,以宝应县公交规划为实例进行直观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公交车停靠过程对公交停靠站延误进行了定义,以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和延误产生的原因为基础对公交停靠站延误进行了分类,按照分类分析了延误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公交负荷到达率的概念,并以此概念从公交停靠站的供需两方面描述其运营情况.以北京市典型的港湾式和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公交停靠站延误与公交负荷到达率的关系,对两类公交停靠站分别给出了延误估算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