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9):159-160
针对软弱围岩隧道,结合某隧道工程实际情况,在交代其围岩为典型软弱围岩及施工难点所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具体的施工方法,最后通过量测与分析得出本工程所用施工方法合理有效,能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夏凌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1):101-101,10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等级公路得到了大力发展,隧道工程在工程中被广泛运用,为了能给今后隧道特别是软弱围岩这类隧道开挖技术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工程中探索出适合软弱围岩的开挖方法。以某公路隧道开挖施工为背景,介绍软弱围岩环境下隧道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技术,及与其他开挖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拉近城区间的距离,城市隧道规划增多,隧道施工中遇到各类复杂不良地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如何安全、快速、高效地通过软弱围岩,保证城市隧道施工进度显得尤为重要。在延安市烟洞沟隧道软弱围岩段开挖施工工程中,运用帷幕注浆技术对软弱围岩地质段进行预加固,通过验算和现场试验综合确定并优化了各项技术参数,使岩体固结形成整体,有效克服了软弱围岩段涌水、塌方的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选取针对软弱隧道围岩的4个指标——单轴抗压强度Rc、完整性系数Kv、黏聚力c及软化系数Kf,构建了基于正态云理论的软弱隧道围岩分级体系;用隧道工程实例对软弱隧道围岩分级体系进行了验证计算,并以实际开挖围岩等级作为参照标准,对比分析了分别用正态云法与BQ法得到的围岩分级结果.结果 表明:与BQ法相比,正态云法得到的围岩等级与实际开挖围岩等级的一致性更高;验证了基于正态云理论的软弱隧道围岩分级体系的可行性;正态云法围岩分级体系可作为一种新的软弱围岩分级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选取针对软弱隧道围岩的4个指标——单轴抗压强度Rc、完整性系数Kv、黏聚力c及软化系数Kf,构建了基于正态云理论的软弱隧道围岩分级体系;用隧道工程实例对软弱隧道围岩分级体系进行了验证计算,并以实际开挖围岩等级作为参照标准,对比分析了分别用正态云法与BQ法得到的围岩分级结果.结果 表明:与BQ法相比,正态云法得到的围岩等级与实际开挖围岩等级的一致性更高;验证了基于正态云理论的软弱隧道围岩分级体系的可行性;正态云法围岩分级体系可作为一种新的软弱围岩分级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软弱围岩施工所面临的沉降、收敛等变形问题越来越常见。因此对软弱围岩隧道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是隧道施工的重点环节。以马垭口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对软弱围岩隧道病害特点及施工方法进行探讨。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前后的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可为今后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深埋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的可靠性。构建了隧道结构的可靠性评价体系,采用蒙特卡罗概率设计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深埋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可靠性分析结果表征,给其他深埋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的可靠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2):174-175
隧道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通常较为复杂,加之水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存在极大的难度。随着隧道数量的逐渐增多,面临软弱围岩等不良情况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软弱围岩隧道还具有围岩破碎以及岩层富水等多种不良因素,在这种情形下,施工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如果未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将引发塌方等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此,在分析软弱围岩隧道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施工安全与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旨在为隧道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9.
京九铁路赣南吉安至赣粤省界段地质不良,降雨量多,工程艰巨,加之设计方案定得晚,开工滞后,因此工期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隧道工程大部分为软弱围岩。本文介绍该段重点隧道施工中如何解决工期矛盾和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对确保工期,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施工单位对软弱围岩隧道变形规律认识和判断不足,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偏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各种不必要的损失。其中,围岩变形偏大是造成坍塌等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软弱围岩隧道的受力及变形特点,建立了模型,通过模型围岩弹性区、塑性区应力的变化及隧道开挖阶段塑性半径、界面接触的区分,揭示了软弱围岩的力学变化特点,为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弱围岩,通常会让施工组织与技术人员感到有压力。软弱围岩作为隧道工程中重点且难点控制的工程,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控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等有比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软弱围岩地质工程的特点,进一步阐述其施工方法,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重点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具有较大难度,如果不加以注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隧道施工质量。以某铁路隧道施工段为例,对铁路隧道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某公路隧道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隧道洞口软弱围岩区域新奥法施工所对应的监控技术,为隧道新奥法施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1):115-116
主要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工程概况,明确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然后详细论述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技术,其主要内容有:套拱、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围岩测量与开挖、防排水施工。相关人员通过这些内容,更好的进行施工工作,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隧道软弱围岩开挖的施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龙祖山隧道软弱围岩开挖过程中,从施工流程、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工程提前完成,树立了在恶劣的地质围岩施工中快速施工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龙井隧道是忠万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地质复杂,围岩变形速度快、持续时间长,最终变形量大。通过对龙井隧道围岩变形量测资料和掌子面地质素描的比较分析后发现,掌子面有软弱夹层分布时,其变形破坏程度较严重。文章根据龙井隧道开挖以来变形破坏程度最严重的泥灰岩段软弱夹层和围岩的典型组合结构,利用岩石三轴试验仪,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设计了包含软弱夹层的层状岩体试样,根据试样变形破坏特征来解释大变形段围岩变形破坏发展演化过程,根据夹层与围岩的组合结构,建立夹层-围岩的受力模型,借此解释夹层引发围岩大变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田兵  杨建国  张晓 《交通标准化》2010,(14):109-112
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场测试信息是工程围岩状态的动态反映,其为工程设计、施工、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岩土工程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控制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分析量测结果并得出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与衬砌受力特征,可为该工程后续施工和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施工与养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围岩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塌方现象。需要对浅埋偏压隧道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以确保开挖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主要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建立隧道开挖施工有限元模型,介绍了隧道施工工艺对围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隧道光爆施工大多数被运用在围岩条件较好的Ⅱ、Ⅲ级围岩地段,对软弱Ⅳ、Ⅴ级围岩段考虑的反而较少。文章探讨了铁路双线隧道软弱围岩段的光爆技术,通过它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Ⅳ、Ⅴ级围岩开挖对其轮廓面围岩的扰动,很好地控制了软弱围岩的超欠挖,进而提高了隧道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20.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流变是隧道施工中比较突出的地质问题,为了研究其围岩流变控制方法,以四川甘孜的某高海拔隧道为例,围岩变形对隧道复合式衬砌造成了严重破坏。通过对该F7断层进行变形观测和模型数据分析,总结了该隧道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流变的规律,提出对隧道围岩流变治理的措施,为该隧道顺利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