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CRTS I型无砟轨道板铺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现场施工情况,对轨道板铺设、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总结.该技术对相关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无砟轨道结构具有稳定性好、平顺性高、轨道状态保持能力强、维修工作量少等优点,不仅是高速铁路发展的主要结构形式,也是重载铁路长大隧道内较为适宜的轨道结构.结合目前国内新建重载煤运通道建设工程,在总结国外重载铁路及国内客货混运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的选型原则,并对国内外典型无砟轨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方案,为我国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因无砟轨道内铺设了大量钢筋,对轨道电路一次参数产生影响,为了减少无砟轨道区段对轨道电路的传输衰耗,轨道结构中的钢筋作绝缘处理,以满足ZPW-2000A轨道电路信息在轨道电路中的传输距离要求,宜万铁路无砟轨道设置综合接地系统,各专业接地系统实现等电位连接,保证无砟轨道隧道结构本身、人员、设备和列车安全运行。通过综合接地系统的实施,宜万铁路无砟轨道ZPW-2000A轨道电路一次参数及道床漏泄电阻测试数据良好,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正常工作,节约了信号工程投资,降低了信号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是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主要结构型式,无砟轨道CPⅢ测量是控制无砟轨道线路平顺度的关键技术,也是决定铁路客运专线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本文对CPⅢ测量工艺的研究,及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调研,分析CPⅢ测量费用的构成,同时结合相关技术规范和现行的铁道部费用标准进行费用测算,为无砟轨道CPⅢ测量费用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通过对无砟轨道测量工艺的研究和施工现场的调研,经过分析及测算,提出了无砟轨道CPⅢ测量的步骤、工作内容、人员机械配置及工效,进而测算出工程经济指标.经初步测算,无砟轨道CPⅢ布网测量相关费用为1.33万元/正线km.每正线公里的复测费用为0.93万元.  相似文献   

5.
总结沥青混凝土底砟层在轨道结构中的功能和优势,以及世界范围内沥青混凝土底砟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并对比讨论各国沥青混凝土底砟层厚度设计方法及结构和材料设计中的关键指标控制。欧美国家及日本的研究和应用经验均表明,沥青混凝土底砟层能够满足有砟轨道的性能要求,且在防水、减振和降噪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无砟轨道养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目前,沥青混凝土底砟层普遍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厚度设计主要参考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以疲劳开裂破坏和永久变形量为主要验算指标。本文所述的应用经验和设计方法,能够为沥青混凝土道砟层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砟轨道已成为我国客运专线轨道结构的基本形式,运用越来越广泛,轨道结构的选型显得尤其重要.基于沪昆客运专线,深入研究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的结构形式.首先结合地形、地质、地貌等特征,从施工性、维修性、经济性、适应性4个方面对轨道的选型展开论证,接着从经济性入手具体阐述轨道经济在轨道结构选型中的应用,最后对所选定的无砟轨道结构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动力学指标,进一步验证所选定的无砟轨道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提出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变形观测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无砟轨道沉降变形观测的参建各方的职责、沉降变形观测的内容和范围、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等方面,系统论述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组织、范围及方法、常用断面形式以及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6年,铁道部决定实施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工程,建设武广高速铁路武汉综合试验段,对无砟轨道成套技术进行再创新。在设计理论、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轨道部件及工程材料、施工装备、铺设工艺、高速无砟道岔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优化完善,丰富完善无砟轨道技术。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重要创新成果、实车试验,提出了无砟轨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见和建议,论述了无砟轨道技术持续创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30 t轴重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原则,通过不同的试验数据、理论计算等,得到30 t轴重重载无砟轨道设计参数,提出适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30 t轴重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设计方案,并结合既有无砟轨道调研病害情况,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措施;优化后的重载无砟轨道试验及开通后运营良好,为试验段重载无砟轨道结构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隧道内及其他重载铁路的扩大试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无砟轨道施工对轨枕及道床的位置尺寸和混凝土质量要求很高.通过对温福铁路八仙仑隧道和甬台温铁路太坤山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其中,CPⅢ控制网与控制基标测量、轨排位置的精确调整是确保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曾若飞 《铁道勘察》2011,37(2):8-12
随着我国铁路路网规模的扩大,落后的人工线路养护技术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铁路养护的需求.简要介绍了"有砟轨道自动养护测量系统"的概念,指出线路检测自动化是建立高效的现代化铁路养护系统的必由之路,并对实现"有砟轨道自动养护测量系统"的几种主要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宜万铁路无砟轨道上的接地设置为例,从接地的目的、原则、要求和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综合接地系统对于保证无砟轨道隧道结构本身、人员、设备和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程星璠 《铁道建筑》2015,(2):115-117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30 t轴重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占全线长77%,道床施工质量控制对于重载线路的运营安全和经济性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道床施工,对重载线路道床施工工序、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标准、施工组织和机具配备以及道床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施工效果良好,能满足重载线路有砟轨道状态要求。  相似文献   

14.
白云山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宜万线六标段白云山隧道Ⅰ、Ⅱ线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过程,详细介绍了山区铁路区段铺设无砟轨道的施工组织、设备配备、施工效率及工艺等技术。通过白云山隧道无砟轨道的施工,形成了一整套排架施工工法,对类似工程施工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技术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东升 《中国铁路》2009,(10):11-14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武广和郑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的顺利实施,我国客运专线以无砟轨道为主要选型的技术路线成为共识。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施工各有特点,高精度测量技术是保证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施工工艺的深化研究与优化可大幅度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采用的高分子类材料性能决定无砟轨道结构服役的时间长短。无砟轨道的维修和养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的维修和养护。无砟轨道技术的发展有自身的科学规律,应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工程材料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是我国引进RHEDA 2000轨道系统再创新的无砟轨道系统。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实践,对施工准备、检查程序、检查项目、测量工作等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新建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平顺性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备的记忆性及维修天窗资源的有限性,在施工建设阶段开展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平顺性控制,提高线路开通运营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两条有砟轨道开通后平顺性自然衰减规律,发现有砟道床稳定性是线路开通后维持轨道平顺性的核心要素,而捣固作业后的稳定作业是提高道床密实度和稳定性的主要手段。为此以杭黄铁路有砟轨道建设为载体,提出"先轨距调整、后大机整道、再扣件调整"的精调流程,"少捣多稳、低速重稳"的大机作业模式。实践证明,采用上述做法,杭黄铁路拉通试验中正线轨道几何尺寸均值指标TQI为2.5 mm,峰值指标偏差扣分为0,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有砟轨道铁路铺架工程涉及到有砟轨道工程和T梁架设,为顺应有砟轨道铁路铺架工程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科学确定投资,需采用先进而合理的工程造价标准。此文通过对新旧版铁路工程定额的比较分析,进而追溯T梁架设和有砟轨道定额的替换成因。基于此,廓清满足行业规定的定额替换范围,并通过工程实例揭示定额替换的投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有砟轨道铁路铺架工程采用新的铁路工程造价标准有其内在的必要性,且更接近施工作业和工程成本实际。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学习国内外无砟轨道施工经验和相关资料,结合宜万铁路堡镇隧道具体情况,对铁路长大单线隧道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和物流组织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无砟轨道成套工装设备,提出了保证无砟轨道精度、耐久性条件下的快速施工方案。“工具轨排法”在铁路长大单线隧道无砟轨道施工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GEDO CE轨道检测系统在无砟轨道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施工中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必备的测量仪器,依据轨道设计参数和CPⅢ控制点,通过精调测量的方法,实现轨道几何尺寸准确及确保轨道几何尺寸的质量.研究结论:通过介绍GEDO CE轨道检测系统的特点、功能,阐述了温福铁路分水关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架法施工精调测量控制技术,并总结得出GEDO CE轨道检测系统在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控制中的有效方法,保证了无砟轨道施工的高平顺性和强稳定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