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浅层软土地基处理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而换填技术是处理浅层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针对益阳东部新区外环路软土地基问题,在考虑经济及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前提下,选取碎石土换填技术进行软基处理,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及理论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港区的开发建设,场区及道路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给现有场区及道路使用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需要相应的工程对策加以解决。由于港区道路交通兼具城市道路和公路的特色,具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因此,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分析地基及路基的处理方式。文章以天津港北疆港区道路为工程实例,首先对深层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滩涂区域和纳渣坑区域的地基处理方式,再以具体道路为例研究浅层路基处理方案,然后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对特殊路基处理区域进行划分,建立设计方案,以期为此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沿海地区的软弱土以及不良土是工程建设中常遇到并且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处理场地受限于轨道交通等地下构筑物限界时,难度更大.拟处理的软卧地基为江苏沿海某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线上的软弱地基,由于地基下埋设远期规划的轨道交通线,处理深度受限,最终处理方式确定为咬合排桩方式,设计验算采用实体深基础方法并运用MIDAS gts 软件进行复核性验算.  相似文献   

4.
李光明 《路基工程》2003,(Z1):58-60
介绍了钻孔桩基挡土墙设置的环境条件,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计算方法设计的成果应用,对沿海地区软弱地基修建挡土墙时基础处理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处理软弱地基采用打入桩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挡土墙作为一种支挡结构,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复杂的山区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映秀至汶川和巴中至达州等高速公路项目,对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挡土墙形式和地基处理措施,以及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粉喷桩法在不同地区的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文中选择两种典型土体———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和西北地区饱和黄土,通过有限元分析及现场实测,比较在不同的软弱地基中采用粉喷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计算与实测结果均表明:支承式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大于悬浮式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在相同置换率及荷载水平下,粉喷桩处理饱和黄土地基所得桩土应力比大于处理沿海地区淤泥质土所得的桩土应力比;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应为桩间土体先破坏,继而引起整个复合地基的破坏,这正是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超轻量填土材料——发泡苯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泡苯乙烯不仅广泛作为新鲜生食品的运输箱和电气产品等缓冲包装材料使用,而且在土木建筑领域作为隔热的建筑材料使用,大块的发泡材还可以代替道路的填土,用于处理软弱地基及轻量挡土墙。挪威15年前用泡沫苯乙烯施工的挡土墙至今完好。日本从1985年开始研究试用发泡材料作土工材料,曾在国道一号沼津绕越干道扩建工程中应用发泡材料处理软弱地基,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土工格栅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道路加宽改造工程、挡土墙工程 ,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 ,迅速提高地基承载力 ,造价较低等诸多优点。文章介绍了几种土工格栅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对山区公路陡坡挡土墙设计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昌锐 《公路》1999,(9):18-21
分析山区公路陡坡挡土墙坏的原因,提出陡坡挡土墙设计的不能仅考虑墙后主动土压力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及水文等不利因素,对墙后土体下滑的可能性进行验算,计算滑坡推力,并以这两种力进行比较,找出对挡土墙作用的最不利因素,从而对挡土墙的稳定性,强度及基底等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的发展,由于受地形限制,高速公路选址与地方城市道路选址存在交叉并行,必须在填方堤上修筑高挡墙。由于填方体存在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考虑修筑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的扶壁式挡土墙。以某高速公路二堡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与地方道路碧阳二道并行交叉为例,通过方案比选,证明在填方体上修筑扶壁式挡土墙经济性较好,并且能够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基处理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得当 ,将会对工程造价、工期带来很大的影响。轻型井点降水是处理浅层富含水粘性土地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市政道路试验段为例 ,对轻型井点降水方法的原理及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拉式挡土墙是一种轻型挡土墙,如图1所示。主要由拉杆(施工拉杆)、钢筋混凝土立柱、挡土板、基础等组成,靠挡土墙之间水平拉杆平衡土压力以保持挡土墙的稳定。墙后土压力由挡土板传给立柱,立柱由挡土墙之间的拉杆互相拉住,使墙得到稳定。其特点是受力明确,结构及其计算简单,墙身断面小,自重轻,圬工省,占地少,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稳定性好。根据工地情况,构件既可预制也可现浇,施工  相似文献   

13.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是关系着道路日后运行效果的大问题。该文在对软土地基处理方式进行了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固软土地基的措施,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结合江汉平原某高速公路现浇梁桥支架施工,阐述满堂支架与梁式支架在路堤低矮、地基软弱、路渠密布的南方平原地区,搅拌桩处理地基和宽散水处理膨胀土地基的施工方案优化,对跨越大型堤防、路堑常用的台阶式支架基础进行稳定性计算,并介绍跨越大堤、中小型沟渠、小型道路的细部构造及排水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志杰 《路基工程》2015,(1):210-214
滨江快速公路K7+400~K12+000段,处于软土地区,采用CFG桩加固挡土墙软土地基后,挡土墙发生变形,通过路基挡土墙基底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计算对挡土墙基底沉降变形病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CFG桩复合地基强度达规范要求,但其沉降变形过大,导致了挡土墙产生病害。在墙背换填气泡混合轻质土后,挡土墙变形得到控制,没有产生新的变形。  相似文献   

16.
川汶公路K60+620~K60+690段挡土墙为高填方路堤挡土墙,自建成以来,墙体下部出现了严重的鼓胀和开裂变形,整体稳定性较差。该文从挡土墙变形特征和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出发,分析并确定其变形原因与基础失稳有关,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以压力注浆法加固地基,钢筋混凝土板和预应力锚索联合加固墙身的综合治理方案。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案能够很好地控制挡土墙的水平位移,改变挡土墙的受力方式和变形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挡土墙的失稳问题。加固方案实施后,挡土墙基本无新的变形发生,证明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魏甲儒 《路基工程》2007,9(3):77-79
通过对挡土墙、墙背填土及地基的性质、边界条件等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对三种不同荷载组合形式下,不同墙高的挡土墙土压力及位移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考虑地基固结的挡土墙后土压力分析平面应变计算模型,研究了等效交通荷载作用和工后固结阶段挡土墙土压力与土体水平位移分布规律。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挡土墙与土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决定了土压力分布规律;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挡土墙形成刚体旋转与平行移动的混合位移模式,该模式决定了土压力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固结变形导致的土压力与水平位移变化与荷载作用下的土压力与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类似但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9.
PC管桩在深层软土地基路桥衔接段基础处理上的应用是较传统的处理方式。在成桩质量、处理深度,以及施工周期上优势明显,且对工后沉降的控制更优于传统处理方式。现通过工程实例,简要分析PC管桩在深层软土地基路桥衔接段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石笼挡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挡土结构,以其造价低、生态性好、适用范围广、柔性变形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刚性挡土墙及其它形式的柔性挡土墙进行对比,分析了大量国内外石笼挡土墙的工程实例,该结构值得在山区公路修筑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