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桥梁全寿命期管理云平台通过云平台技术,整合桥梁设计期、建设期、运营期、结束报废期等整个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管理数据。其采集管理的信息具有整体性、共享性、联动性,能实现不同桥梁的信息互通、管理联动,可提高桥梁设计、建设、管养品质,同时通过桥梁信息的共享,可进一步实现桥梁管理的标准化、统一化,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研究范畴是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期,其初期投入相对较大,而后期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高效和可持续性优势十分明显。该文介绍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东跑道大修项目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理念,经过科学的比选,采用中厚层加铺方式进行不停航施工。在项目建设期间,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全方位、多角度的运用使工程也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均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为全国民航机场工程建设特别是老跑道的大修改造提供一个很好的样板和示范。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材料目标成本实现的过程管理概念出发,分析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材料目标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工程材料目标成本管理的理念,并从计划的有效匹配同步预见性、材料准备期经济性分析和质量过程跟踪控制、材料供应合同的过程监控分析和系统加强材料消耗过程管理等4方面阐述工程材料目标成本实现过程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4.
大型桥梁成本控制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合理地确定成本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提高投资效益。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整个寿命期内用于桥梁规划、研究、设计、试验、施工、养护、检测、维修、管理、拆除处理等支付的费用。我国现阶段工程成本管理只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忽视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各阶段相互脱节,资料收集整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建议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使企业主动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港珠澳大桥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为例,说明:营运期成本在大型桥梁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建议在桥梁投资决策和方案设计中,综合考虑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产品数据管理(PDM)已在中大型企业中得到一定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C)和产品全寿命成本管理(LCC)管理理念的导入,结合企业的具体实践,在汽车零部件产品项目管理中提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工程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林晓东  李晓军  林浩 《隧道建设》2018,38(6):963-970
为解决在盾构隧道工程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标准缺失和建筑信息模型(BIM)分析功能薄弱的问题,在分析GIS的数据管理和BIM的数据标准基础上,建立集成GIS/BIM的盾构隧道全寿命期管理系统。首先,概括总结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 其次,基于IFC标准扩展统一的盾构隧道信息模型,涵盖盾构隧道地质、结构、线路、施工、监测和病害等数据; 然后,介绍系统信息的关联,包括隧道编码、GIS和BIM的集成方案; 最后,以上海地铁盾构隧道为依托,描述系统在工程全寿命期的应用,包括隧道地质勘察、结构设计、运营监测和养护维护等阶段。该系统制定了统一信息模型,方便数据交换和管理,在信息模型基础上实现了信息可视化与不同分析功能,提高了盾构隧道的全寿命数字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周家嘴路越江隧道是2014年上海市首批四个BIM应用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全寿命期采用BIM技术的隧道工程项目。基于隧道工程特点,编制国内首个越江隧道BIM交付标准和行为标准,研究其管片自动化建模技术,进行碰撞检测、总体筹划、管线搬迁、交通组织和施工方案模拟等BIM应用,并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全寿命期协同管理平台"。其研究成果将提高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设效率、减少失误、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将上海长江大桥业主、使用者和社会的需求转化为技术体系的性能要求,建立并优化结构方案,最终通过分析和计算,证明在桥梁全寿命周期内确实能够实现这些需求。从桥梁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建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养护等数据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三维直观显示、空间查询和专业分析与解释;在传统的桥梁养护管理的基础上,引进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桥梁养护管理的方法,从而使建设和养护管理融为一有机整体。最终该项目与同类T程相比,效率提高30%,并保证在100年设计使用年限内始终处于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统计技术分析生产要素在工程成本管理中的贡献作用,提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和方案,以有效实施成本预控,从而实现降低工程成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桥梁全寿命期的监测系统多种多样,其软件架构趋于近似且有部分功能相同,存在重复研发、可扩展性及复用力度弱、系统开发和运维代价高等弊端。介绍了一套面向桥梁全寿命期监测领域、基于可复用子系统的软件架构。该软件架构在武汉智慧桥梁管理等系统中得到应用,充分验证了架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对桥梁全寿命期监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巍 《隧道建设》2015,35(Z1):23-29
策划决定实施,实施决定成败,在工程施工中前期策划是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项目管理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统筹不科学的问题,在管理要求日渐提升的大环境下,利用科学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理论进行工程前期策划,用来指导整个项目建设,是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系统设备安装工程前期策划为研究背景,结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思路,进行了系统设备安装工程前期策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了机场道面全寿命管理的理念,并阐述了全寿命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的关系与区别。通过分析提出了机场道面全寿命管理在应用中的四个关键技术环节,并以虹桥机场道面全寿命管理技术应用为案例进行了全面分析,为其他机场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成为新的需求,桥梁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养护的全寿命管理,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集成处理可大大提升桥梁管理效率.移动通信技术的兴盛,为移动终端介入互联网提供了技术基础,拉近了互联网与工作生活的距离.借助移动终端连入互联网,结合轻量级应用程序开发桥梁全寿命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升桥联信息流通传递速率,而且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有效整合为桥梁后期运营阶段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研究桥梁全寿命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使用.结果表明:基于微信小程序,建立桥梁全寿命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桥梁管理效率,为桥梁运营阶段决策提供信息基础,实现高效便捷的桥梁全寿命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倩  刘立基  陈亮  叶艺  钱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72-176,I0018
BIM技术在桥梁大修项目中的应用缺乏典型案例。现基于对BIM技术应用于复杂桥梁大修工程的系统研究,实现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到后期运维阶段的全寿命周期运用,在创新应用和开发3D扫描、施工监控交互平台等新技术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成果在桥梁大修改造工程及新建工程中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9)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者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众多,济南东南二环项目从工程管理模式、投资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廉政管理等5个方面全面管控项目建设,推行以质量、安全、廉政、工期、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为项目工程顺利安全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0,(5)
工程方法论不仅是工程哲学中的重要部分,而且它对具体的工程实践也发挥了指导作用,并贯穿于工程全生命周期。工程规划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第一环,在工程方法论的统筹指导下将关系着工程设计、建设乃至运行。通过列举港珠澳大桥工程,并对此展开系统论的分析,从而论述跨江海桥梁系统的目标、功能、结构等因素,探讨其工程建设与外部系统关系,以此说明跨江海桥梁工程规划的系统方法论,归结与汲取其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主缆是悬索桥的"安全生命线",也是无法更换的易腐蚀结构。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并达到其使用寿命,必须对主缆进行防腐保护。该文提出了主缆全寿命管理的概念,根据腐蚀类型和悬索桥主缆腐蚀现状,从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和运营维护三阶段论述了主缆全寿命期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加快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地铁工程建设规模与速度处于急速上升阶段。首先,本文基于集成化思想,提出了一个地铁项目全寿命造价信息化方案。通过集成化,可以实现地铁项目全寿命期各阶段造价数据的互通,包括概算、计价和资产数据。其次,在分析全寿命期各阶段造价数据互通的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用信息技术,在各阶段造价清单数据中增加沟通数据,以实现阶段间造价数据的互通。最后,介绍了基于沟通数据的三阶段数据清单的数据互通方案,为地铁项目全寿命造价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品质目标管理是车辆开发过程管理的一部分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尺寸管理方法保证车辆开发初期设定的品质目标。文章从尺寸管理方法、车辆开发思路及公差管理等方面对尺寸管理进行了系统说明,使产品和工艺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产品满足品质目标的要求。通过系统化的尺寸管理,可以确保车辆品质,对新车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品质目标管理是车辆开发过程管理的一部分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尺寸管理方法保证车辆开发初期设定的品质目标.文章从尺寸管理方法、车辆开发思路及公差管理等方面对尺寸管理进行了系统说明,使产品和工艺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产品满足品质目标的要求.通过系统化的尺寸管理,可以确保车辆品质,对新车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