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印度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公元前后一千多年,数学研究皆有出色表现,其成果不少早于欧洲诸国几百年、上千年.12世纪后,由于异族入侵,印度数学衰败了.14世纪中叶,中国数学攀上研究高峰后也逐渐停滞了.两个大国近代常遭异族侵略,经过各自长期奋斗,20世纪中叶取得新生,数学发展进入新时期后,从整体上看,两个大国数学研究旗鼓相当,各有所长.但与先进国系数学发展相比差距仍大,两国规划倾力创新,期与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三上义夫是20世纪初国外最重要的中算史家,是世界上最早用现代方法系统研究中算史的数学史大师,不但在世界数学史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我国中算史的奠基者李俨和钱宝琮等人。他架起了西方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数学的桥梁,为促进中国和西方的数学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期西方传教士赫师慎对中国不定分析进行了系统探讨,其论文《中国百鸡问题或不定分析》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不定分析在中国发展历史的全貌,对于帮助西方了解中国数学及古代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重新评价了赫氏在西方汉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并对赫氏的若干论断提出质疑,辨明了其中若干不明文献的出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欧洲汉学家赫师慎、佩初兹和葛式在国际权威汉学杂志<通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欧洲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普遍持有的两种对立态度,一是武断地怀疑某些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源自域外,认为中国数学劣于西方数学;二是肯定中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并认为中西数学各有其长处和特色,应平等视之,这也是当时西方汉学界的代表态度.  相似文献   

5.
世界桥梁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桥梁从18世纪后期算起已经历了200余年,桥梁的跨度从不足百米到20世纪末已逼近2000m。20世纪上半叶的大跨度悬索桥和拱桥的发展和20世纪下半叶的二项最突出的成就:斜拉桥的复兴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带来了现代施工方法的革新,并为世纪末的跨海大桥工程提供了条件。章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现代桥梁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创新,以其激励我国年轻一代桥梁工程师力争在21世纪的桥梁建设实践中创造出中国原创桥梁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9月20日下午,"德国宝沃乐动之夜一一柏林爱乐乐团2017上海音乐会"新闻发布会暨合作签约仪式在东方艺术中心展厅举行,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局长黄玮、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毓、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文化产业处处长吴俊、德国领事馆总领事欧珍博士、中国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宝沃汽车(中国)副总裁兼营销公司总经理梁兆文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雷雯等出席发布会。孙毓副部长代表浦东新区政府现场向宝  相似文献   

7.
本篇文章是于景元研究员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研讨会”上的大会发言稿。综合集成方法和综合集成思想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系统方法,用于处理复杂系统和复杂巨系统问题。作者分别从方法、理论、技术与应用几个层次上,深入浅出地对综合集成方法进行了阐述,其目的是为了今后有利于对综合集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综合性和整体化的方向,不仅是科学层次上的理论问题,也是技术层次上的应用问题,本刊认为该发言对我国综合交通网的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一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诚如莱斯特·萨拉蒙所言:“我们正置身子一场全球性的‘结社革命’之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其结果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发展历程 1)自主研发时代(1984-1992年) 为了应对20世纪80年代突然而来的“交通危机”,1984年,广州继天津之后开展了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试图了解城市交通特征和规律,并在1986年成立了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长期跟踪研究。当时国内城市交通研究和计算机技术都处于起步阶段,定量分析一般采用简单的数学回归公式或自编的四阶段法程序,虽然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不适应于干变万化的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使用最大化最小概率机器回归MPMR方法进行混沌时间序列的全局预测,在分析最大化最小概率机器MPM及用于回归的原理的基础上,MPMR方法被用于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多步预测.在对该序列进行1至20步的预测中,MPMR方法较局步加权线性回归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核函数形状参数及回归管道宽度ε的选取将直接影响MPMR回归技术的系统性能,试验中我们使用了交叉验证的方法确定这两个参数值.试验证明,核函数形状参数和回归管道宽度取值都为2和3的情况下,预测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等数学学科的特征,把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实施到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实践结果说明:PBL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功能定位入手,分别从课程体系构建上"度"的把握、数学建模教学、数学史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等五个方面给出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数学文化欣赏与趣味数学"公共选修课,讲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探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是从数学思想角度对目前课堂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模糊数学在供热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案例分析,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被评价因素对评语等级的隶属度及其重要程度系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处理,使供热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均以向量形式体现,得出最优热源供热方案,为决策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但高职院校数学改革还刚刚起步。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方面的衔接问题,并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育的根本所在,在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着根本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数学思想"的阐述,对高职高专中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对教学教育如何与高职高专对学生的"应用性"的要求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开设高等数学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数学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以转化、类比、归纳总结为例,阐述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