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沪杭问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未来还有城际铁路和磁悬浮等,研究各种交通方式的定位,关系到运量分配和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2010,(2):96-96
作为“十一五”期间上海市重点工程、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要交通配套设施,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已顺利通过验收,新建的2号航站楼已正式启用,东、西交通中心以及沪宁、沪杭城际铁路也将陆续投入运营。虹桥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达150万m^2,日均客流可达110万人次,是集航空、高铁、城铁、高速公路、磁悬浮、地铁、公共汽车等“轨、路、空”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分析新城与中心城间交通方式适应性的基础上,针对城间走廊交通方式的特征和作用机理,引入前景理论探讨出行者对交通方式的选择,从前景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并构建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模型加以应用与验证。该模型为探讨新城与中心城间交通模式的发展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外旅客的"路径-方式"综合分担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区外旅客的出行特点和各运输方式的适应性,对传统区外交通方式的划分和路径分配模型进行了分析.从区外旅客出行的效应出发,提出了区外旅客分担率的“路径-方式”综合处理方法,建立了区外旅客的“路径-方式”综合分担模型.分析和标定了模型的相关参数及各运输方式的时间、费用评价值.该模型的适用条件是:OD对间各种运输方式的时耗差与市内各点至城市进出口的时耗差相差不太大(约1—3倍)且小汽车已普及并成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最后,用沪杭地区的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深受海内外关注的沪杭磁浮交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自其立项至今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参照上海磁浮的运营现状,客观估计沪杭磁浮交通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通过设定预期回收期倒推客流量的方法展开分析,认为影响该项目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客流量。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6,(2):16-16
沪杭磁悬浮项目即将开建的消息,让大家充满了期待。眼下实际的问题是,175公里的沪杭磁悬浮投入将在350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此大的资金投入,将从何而来?除了政府层面的投资外,大量民营资本对于沪杭磁悬浮项目势必也会竞相投资。业内人士认为,在基础建设投资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民营资本将在磁悬浮项目上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有专家分析,沪杭磁悬浮项目势必将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吸纳国有资产、民间资本构建多元投资主体,拓展多种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方式也越来越多,如何选择最佳的交通方式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以攀成线(攀枝花与成都之间的线路)的主要交通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旅客选择交通方式的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乘坐汽车、火车和飞机3种方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乘坐火车是攀枝花与成都之间旅行时的最佳交通方式,其次是乘坐飞机,最后是乘坐汽车.  相似文献   

8.
在机场设置可变信息板(Variable Message Signboard, VMS)提供站台排队时间、道路拥堵状 况和车内拥挤度等信息,引导乘客在原有决策的基础上做出最优交通方式选择。根据出行信息 获取的顺序将决策过程分为两阶段,第1阶段是在自身经验或手机导航信息条件下进行初始交通 方式选择,第2阶段考虑到VMS信息对乘客的影响,建立基于巢式Logit模型的乘客交通方式转 移模型,利用全概率公式将两阶段信息数据融合,得到乘客交通方式选择结果。通过数值模拟验 证模型的可用性。结果发现:将信息质量足够高的等车时间信息、道路拥堵时间和车内拥挤度信 息结合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和系统运行效率,可使公共交通利用率提高3%,系统运行时 间减少13.8%;道路拥堵越严重,路上拥堵时间信息的提供对乘客的交通方式选择影响越大;交通 需求较小的情况下提供VMS信息有利于提高机场巴士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返程交通方式选择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个人属性、返程交通方式、返程出行的旅行成本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Logit模型建立了大学生返程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模型,并对各因素的影响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返程交通方式选择上差异不明显;由于动车的旅行时间和费用均较低,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动车返程;相较于月生活费低的大学生群体,月生活费高的大学生更偏好于选择私家车返程出行;家庭拥有小汽车的大学生群体也更愿意选择私家车。由分析可知,月生活费、家庭是否拥有小汽车、旅行费用对大学生返程交通方式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问卷调查及对宁波市居民出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交通方式选择的MNL模型,得出不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距离、出行时间等因素对居民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交通方式选择模型适用于研究个体的出行决策,可以用于交通方式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从2010年10月28日起,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至“天堂”城市杭州间风驰电掣已一年。沪杭高铁开通运营后,人们向往已久的沪杭“1小时交通圈”由梦幻时空变为美好现实,沪杭间正式迈人高速铁路时代。沪杭高铁缩短的仅是时间,  相似文献   

12.
自行车交通是当今我国城市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是否选择自行车直接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自行车交通方式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并定义其为“基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自行车交通影响因素”。本文将其分为个体特征、出行信息和交通方式服务水平主观感知等三类影响因素。文章期望找出基于出行个体的自行车交通影响因素,研究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和内部联系,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出行选择的影响权重和作用机理。因此建立了包含因子分析的二项logit模型,并以南京市的调查数据为例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本文的结论为交通政策制定者和交通规划师建立可持续交通系统以及发展和谐交通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出行链特征指标的提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传统的交通分析方法,将大量的交通信息堆砌在一起,如时间信息、空间信息等,忽略了信息间的相互作用,割裂了交通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说明了出行链对交通分析和交通规划的重要作用,从交通现象的本质出发,给出了出行链的结构和定义,提出了出行链特征指标,以“链”的形式将交通系统的时间维、空间维、方式维和活动类型联接在一起,将交通系统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多项Logit模型建立了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在模型拟合良好的前提下,验证了平均出行链长度和换乘次数对方式选择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北京市旅游高峰期间景区周边交通混乱以及城市交通路网负荷增加,选取北京市三 处景点进行问卷调查,将游客的年龄、是否有车、月收入、同行人数及同伴类型等数据作为影响游客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与此同时,对所需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进而分析不同游客的出行方 式特性,利用非集计模型对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年龄、是否有车、月收入、同行人数以及同伴类型这几类因素对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均显著,并得到游 客对私家车、出租车、地铁及公交车这四类交通方式选择的比例,分别为17%, 7%, 54%, 22%。研究表明,北京市旅游交通方式的需求以公共交通为主,尤其是对轨道交通的需求,为此建议进 一步加大北京市旅游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交通工具种类众多,影响城市客运方式选择的因素纷繁复杂.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筛选客运方式选择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交通方式选择的基础. 对苏州等4个代表性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SPSS中因子分析的主成份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城市5种典型客运方式选择的主要个体属性影响因素,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每种客运方式选择的因素. 在分析过程中,也识别了因素间的主次、关联关系,为进一步量化与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选取的数据直观简洁,能实际有效地反映居民对客运方式的选择,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都市圈域走廊内各交通方式的优化组合是区域内交通资源发挥最大效率的重要环节。结合大都市圈和走廊的形成机理和走廊内各交通方式优化组合的主体特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阐明了反映各交通方式服务水平的满意度综合评利模型,并结合综合评荆结果,建立了基于乘客或货主出行意愿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对大都市圈域走廊内各交通方式优化组合的模型分析,为进一步建立基于满意度的各交通方式优化组合满意准则评利模型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大都市圈域走廊内一体化交通体系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居民通勤交通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基于多重线性回归方法研究通勤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大连市为例,通过对居民的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偏好等信息开展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因素对居民选择通勤的交通方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满意度对通勤交通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最后,根据大连市的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对现状居民出行交通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本研究对未来城市的交通发展,以及制定相关针对性措施能够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е��Ϳ��˷�ʽѡ��Ӱ�����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交通工具种类众多,影响城市客运方式选择的因素纷繁复杂.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筛选客运方式选择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交通方式选择的基础. 对苏州等4个代表性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SPSS中因子分析的主成份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城市5种典型客运方式选择的主要个体属性影响因素,结合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得出影响每种客运方式选择的因素. 在分析过程中,也识别了因素间的主次、关联关系,为进一步量化与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选取的数据直观简洁,能实际有效地反映居民对客运方式的选择,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方法及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范操 《交通标准化》2010,(16):124-127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因而必须通过交通政策和措施,合理引导城市居民对交通方式的选择,使交通方式结构主动适应交通资源配置。研究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掌握优化蛾市交通结构的主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章介绍了MNL、NL、HEV、MNP、MMNL等五种离散选择模型,重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并应用于交通方式划分案例,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NL模型能够较好解决存在于替选方案的相似性问题;MMNL预测误差最小,可靠性最高,较NL、HEV、MNP模型更能解决交通方式选择行为中存在的相似性、异质性问题,是一种对交通方式选择行为预测的有效方法。该研究对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通过简单选择某个离散选择模型开展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应根据模型特点谨慎选择、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