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连庆 《摩托车》2009,(7):44-51
在当今旗舰型跑车市场里竞争最激烈的车型中,有两位顶尖高手,一位是称霸江湖8年之久的——Suzukj GSX 1300R Hayabusa“隼”,另一位则是2006年异军突起的Kawasaki ZZR1400“六眼魔神”。  相似文献   

2.
2012年度"世界十佳摩托车"评选中,日本川崎忍者ZX-14 R荣膺"最佳无级别公路车"称号。川崎忍者ZX-14R是川崎摩托车的旗舰车型,在欧洲型号是Kawasaki ZZR1400,美洲型号是NinjaZX-14,日本型号则是Ninja ZX-14R,在中国有的人管它叫"六眼魔神",因为它的明显特征是前面车头灯有6个。  相似文献   

3.
2012年度"世界十佳摩托车"评选中,日本川崎忍者ZX-14 R荣膺"最佳无级别公路车"称号.川崎忍者ZX-14R是川崎摩托车的旗舰车型,在欧洲型号是Kawasaki ZZRI400,美洲型号是NinjaZX-14,日本型号则是Ninja ZX-14R,在中国有的人管它叫"六眼魔神",因为它的明显特征是前面车头灯有6个.  相似文献   

4.
提起雅马哈的V-MAX1200,车迷们很少有不知道的.自1985年以来,这款造型怪异、动力火爆的运动巡航车打动了无数车迷,在日本,该车被称为"魔神";在中国,车迷都称它为"大魔鬼".近二十年来,"大魔鬼"行销欧美和亚洲,成为雅马哈的经典之作,也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同行的嫉妒,1997年,本田公司推出了一款向"大魔神"挑战的车型--X4.  相似文献   

5.
欧阳兰 《摩托车》2014,(1):116-121
<正>号称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跑车"隼",速度如同暴风骤雨;但只需略微改动,惊人的极速即可突破400km/h;"大魔神"VMAX的V型四缸,最大功率达到125kW,但是强化之后,就能飚至221kW!究竟,这是何方神圣,有着如此"金手指"般的神奇魔力?发动机上的增压器,其实是一种强制进气装置。在不改变排量的前提下,安装了增压器的发动机,比起自然吸气的发动机,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让汽缸填充更多的油气混合物,因此效率更高、动力更强。常见的增压器有两种,分别是机械增压器(Supercharger)和涡轮增压器(Turbocharger)。这两种增压器的核心区别,在于它们的能量来源不同。机械增压器的工作动力来自于发动机,而涡轮增压器则是借助排气管的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小就酷爱摩托车,从上学,毕业,到参加工作;从幸福90、AX100,到六眼魔神、哈雷、宝马。他们爱玩儿,他们喜欢享受生活,他们更爱自己的摩托车。每当有出游活动时,他们都会积极参加,甚至比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显得更有活力。他们喜欢骑在摩托车上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信息综览     
《摩托车》2018,(3)
正1铃木申请半自动换挡专利,新款"隼"有望"尝鲜"铃木的Hayabusa GSX-1300R(隼)自1999年登场以来,已迈入第十九个年头,虽然曾在2007年进行过一次改款,但基本的架构依旧延续着初代车型的精神。前不久,一项铃木提交的专利申请引起了业界关注,新的专利申请以Hayabusa"隼"为蓝本,展示了安装在Hayabusa"隼"上面的半自动换挡系统,并在日本、美国、德国注册了专利。虽然不能确定这项技术一定会应用在明年的新款  相似文献   

8.
冯瑛 《摩托车》2013,(15):56-59
这是公路上的王者;这是拥有矫健身手的"大块头";这是能量超强且驯顺听话的暴力机器;这是造型最独特、最具个性的跑车;这就是Suzuki"隼"。"隼"的传说,始于1999年。新千年的前夜,Suzuki"隼"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9.
阿Wing 《摩托车》2008,(4):9-13
对于所有喜欢或者憎恶“隼”的骑手来说,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隼”的致命特征就是快。自从1999年问世以来,“隼”就一直是“公路速度之王”宝座上的常客。  相似文献   

10.
董澄 《摩托车》2012,(7):44-47
6年前,Kawasaki推出了速度机器ZZR1400,意在挑战铃木"隼",再夺"公路速度之王"的宝座。遗憾的是,性能始终在伯仲之间,并没有占据明显优势。6年后,Kawasaki再度发力,将2012年ZZR1400的发动机行程延长了3mm,实现了功率和扭矩双双飙升,加速性能全面增强!  相似文献   

11.
赵洁  邱洪涛 《世界汽车》2014,(8):138-141
<正>"奥吉尔终于在撒丁岛上如愿捧起了冠军奖杯,卫冕意大利站的王者之位,而其身后,队友拉特瓦拉、老将希尔沃宁和现代车队的车手们却远没他这般幸运。"当WRC来到意大利的撒丁岛,意味着本赛季的赛程已近半,在之前进行的5场比赛中,大众包揽了全部的胜利,其中奥吉尔独中三元,而队友拉特瓦拉则斩获2冠。撒丁岛一役中,大众双雄的"内部争斗"依然是  相似文献   

12.
08赛季对于佳得士头盔车队的张敏来说,无疑是有些郁闷的,一是离给自己定的"坚持到35岁退役"的目标又近了一年,二是不得不拉下面子从专业250CC组和专业125CC组退出,进入国产150CC组的争斗,这对一位职业车手来说是有辱名节的。  相似文献   

13.
陈涛 《摩托车》2015,(1):46-49
在铃木最早推出B-KING概念摩托车时,武装的就是"隼"并列四缸发动机+增压装置。当时"隼"的最大功率已经高达128.7kW,而增压后将增加50%功率,这意味着B-KING的最大功率高达176.5kW,相当于GSX 1400的两倍!豪雷克斯(HOREX)展示他们的概念车时,独特的VR6发动机让人震惊,所装备的增压装置更让人充满遐想!遗憾的是,"狼来了"只是厂家吸引眼球的噱头,到真正量产时,增压装置都不见踪影。但是现在不一样——"狼"真的来了!一场由增压装置引发的"腥风血雨",即将在公路上爆发!  相似文献   

14.
天隼主宰我的未来 雅马哈天隼125自2014年9月发布以来,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车型.多年来,雅马哈,这个以优雅著称的品牌为中国用户奉献出天剑、天剑王、新天剑等经典跨骑车,其中天剑YBR125更是引领风潮十余载,成为摩迷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 而今的雅马哈,优雅依然,经典延续.2014年9月,天隼125的发布,是雅马哈进入中国市场10多年来做出的又一动作.天隼分凌驾版和进取版两种配置,以此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次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众小编测评的是天隼凌驾版. 凌驾版在测评中表现如何,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5.
国际     
《摩托车》2017,(9)
正Suzuki Hayabusa(隼)无法通过北美环保认证或将停产近日,Suzuki将2018款Hayabusa(隼)的资料提交给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局,遗憾的是资料中显示2018款的隼与旧款几乎一模一样,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可能看不到全新的Hayabusa,并且很有理由怀疑Suzuki是否已经暂缓或是终止了隼的开发,而且随着欧Ⅳ排放法规的施行,Hayabusa车型有可能因达不到排放标准而面临停产。自1999年Hayabusa首次面市至今,18年中仅经历过一次改款,而距上次改款也已有9年之久。  相似文献   

16.
阿昌 《摩托车》2009,(2):10-17
1985年,雅马哈V-max横空出世。 这台全身发散出强烈重金属味的暴力街车,凭借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反叛造型,排气量达1198mL的V型四缸发动机,超级刺激的V-Boost进气感应系统,让无数追求暴力刺激的疯狂分子趋之若鹜,成为公路暴走机器之领衔“魔神”。我们知道,V-max由两个单词组成,  相似文献   

17.
诞生于1991年的第一代川崎"超级忍者"ZX-11(又称 ZZR1100),创造了当时只有川崎才能达到的300km/h 最高车速,首次突破狂飙者的心理防线,迅速成为车坛炙手可热的"速度之王"。1997年,本田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争霸赛,首次开发出功率强大到120.5kW(9500r/min)、具备0km~100km/h提速2.342s、最高车速达到308.627km/h 的"超级黑马"CBR1100XX,无可争议地成为新一代跑车。1999年,一直不动声色的铃木公司突然发力,一款令人生畏的 GSX1300"隼"强势登场。最大功率高达128.63kW,最高车速达到312km/h 的铃木"隼",开始领跑世界顶级跑车运动。进入新世纪,竞争更为激烈,最佳不限量级街车成了最难评定的车种之一。2000年由本田 CBR929RR 摘取,2001年被雅马哈 FZ1夺得,2002年又重新回到本田手  相似文献   

18.
sky 《汽车与运动》2008,(12):134-137
2008赛季的F1大奖赛尘埃落定,10秒和1分,让法拉利和迈凯轮都经历了大喜大悲。剩下的,就是明年的捉对厮杀了。"阴谋论"这两年似乎是F1的主基调,从去年的"间谍案"到巴西站的"让车说",让激烈刺激的极限赛车,总是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不过,似乎这样的F1才更有意思一些,因为两强争斗显然已经无法刺激观众们的神经了,确实需要一些场外的"意外"来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19.
佩凌  陈晗 《摩托车信息》2007,(20):24-25
如果你要问哪一代GSX1300R跑得最快,答案一定是1999年生产的第一代Hayabusa隼.铃木隼不但打败了本田CBR1100XX,就是面对2000年面世的川崎ZX-12R,其王者地位也未受到丝毫动摇.当年,GSX1300R除了是速度最快的电启动街道车外,它在极速时的优异操控也备受全球隼迷们击节.  相似文献   

20.
孙慕溪 《摩托车》2011,(11):54-57
国内很多摩友,谈起摩托车,动辄就问:是V2还是L4?是600mL还是1000mL?与"隼"相比加速性能怎么样……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国内维护较差的路面,不按交通规则随意插车的驾驶员,随时可能从某个岔路口拐上来的拖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