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某网络媒体和某知名大学的研究所联手发布了《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排名前10位的港口分别是上海、深圳、青岛、宁波、广州、天津、厦门、大连、连云港和营口。据悉,此次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评比从5个方面、13项指标进行分析,5个方面分别是:投资趋势、吞吐量、港口作业能力、港口财务状况和港口自然条件。乍一看,这张“竞争力排行榜”有点眼熟,细看之下发现,它不过是对2005年“吞吐量排行榜”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正。而修正的结果,或许就是一张“2006年中国大陆10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行榜”(见表1)。“竞争力排行榜”对200…  相似文献   

2.
港口竞争力排行榜一发布,便在港口业界掀起波澜,而对于中国港口竞争力排名测算方式的争论也随之展开。由于榜单的发布牵涉到各方利益,争论是难免的,也只有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下,港口竞争力排行榜才能不断完善。榜单的发布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正说明研究成果密切联系社会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立足于服务社会的研究理念值得业内学术界同仁学习;同时这种强强联合的研究模式也值得学术界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29日,在过去的一年里几乎全面盈利的中国港口,迎来了新年里的首次大盘点。在北京长城饭店举办的“2006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说明会”上,以“综合竞争力指数”为指标的中国前25位的港口排名正式揭晓,同时发布的还有“2006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和“2006中国海运船港服务星光榜”评选结果。国内外80余家知名媒体的记者到场参会,并全程见证了“排行榜”的发布。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于今年8月15日联合发布我国首个“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一时成为我国航运新闻热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口报、国际商报、经济参考报、路透社、大公报、中央电视台、网易、新浪、搜狐、各行业门户网站等国内外5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引起航运业界广泛关注。其实公布港口排行榜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给港口排序是多年来国内外航运界的通常做法。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公布“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  相似文献   

5.
胡嘉丽 《珠江水运》2009,(10):60-63
巴黎Alphaliner周报已经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世界20大港口排行榜。在该排行榜中,欧洲港口、荷兰的鹿特丹港、美国洛杉矶的长滩港等国际大港口的排位大幅下降,只有中国青岛港和天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增加,排位上升。  相似文献   

6.
2007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推出的“2007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于2008年1月25日正式对外公布。为了更真实、更具指导性地反映中国港口的情况,排行一改中国各类港口排行中吞吐量唱主角的局面,分别从投资趋势、吞吐量增长率、港口作业能力、港口财务状况和港口自然条件这5个方面进行评选。研究机构推出的港口排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文不代表本刊的观点,请读者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     
《港口科技》2008,(2):43-44
2007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在大连公布由中国港航研究院、中国国际海运网和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推出的“2007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1月23日在大连正式对外公布。在本届排行榜中,上海港首次落败,深圳港荣登2007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的榜首。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09,(10):51-51
巴黎Alphaliner周报近日公布T2009年上半年世界20大港口排行榜。20大港口排行榜中,只有青岛和天津的集装箱吞吐量增加,其他港口吞吐量均呈现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29日,在过去的一年里几乎全面盈利的中国港口,迎来了新年里的首次大盘点。在北京长城饭店举办的“2006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说明会”上,以“综合竞争力指数”为指标的中国前25位的港口排名正式揭晓,同时发布的还有“2006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和“2006中国海运船港服务星光榜”评选结果。国内外80余家知名媒体的记者到场参会,并全程见证了“排行榜”的发布。  相似文献   

10.
要港口竞争力,不要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剑华 《世界海运》2007,30(2):28-30
从给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给投资商提供决策咨询、为船公司选择挂靠港提供决策依据、为托运人选择合适的进出口口岸提供咨询等4个方面,逐一分析了“港口竞争力排行榜”赋予排行榜的使命,认为排行榜并不具备这4项使命,因而可以证明编制“排行榜”的目的意义是虚无缥缈的。当作“新概念”来炒作的“港口竞争力指数”其实也是一种作秀。更应该研究国内港口同国外港口的竞争力比较,尤其是同东北亚港口和东南亚港口的竞争力比较。应该提高中国港口行业的总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尽量减少外支线的数目,增加内支线的数目,并努力扩大国际中转比重,在同国外的东北亚港口和东南亚港口的竞争中,取得更大、更强、更高的优势。总而言之,要港口竞争力,不要排行榜!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是由中国国际海运网(WWW.SHIPPINGCHINA.COM)和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调研完成,通过对港口关键指标和具体数据分析,采取国际先进的经济学计算原理,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终于首次在中国问世.  相似文献   

12.
日前,某网络媒体和某知名大学的研究所联手发布了《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排名前10位的港口分别是上海、深圳、青岛、宁波、广州、天津、厦门、大连、连云港和营口。据悉,此次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评比从5个方面、13项指标进行分析,5个方面分别是:投资趋势、吞吐量、港口作业能力、港口财务状况和港口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推出的"2007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于2008年1月23日正式对外公布。为了更真实、更具指导性地反映中国港口的情况,排行一改中国各类港口排行中吞吐量唱主角的局面,分别从投资趋势、吞吐量增长率、港口作业能力、港口财务状况和港口自然条件这5个方面进行评选。研究机构推出的港口排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文不代表本刊的观点,请读者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4.
其西 《中国港口》2012,(11):2-I0001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港口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也是中国港口浓墨重彩成就画卷的1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10年时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10年的成就与辉煌、激情与悲壮,成为了中国港口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走向繁荣的最好见证。回首往事,10年来,中国港口无论是货物吞吐量还是集装箱吞吐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大大改写了世界港口排行榜;10年来,中国多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跻身全球港口排名前20强;10年来,中国港口已经撬动了全球港口物流链条,充分展现了创新能力与实力。下一个10年,中国港口将继续高歌猛进,必将再造一个新的雄踞于世界港口之林的港口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月2日,《航运交易公报》发布了(2013年中国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列举了所有74家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证券市场上市的主营业务为航运、港口、船舶及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并按照总市值大小进行排名。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月2日,《航运交易公报》发布了《2013年中国港航船企市值排行榜》,列举了所有74家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证券市场上市的主营业务为航运、港口船舶及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并按照总市值大小进行排名。  相似文献   

17.
李轩 《中国水运》2007,7(2):34-35
1月29日,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06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说明会”,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成为港口排行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8.
8月15日,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我国首个“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其中,最具国际化竞争力的上海港位居首位,大连港滑落至第八位,而营口港和连云港则杀入十强。10月27日,发布排行榜的两家单位邀请“榜上有名”的多家港口参与“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圆桌会议,希望群策群力,为即将于2007年1月出炉的2006年年终榜建言献策。中国国际海运网总裁康树春介绍说,这次排名摒弃以往的单纯以吞吐量对港口进行排名的手段,对各港口的吞吐量、码头建设、航道建设、吸引投资、航线数量等13个指标的数据进行了综合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9月22日,在上午的中国港口协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闭幕后,下午,中国港口协会组织了港口行业的多位专家进行专题演讲,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展示港口行业发展的盛宴我国港口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港口行业转型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港口企业——如何行之有效?2017年9月22日下午,中国港口协会组  相似文献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6,(9):18-18
香港位于亚洲贸易地区中部,可谓得天独厚深水良港的中国香港集装箱码头在过去13年间连续12年荣获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行榜第一宝座;每年365天连轴转的香港集装箱港口以其高效率和最大化效益称于全球。2004年抵靠香港的集装箱船舶有225426艘次,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200万标准箱;2005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4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居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2320万标准箱的新加坡之后,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作为世界上不多见的天然深水良港的香港的最大优势是背靠中国内地、经济相当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加工贸易区;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发达和不断完善。香港可以为中国内地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托运人提供一年365天不间歇的海关服务;而香港特区政府认为香港集装箱枢纽港高质量服务和其基础设施的各项优势可以继续确保香港码头集装箱的日均高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