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基于驾驶员完成一次出行任务时对指路标志信息选取的心理行为特征,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路网条件下指路标志的特点和驾驶员的行为特点,提出了路网条件下指路标志信息的分类、发布原则和设置等基本要求。按照标志信息的重要程度和记忆规律将指路信息分为三级分类原则,并提出指路标志应系统、连贯、一致的发布原则。对于交叉口指路标志系统,首次提出了"提前预告、到达指引、过后确认"的三级分类及发布体系。并以北京市周边三条典型公路为例进行了实地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对指路标志指引信息连贯性的分析评价,首先介绍了基于路网拓扑结构的指路标志指引信息表述模型,该模型可支持对指路标志布设现状的分析评价.进一步分析了出行者在指路标志诱导系统中的寻路过程,基于此对指引信息的连贯性进行了定义.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用于搜寻指路标志指引路径并对其连贯性进行分析的算法模型,同时构建了指引信息连贯性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对其指路标志诱导系统指引信息的连贯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实例表明:本算法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驾驶员出行心理特性的基础上,对指路信息的分级、路网节点的划分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以一级、二级节点指路系统为主,三级节点指路系统为辅"的指路系统,并且结合交通组织方案,强化了指路信息的系统性,使指路信息形成一个系统、连续的网络,充分发挥其静态诱导、分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在交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通诱导信息的发布可大大提高路网的运营能力,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交通诱导信息作为城市交通流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驾驶员的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使道路上的交通流重新分配。本文以SP调查数据为支撑,从出行行为角度分析交通诱导信息方式对驾驶员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利用非集计模型建立驾驶员选择行为模型,预测分析拥堵状态下,驾驶员对不同交通诱导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而有序地引导驾驶员出行选择,以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京和天津两地交叉口指引标志的不同,依据相关技术规范,从版面形式、信息选取和信息形式方面对交叉口指引标志设置现状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标志存在的显著差异,对两地驾驶员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地驾驶员在被交道路信息、道路名称形式和道路空间位置方面的认知存在差异,说明在各自的指路标志体系下驾驶员形成了一定的认读习惯,可能影响其对异地指路标志信息的理解.最后为两地交通标准一体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综合定量评价现有指路标志系统存在的问题,从指路标志外部环境、设置位置、牌面版式、指引信息4个方面入手,提出了10项指路标志评价指标。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即运用AHP法确定主观权重,再结合调研数据利用改进的熵值法进行了权重动态调整,将主观专业知识、客观数据的绝对大小、数据相对离散程度的影响有机结合,并体现在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中。最后,利用上述方法对广州市天河区现有指路标志系统进行了评价及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存在于指引信息分层指引不合理、标志版面不满足标准及指路标志设置位置不够合理3个方面,其中天河区沙太南路、林和中路指路标志存在问题严重,五山路存在问题较少,提出了天河区主干道和次干道3阶段逐步整改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黄智芳  鲁丛林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4):167-168,177
驾驶员的路径选择行为是影响交通诱导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建立了诱导信息条件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模型,仿真分析了诱导信息和驾驶员的经验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路网交通流分布、系统整体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出行次数的增加,2条路径的交通流波动逐步减小,系统总行程时间逐渐减少,逐渐趋于系统均衡。驾驶员的长期经验、诱导信息的长期准确对驾驶员的路径选择行为、系统均衡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发挥停车诱导子系统对驾车出行者的诱导功能,提出了一种服务于驾驶员出行前对目的地商圈的首选及备选停车场进行车辆停放选择的优化模型,建立了以驾驶员使用最便利、步行时间短、出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多目标多约束停车选择模型,利用主客观赋权法与基于距离熵的方案优劣排序法计算了模型的备选集。经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对多个备选停车场进行综合排序,从而为驾驶员选择停车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在标志信息量大小和信息排列方式变化条件下的指路标志视认特性,实现快速路指路标志的优化设置方法,在视认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可视的信息量。以探索指路标志视认特性为切入点,研究城市快速路高架路段与辅路衔接的出口指路标志尚需优化的问题。试验选取32名驾驶人各完成77张静态标志的目标路名视认任务,其中标志图片均保持一致,采用互动测试程序,设置标志图片的随机显示和不重复出现,通过按键激活下一张标志的视认,采集被试者操作行为及视认时间的原始数据。通过室内视认试验,以信息量(版面中2~12条路名,共11种)及信息在指路标志内的位置(2-12个位置)为控制因素,以标志视认时间为指标,利用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信息量和信息排列方式对于驾驶人视认时间的影响,确定信息量及视认时间,和信息量、版面布局方式及视认时间两个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对指路标志视认时间由标志信息量大小来决定,信息量与视认时间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驾驶员对指路标志视认时间的长短也会受到信息布局方式的影响,当信息以矩阵形式排列时,可以有效降低标志的视认难度;信息布局方式的变化会引起信息量范围的变化,当信息以矩阵式排列时,可增大信息量的极限范围。  相似文献   

10.
指路信息选取是系统化设置指路标志的重要一环,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路网条件较为复杂,其指路信息的选取具有特定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驾驶员对出行路径的认知方式和路网条件下的出行模式,综合考虑路网层次、道路周边路网条件和道路的服务对象,在分析指路信息选取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指路标志设计中信息选取的规则和方法,为我国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赵蕾 《华东公路》2011,(1):10-11
微表处技术是高等级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该工艺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修复道路多种病害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之一,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峰  王军 《华东公路》2006,(1):23-24
讲述了高速公路上的路面病害之一———车辙的形成、发展、危害,给出了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的预防和维修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数据和交通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车辆行程时间分布的规律性和各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高速公路车辆行程时间预测模型,最后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来验证提出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分析了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将光学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以识别道路前方车辆.首先根据光学图像信息进行保守识别以初步确定车辆目标.在对相应的红外图像进行通道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温度场信息提取车辆目标特征以构建车辆验证函数.以车辆验证函数值为依据建立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分类器,对光学初识别中得到的车辆目标进行验证,从而成功实现了光学图像与红外图像的信息融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红外热图信息在光学图像保守识别的基础上剔除误判目标,最终得到较为准确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容易产生桥头跳车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减少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并介绍梨温高速公路桥梁台背回填及伸缩缝的施工控制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对机场道面结构的安全性做出定量预估,并可找出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隐患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李伟 《路基工程》2012,(4):174-178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BAQUS 对凉水井滑坡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场的云图分析,确定边坡的最危险潜在滑动面。依据强度折减法的原理,利用ABAQUS定义场变量为强度折减系数值,通过改变场变量实现摩擦角和粘聚力的折减,得出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并对滑坡的整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阐述目前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发展思路,并对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实车试验出现CAB气囊后腔展开后飘动,扫到假人头部,且气囊后腔展开速度比前腔慢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如何通过改变气囊折叠方式、改变气囊花型的方法,改善CAB气囊展开状态的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改善,为后续CAB气囊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20.
基于AFP的航班延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地面延误策略对航班延误分配不当问题,对限制空域进行了分析,以空域流量策略为基础,分析航班延误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航班延误模型,采用矩阵的遍历来确认航路.通过算例与地面延误策略进行比较,对采用AFP进行航班延误分配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