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以长江下游土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为工程背景,提出了水上沉排质量控制措施,探讨了垂直水流和顺水流沉排施工方法,从水上沉排轨迹控制、软体排入水时牵引控制、排尾处理技术措施等角度阐述了航道整治水上沉排关键技术,并总结了水上沉排工艺的施工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航道整治工程软体排沉排过程中,排头着床位置的精准控制是关系施工成败和铺排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际施工时对沉排参数的选取大多依赖经验性判断,尚缺乏理论与试验研究。通过概化水槽试验,研究了顺水沉放条件下不同沉排参数对排头漂移距的影响规律,量化表征了各参数的敏感性差异。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排头漂移距预测模型,利用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对其预测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排头漂移距随排头梁质量和连接绳长增大而减小,随水深和流速增大而增大;各参数敏感性排序为流速>相对绳长>水深>排头梁质量。研究成果可为软体排沉排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长江通州沙水道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分析在不同水深、不同流速条件下顺水沉排时船舶、排体的受力情况及船舶的控制方式,以确定顺水沉排的适用范围、排体的设计参数,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再常 《中国水运》2010,(8):164-165
砼块铰链排沉排施工作业在长江航道整治和长江口深水航道中得到了应用,但都是在施工水域相对开阔,水施工水深较深,沉排船锚泊方向顺水流方向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在施工水域相对狭窄的坝背水坡沉排尚属首次。文中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介绍了无法专用沉排船沉排的施工工艺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政 《中国水运》2014,(9):327-328
文中基于作者参与建设的长江下游某水道的航道整治工程,在施工现场针对该工程区域水流快、水深的情况进行了测试,并在对沉排施工过程的不同工况下铺排船缆绳以及排体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概括出铺排船缆绳和排体在沉排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6.
刘凯  唐明  段斐 《中国水运》2012,(3):56-57
对系结压载软体排的铺设进行了分析,结合长江中游沙市河段的工程实例,对宽幅沉排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在狼山沙左缘的铺排工程中,遇到流速2 m/s及水深达30 m的沉排条件,使排体受力十分复杂。设计中通过对软体排沉排过程的受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了排体所受水流力的大小与移船距离的相对关系;通过分析深水铺排施工要点,优化排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逆流沉排过程中软体排受力特性,基于排布只能承受拉应力的力学特性和几何非线性变形特点,采用非线性壳单元Shell181模拟排布,建立软体排沉排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与悬链线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现有研究中简化混凝土块的建模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改进施工工艺后的张家洲洲头逆流沉排过程开展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沉排时排垫最大拉力出现在两侧1 m范围内,排垫两侧4 m长度的横向加筋带能有效降低撕排风险;排布和加筋带的抗拉安全系数均大于2,排体位移较小,施工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陈存扩 《水运工程》2016,(11):13-17
针对目前检测深水软体排沉排手段不足的情况,提出一种检测铺排效果的新技术。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水深格网与侧扫声呐生成的声图文件相结合的方式,镶嵌得出排体沉排位置后使用超短基线测量系统对确定的排体坐标进行验证。该技术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进行推广应用,提高了工程检测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系袋排沉放设备的构造和操作工艺、沉放施工船的定位和移动,施工中翻排的现象和对策,对及保护护底质量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在长江下游安庆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Ⅱ标段,伴随"长雁8"沉排船上的砼联锁块软体排缓缓入水,该标段护底施工正式拉开序幕,也是该局首次进行砼联锁块软体排施工。该工程主要有铺设砼联锁块软体排、水上抛石、抛投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三种工艺,其中沉砼联锁块软体排施工工艺为该局首次使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结合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实践,研究规范顺水流沉排施工工艺,提供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的施工参数组合,解决工程中易出现的沉排搭接不到位、断排、缩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长江中游周天河段天星洲高滩守护工程为例,描述在复杂水流条件下D型软体排沉排施工中的缩撕断排现象,综合分析缩撕断排现象的不确定因素,并从受力角度深入探讨缩撕断排的机理,为复杂水流条件下软体排的设计和沉排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中游某高滩守护工程为例,对沉D型系混凝土块软体排出现撕排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原因,介绍了现场采取的有效措施,为类似工程做参考。  相似文献   

15.
D型软体排是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护底结构的主要工艺,为提高D型软体排的纵向连接强度,减少"撕排"现象以更好发挥护底固沙效果,对D型软体排的纵向连接方式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纵向连接方式,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14 mm丙纶绳的连接方式基本满足沉排要求。  相似文献   

16.
软体排沉排过程中受到移船、水流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撕排现象.为探究顺水沉排过程中相对移船位移、水深、表面流速和布置加筋条对排布受力的影响,基于悬链线理论建立软体排数学模型,考虑流速沿水深的指数分布,开展系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对移船位移对排布应力的影响最大,表面流速和水深次之;排布最大轴向和横向应力均出现在排布顶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采用“水上平拉连续沉排施工法”铺设预制混凝土绞链排的50m全液压铺排工程船,预制砼绞链排是目前江河湖泊整治工程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采用上平拉连续沉排的施工工艺,具有施工程序流畅、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沉管隧道管节线形控制是沉管安装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综合世界上具有标志意义的沉管隧道管节调位方法进行分类和比较,较完整地阐述世界各大沉管隧道的管节线形调整工艺,对沉管隧道管节线形控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辉  姜圣军 《中国水运》2007,7(1):115-115
如何对灌注桩障碍物(沉排块石)进行处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方案,为江堤处施工灌注桩遇到块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徐立新 《水运工程》2012,(4):180-185
在桩基工程锤击沉桩施工中,打桩锤的大小、桩基结构的可打性等均与沉桩贯入度有关。为确保锤击沉桩的质量,需要对沉桩贯入度控制进行研究与应用。通过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四期码头等工程实例,对锤击沉桩中的贯入度计算方法、现场控制方法及验证与改进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分析证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桩基工程施工时,贯入度的动力计算为合理选择打桩锤、合理控制沉桩贯入度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