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舰艇内铺板到船体结构的振动传递损耗是舰艇定量声学设计的重要参数.文章应用流固耦合理论,采用Fourier变换和围道积分技术求解得到弹性波衰减计算公式,然后分析了实船弹性波通过铺板到壳体连接接头的声散射特性,从能量观点推导出振动传递损耗简便的计算方法.理论计算结果与实船测试数据吻合较好,可为计算水下噪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乔志  陈美霞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12):15-18,23
基于有限元功率流理论,对L型板振动传递特性进行研究。对比导纳功率流法计算得到的输入功率和传递功率,两者计算结果吻合得比较好,证明方法是可行、准确的。提出了评价L型板振动传递的指标功率流传递率,从而定量描述L型板通过耦合边传递振动的能力。同时,给出功率流云图,直观得到能量在L型板中流动情况,并将功率流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复杂的舱段结构中。本文处理方法对工程实际中复杂结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为结构振动控制设计阶段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流体管道径向约束对管壁弯曲波传递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管道径向约束简化为沿周向的径向线力,利用线力作用下管壁的原点导纳和传递导纳,对含均匀流管道上的弯曲波通过径向环约束的传递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价管道径向约束的隔振效果和管路系统的振动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4.
舰船的机械结构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降低舰船的隐蔽性,还会导致机械结构由于振动造成的破坏,因此,研究船舶机械结构的振动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船舶尾部是动力系统所在地,研究船舶尾部的振动传递特性,并针对振动传递特性进行相应的减振设计对于改善船舶整体的性能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振动功率流理论和无阻尼自由振动理论,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技术,对船舶尾部的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5.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通过推进轴系实现船舶发动与推进器之间的能量传递,并通过螺旋桨产生的推动力推动船舶行进。本文利用传递矩阵法进行船舶推进轴振动特性研究,首先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船舶推进轴自由振动的计算,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传递矩阵法获得了推进轴强迫振动计算,得到整个系统的累积传递矩阵。最后进行仿真实验来说明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用传递矩阵法分析了带整圈围带的叶轮这一类周期结构的振动,给出了自然频率,自然模态和动响应的方程;进而分析了轴的扭转振动和叶轮振动的耦合关系,给出了耦合振动的传递矩阵,并进行了实例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7.
动力吸振器抑制桅杆振动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连续弹性结构和离散动力吸振器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理论分析一直是难点。多支承杆加动力吸振器是桅杆结构中较复杂的形式之一,理论分析十分困难。本文用弯曲波法导多支承(简支)悬臂梁结构加与不加动力吸振器的普遍表达式。以某型潜艇潜望镜为例,理论分析了加动力吸振器对动态响应的控制效果。在动力吸振器各参数优化设置条件下,桅杆末端的位移响应幅幅降低到原来的1.17%,而附加重量仅4kg。  相似文献   

8.
[目的]波传播分析法也称WPA法,在分析混合动力系统(如浮筏)中弹性波的抵消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方法]基于WPA法,从振动微分方程和弹性波的传播、反射视角解析结构噪声。[结果]分析表明:WPA法使研究者能够从表观参数(如振动加速度)进入内核参数(弹性波),深层剖析振动能量的注入、传导以及波与声辐射之间的因果关系。WPA法可嵌入谐力相位表达,能够研究多源抵消机制;由于采用指数型函数,方程的推导具有规律性和规整性,适合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深入的机理分析。[结论]从"复杂系统"到"简单系统"抽象,WPA法更容易发现共同性和关键性的一般科学规律,从而实现系统动力学性能的极致设计。  相似文献   

9.
刚性阻振质量阻隔振动波传递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阻抗失配原理,从波动角度分析了刚性阻振质量阻隔振动波传递的特性,并利用有限元法数值研究了重量及截面形状参数对刚性阻振质量隔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性阻振质量能有效隔离中高频振动波的传递,且其重量越大,隔振效果越好,而对低频振动波则几乎不起隔离作用;对于矩形截面的刚性阻振质量,适当增大其截面高度同时减小截面宽度,可有效提高刚性阻振质量的隔振降噪效果,这对刚性阻振质量在船体结构减振降噪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舶轴系扭转振动计算的Riccati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船舶轴系扭振计算的Riccati传递矩阵法的数学模型,编制了通用程序,并用此方法对船舶轴系扭转振动问题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值稳定性及精度方面优于Mykested-Prohl传递矩阵法,而计算量则小于系统矩阵法。  相似文献   

11.
以某船舶的噪声振动控制为目的,探讨了船舶结构声学设计技术。针对某船舶机舱结构,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运用FEM/BEM方法,对比了不同设计参数下的船舶振动响应和水下辐射噪声声压级。通过调整机舱段结构参数,避免船体结构共振的发生,确定了低噪声设计方案。模型试验表明,振动传递特性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船舶振动噪声预报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双层圆柱壳典型基座振动波传递特性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波动分析法,根据不均质结构中的阻抗特性和波型转换,分析振动噪声在典型双层壳结构中的传递特性。以此为切入点,采用有限元/边界元(FEM/BEM)耦合法分析人为构造的传递损失基座的减振降噪性能。通过对组合板振动波的传递特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定常结构发生突变时,结构阻抗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导致结构之间的阻抗失配,从而使得振动波在突变截面处发生反射和透射,降低振动波的传递效率,阻隔振动波能量向下游结构传递。然后,据此理论设计了传递损失基座,并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法验证了传递损失基座的减振降噪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连接节点的振动传递特性,提出一种采用有限元功率流法并结合功率流可视化技术的分析方法。[方法]首先,验证用有限元实体单元功率流描述板壳振动的有效性;然后,引入功率流传递率评价指标,提出有限元模型功率流传递率的计算方法,并以导纳功率流法计算结果为参照来验证其有效性;最后,建立嵌入式连接和螺钉连接这2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连接模型,计算其功率流传递率曲线和典型功率流矢量图。[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2种连接模型的振动传递路径和功率流传递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有限元功率流法直观反映了连接结构的振动传递能力及振动能量传递路径,可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舰用管路振动传递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舰艇管路的实际情况,提出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合理选用支撑的刚性是控制舰用管路振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工程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挠性接管安装工艺状态对机械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选取某型船舶上典型的管路系统及挠性接管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法进行了挠性接管不同安装工艺偏差对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安装工艺偏差范围内,船体结构振级、马脚下部振级、挠性接管远设备端振级变化不大,在安装过程中应控制挠性接管工艺参数在规定偏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结构整体减振性能,以某海洋平台主机舱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运行工况下平台的振动试验实测数据对主机舱柴发机组引起的结构振动传递进行仿真分析,建立不同的主机舱振动计算模型,比较不同边界条件、不同隔振器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适用于工程实用的较为精确的主机舱整体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推进器40%功率状态和航行状态2种典型运行工况下主机激励经由机脚、隔振器传递到平台基座的振动传递,并与实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计算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为后续海洋平台主机舱隔振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舰船科学技术》2015,(9):94-99
鉴于实船振动噪声的产生、传递的复杂性,采用单一的信息处理方法很难实现其主要传递路径的识别,为此,本文综合了多种成熟型算法,以信号频域相似性程度来实现振动噪声源主要传递路径的判别。以某双体船作为平台,安装数量已知、传递路径清晰的激励源,开展海上锚泊状态下组合单机试验;通过采用多种信息分析方法,对同步获取的声与振动信息进行分析,实现了不同方法在振动噪声源主要传递路径识别问题上的综合分析思路。基于这一分析思路,以双体船某正常航行工况为例,通过对设备振动至声的综合测试数据的分析,实现了振动噪声源主要传递路径的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种相干函数的信息相似性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获取振动噪声源主要传递路径识别。  相似文献   

18.
蔡双利  曾凡明  唐成 《船海工程》2013,(1):118-120,125
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动态因素对某电力推进轴系横向振动的影响,介绍运用传递矩阵法对船舶轴系进行横向振动分析的基本原理,结合某电力推进轴系实际情况,建立轴系计算模型,用Matlab编写了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计算程序,对影响轴系横向振动的轴承刚度、艉轴后轴承支撑位置以及陀螺力矩三个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这些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轴系临界转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船舶轴系回旋振动计算及其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0余艘船舶轴系回旋振动实测的固有频率为基准,调整用近似公式法、传递矩阵法计算所测船船轴系回旋振动固有频率时所选取的计算参数,使得轴系固有频率的计算值与实例值相一致,给出经实测验证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20.
用改进的传递矩阵法分析了变厚度的复合材料锥柱结合的自由振动问题,推广了T.Irie等人创立的传递矩阵法,导出了每一个壳元的封闭形式的传递矩阵,用传递矩阵法表示正交对称铺层的层合薄壳的一阶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