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了研究盾构管片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及验证管片设计是否合理,制作是否合格,对管片在地面进行1∶〖KG-*2〗1模拟拼装试验,研究了模拟拼装方案及技术要点、外部和内部支撑钢结构及管片的拼装,并对模拟拼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比较真实地体现了盾构管片在洞内的拼装过程。  相似文献   

2.
祝振南  郭红仙 《隧道建设》2019,39(4):677-683
土建工程中的隧道结构兼作浅层地热换热构件时被称作能源隧道。盾构隧道中可先将热交换管安装在预制管片中形成能源管片,现场施工时将各管片连接形成回路,这种隧道称为能源盾构隧道。文章基于国外已有的2个能源盾构隧道管片施工和安装研究实例,结合京张铁路清华园隧道3环27个能源管片的设计、制作及安装工作,从管材的选用、管片的预制、管片的现场安装等方面对地热利用型盾构法隧道的施工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根据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管片制作和现场施工的角度对能源管片规模化施工面临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鄂尔多斯市补连塔矿区2号辅运平硐盾构斜井管片衬砌接头结构特性,开展了管片接头抗弯试验研究。试验制作了足尺寸的盾构管片,管片接头采用工程现场使用的螺栓。在管片接头附近位置合理布置了应变、位移传感器。试验在不同的轴力下,对接头结构逐级施加弯矩荷载,并进行了破坏试验。通过测试接头应变位移分析,结果表明:在弯矩荷载的加大过程中,管片接头的力学特性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管片接头抗弯刚度不仅与结构本身有关,还与弯矩、轴力有关,并给出了相关参考值;螺栓孔对于管片衬砌端头刚度有一定的削弱作用;接头结构的破坏是一个非线性  相似文献   

4.
朱毅 《路基工程》2015,(2):171-177
以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盾构衬砌管片混凝土为研究背景,其管片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低水胶比、高减水率、早强、高耐久性等特点,同时还要满足抗压强度、抗渗要求。管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特别是机制砂代替河砂的使用,配合比的优化,采用机制砂配制C50和P12高性能混凝土的效果较好,为机制砂在地铁盾构衬砌管片制作中应用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5.
唐检军  周宇航  石钰锋  袁月 《隧道建设》2022,42(7):1187-1195
由于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刚度影响因素繁多复杂,使得缩尺模型管片接头制作困难、模拟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采用特制弹簧与预埋螺栓共同工作的管片接头模拟方法来模拟原型管片接头,并分别对该方法设计的模型管片接头以及原型管片螺栓连接接头的轴向、剪切及弯曲刚度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设计管片模型接头与原型管片螺栓连接接头的等效条件,在满足上述等效条件的情况下,经相似关系换算可认为缩尺模型管片接头刚度与原型管片接头刚度满足试验设定的相似关系。最后,采用堆载试验对模型管片进行可行性验证。经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表明: 提出的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缩尺试验模拟方法可使模型接头刚度等效于原型管片接头,能较为全面地满足模拟原型管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管片在制作、养护、运输及拼装过程中,常会出现裂缝,裂缝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管片衬砌结构的整体受力。以中国某地铁越江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基于盾构隧道管片的位移、内力及声发射数据,系统分析裂缝数量对管片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管片破坏过程示意图分析管片结构的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管片衬砌结构承载阶段可划分为弹性承载、塑性承载和破坏失稳3个阶段;裂缝的存在降低了管片衬砌结构的整体刚度,随裂缝数量增加,管片衬砌结构的弹性承载范围增加,塑性承载阶段范围减小,损伤破坏的空间影响范围呈增大趋势,结构的失稳破坏趋于突发性破坏,相同荷载下的变形增大,结构的极限承载力降低;裂缝的存在使得管片在预制裂缝位置产生纵向贯通裂缝,随裂缝数量增加,纵向贯通裂缝数量增加,破坏区域由某一位置发展为条带状分布,当拱腰预制裂缝数量达到3条时,裂缝之间管片的相互挤压导致网状裂缝产生,结构局部出现压溃区。  相似文献   

7.
《公路》2003,(9)
我国第一条越江双层隧道——上海复兴东路隧道北线于 2 0 0 3年 8月 1 3日正式贯通。上海复兴东路隧道北线越江段隧道全长 1 1 2 0 m,隧道内径 1 0 .0 4 m,设计为上下两层单向三车道。与常规隧道相比 ,双层隧道对衬砌管片有特殊要求。施工单位在管片制作过程中研制了全新的钢模胎架和拆模器 ,并开发应用了智能管片显形系统 ,从而保障了优质、快速施工。我国第一条越江双层隧道贯通  相似文献   

8.
肖明清  张忆  薛光桥 《隧道建设》2020,40(2):153-161
为了解环缝面不平整导致管片产生渗漏裂缝的具体影响,对衬砌环不同错缝拼装角度、环缝面不同传力方式、环缝面不同不平整度等因素对管片纵向受力及开裂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因管片制作尺寸误差不可避免,设计中必须考虑环缝面不平整对管片结构受力的影响。由环缝面不平整产生的纵向不均匀接触荷载既可能是施工荷载,也可能是使用阶段的一个可变荷载。2)因管片环缝面不平整产生的纵向荷载与衬砌环分块、拼装方式及传力方式等有关,1/3 或1/4 标准块错缝拼装角度产生的最大纵向荷载要大于1/2 标准块错缝拼装角度,凸台传力方式产生的最大纵向荷载要大于垫片传力方式。当管片分块与拼装方式相同时,凸台传力方式更容易使管片产生开裂。3)在采用最不利纵向荷载时,建议取1. 0Δ(Δ 为环宽允许偏差)作为环缝面不平整度设计值,计算所得管片纵向弯矩与管片横向内力组合后按双向偏压构件对管片进行配筋,且纵向弯矩产生的裂缝开展宽度不应大于0. 1 mm。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盾构隧道管片的上浮机理,认为浆液产生的浮力是管片上浮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浆液的凝固特性,浆液浮力将随注入的时间而减小,管片上浮运动状态将产生变化。基于此,认为管片脱离盾尾后的上浮量主要包括3部分:①管片在浆液中上浮运动产生的上浮量;②管片上覆土压缩引起的上浮量;③管片自身的受力变形。之后,考虑了浆液的黏滞特性,通过运动学及弹性力学的方法推导了管片上浮量的计算公式,并对上海某新建大直径公路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上浮量进行了计算对比。最后,结合管片上浮参数分析提出了管片上浮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局部失效(混凝土或钢筋缺失)会显著影响盾构管片的承载性能,甚至会诱发隧道整体结构的破坏。为明确局部失效对管片承载特性的影响,分别开展了标准管片和跨中及侧部开孔管片承载特性的足尺试验,并对管片的位移、裂缝扩展及混凝土应变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管片破坏过程分为4个典型阶段,并将各个阶段的临界荷载定义为管片的3个特征荷载。根据各特征荷载值对管片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开孔管片的承载能力低于标准管片,且开孔位置对管片的承载特性具有较强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局部失效盾构管片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建立了与试验对应的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并通过与模拟的对比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合理性。随后,依据标准管片各承载特性,定量分析了管片开孔直径及开孔位置等因素对管片抗弯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初步提出了局部失效盾构管片抗弯承载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结果可为极端条件下地铁盾构隧道的安全性评估及加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