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GB11567)是一部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汽车、挂车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环节必须强制性执行。该标准分两部分,《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装置要求》(GB 11567.1)和《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GB11567.2)。由于侧防护的限制性要求较繁杂且车身侧面因素变化多,因而在实际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对标准的理解易出现偏差,导致执行不完全、不彻底,有的甚至出现误解。随着市场对产品合规性的要求日渐严格,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适度解读,以期共勉。  相似文献   

2.
2017年,国家颁布了GB 11567-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该标准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我国载货汽车的被动安全性,为保护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违反生产一致性规定、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检验查验手段等原因,导致货车侧后防护装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违规问题,影响了车辆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载货汽车侧后防护装置的管理现状,深入探讨了监督、检验、查验工作中发现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商用车作为整个车辆安全系统生态圈的关键,如何减少自身的侵略性,在发生的碰撞事故当中,控制与小型车的碰撞高度和碰撞力度,尽量保护小型车和弱势群体的生命安全是极为重要的。国家强制性要求所有的卡车安装前下防护装置(GB26511-2011《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后下防护装置、侧面防护装置(GB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  相似文献   

4.
鉴于后下部防护要求一直以来都是货车和挂车查验的一项重要内容,而GB 11567-2017较先前的GB 11567.1-2001、GB 11567.2-2001在后下部防护的下边缘离地高度、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等相关要求上均有所调整,为使查验员能正确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本工作提示对GB 7258-2017及其条文释义、GB 11567-2017、GA 801-2014及其修订报批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据GB 11567对后下防护装置的要求,采用Hyperworks及Optistrcut软件对后下部防护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同时开展加载试验。根据原方案加载试验结果,进行改进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表明改进方案符合国家法规要求,对后下部防护装置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市场上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多为刚性连接,当发生车辆追尾碰撞时,不能有效保护乘坐人员的安全,屡屡发生小车钻进大货车尾部伤亡事故.本文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和挂车后下部柔性防护装置,克服已有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缺点和不足,使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避免发生伤亡事故.此后下部防护装置不仅仅是保护追尾的小车,同时也保护了货车自身...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标准要求相关情况,并详述了我国在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的措施和规定.结合我国在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的现状,给出减轻我国乘用车追尾载货汽车交通事故伤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铝合金在挂车中的应用,同时实现后下防护的轻量化设计,文章对某挂车后下防护依据GB11567-2017对其进行安全性能分析。通过分析钢材后下防护数据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展铝合金后下防护的轻量化设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优化,铝合金后下防护安全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7底盘件底盘件重点检验项目包括燃油箱及燃油箱盖、挡泥板、牵引钩、蓄电池、储气筒排污阀、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等。对于燃油箱,应检查燃油箱是否变形严重(图25a),燃油箱盖是否齐全;用户是否改动或加装燃油箱(图25b)、改动燃油管路;油箱及进出油管是否泄漏燃油(图25e);对于挡泥板、牵引钩,应齐全、完好;储气筒的排污阀应经常开启,检查排污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排污阀有堵塞(图26)等情况,必须要求车主进行维修。根据《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 11567.1—2001)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载货汽车后部防护装置不具有阻挡及缓冲吸能功能的缺点,设计了新型扩胀管式后防护装置,并根据GB11567.2-2001标准中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规定,利用LS-DYNA软件对新设计的防护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及法规验证.结果表明,扩胀管在扩胀变形阶段状态稳定,吸能具有线性叠加特性,易于控制;改进后的后防护装置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其阻挡及吸能功能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二类底盘改装的车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汽车外部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侧后部)、汽车和挂车后下部及测面防护装置以及整车参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清华  赵兵 《商用汽车》2011,(10):10-13
针对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对侧防护标准认识的不足甚至理解上的偏差,对GB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的某些条款进行了解读,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底盘设计人员和标准制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载货汽车防护装置最佳离地高度和刚度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西产  程勇 《汽车工程》2002,24(5):419-421,425
在大型载货汽车与轿车的碰撞事故中,轿车钻入载货汽车下部是十分可怕的死亡交通事故形态。前下部防护装置,后下部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钻入碰撞事故。此文分析了下部防护装置的离地高度和刚度对钻入碰撞防护效果的影响,下部防护装置在确保阻止钻入碰撞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轿车在碰撞中的伤害。以上述原则计算出了不同离地高度的下部防护装置的最佳刚度。  相似文献   

14.
唐波 《汽车与配件》2009,(21):72-73
本文根据利用LS-DYNA软件所做的一个货车前下防护装置开发案例,提出应对《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的卡车前下防护装置设计要领。  相似文献   

15.
以某型液罐车为研究对象,运用Solidworks建立液罐车侧防护装置三维模型,利用Workbench对侧防护装置在静压力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铝合金材质的侧防护装置可以满足GB 11567-2017的强度要求。研究结论可为液罐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GB26511—2011《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法规目前已经正式发布。本法规的实施将减少小型车钻入卡车前下部事故当中的乘员伤亡率,同时也促进我国卡车碰撞安全领域的发展。本期东方时评探讨该法规在实际执行中遇见的问题。从商用车前下防护装置设计的技术角度而言,需要综合考虑总布置、结构刚度与局部模态。其设计难度远远大于商用车后下防护装置。商用车前下防护装置的设计。必须要引入模块化概念.做到全系列车型共用一套前下防护装置。  相似文献   

17.
汽车后防护装置的碰撞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按照国标GB11567.2-2001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中规定的条件,对某重型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在追尾碰撞过程中的变形、速度及加速度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用Hyperworks在结构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碰撞分析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LEDYNA对两种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确定了满足法规要求和满足安全性要求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分析确定追尾事故中碰撞相容性的影响因素,对某商用货车的后防护装置进行碰撞性能仿真分析,通过TOSCA拓扑优化软件设计新型后下部防护装置。通过CAE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表明,改进后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满足GB 11567.2-2001的动态试验要求,其阻挡及吸能功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大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被动安全性水平低下,乘用车与大型载货汽车的碰撞事故中因发生钻入碰撞而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影响防护装置被动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离地高度及其刚度,合理的防护装置应根据不同的离地高度具有不同的最佳刚度值,保证装置能有效防止发生钻入碰撞。最后对比了标准/法规有关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要求及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20.
2014年5月6日,《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起草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中国重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佩卡中国有限公司、国家质监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所、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汽车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专家21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孙振东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