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复杂网络理论中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3个关键指标,结合航空货物运输数据,用SPSS对我国航空货运网络进行系统聚类,从城市、区域和航线等角度对货运网络进行层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航空货运网络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枢纽层级城市、区域层级城市、中级层级城市和边缘层级城市等4个层级结构;绝大部分航空货运量、航线、起降架次等集中在少数枢纽层级城市和区域层级城市,其他层级城市则依赖这2类城市进行货物运输中转.亟须合理安排新增航线和新增通航城市以解决航空货运枢纽城市后劲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规划打造为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国际货运枢纽,是全国重要生产力布局,对推动我国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基于航空货运视角,结合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理论,在机场综合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的基础上,从空港、航空城、城市群及区域四个层次对货运机场综合交通规划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枢纽的综合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航空货运枢纽的定义和选址因素作了简要说明,同时对UPS,FEDEX、DHL等国际航空物流商在中国设置的货运枢纽类型和功能作了系统分析,着重阐述了国际航空货运公司在中国的货运枢纽布局,以及对中国航空快递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采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国内外主要铁路和公路货运枢纽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发现了货运枢纽在不同类别城市中的分布规律,并总结出货运枢纽要适度远离中心城区布局,为铁路和公路货运枢纽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实例数据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9,(10):93-93
4月13日,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重庆五洲洒店会见了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深航”)大股东、高级顾问李泽源一行。双方就联手打造中国内陆大航空物流中心、加快重庆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表示,将以尽快培育立足于重庆的货运航线为切入点,逐步深化合作,以优质航空货运网络的建设为龙头,建立起通达欧美、辐射东盟和东南亚的完善航空物流网络,打造中国内陆大航空物流集散地和航空货运枢纽,使重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内陆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6.
以网络可达性和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建立货机班次分配与货物运输路径选择的多目标双层优化模型,针对我国基于审批方式为各航线分配航班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货机班次优化航空货运网络布局.以20个机场组成的航空货运网络为例,设计NSGAII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间的航段将获得1/4的货机班次,他们是航空货运的枢纽机场;当决策者偏好网络可达性时,更多货机班次将被分配到大型机场间的航段上,当决策者偏好网络利用率时,货机班次在航段上的分配较均匀;随着货机班次在航段上由集中趋向分散,网络可达性降低而利用率提高;减少货机班次会降低网络可达性,增加货机班次会降低网络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以苏州为例,探讨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货运能力和效率,实现货运转型升级的对策方法。研究采用多源交通量观测数据对苏州市域货运网络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单位面积货运密度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市域交通基础设施承担过境货运量占比超40%。针对这些发现,我们从提高货运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升枢纽运输竞争力、构建高效货运交通体系三方面提出苏州货运物流转型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给出综合运输体系以及快捷货运网络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综合运输体系下快捷货运网络枢纽选址与货运需求的关系,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关系,与综合运输通道的关系,与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其选址的影响,可为最优选址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鲁棒性研究有助于了解航空网络抗干扰能力,保证航空运输安全高效的开展.通过采集中国航空网络的数据信息,测算其统计特征;设计了"随机干扰"和"蓄意攻击"两种仿真系统,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中国航空网络针对随机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在面对蓄意攻击时鲁棒性较差的基本规律;不同通航城市对网络鲁棒性的影响差异极大,目前的中国航空网络高度依赖40余个核心城市.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货运系统规划中,货运站场及枢纽是货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货物运行与组织的场所,其建设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了城市货运站场及枢纽的总体建设规模及数量计算方法,并详细地分析了各个指标及参数的测算方法,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从航线网络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本文建立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以中国大陆 45个主要枢纽机场为例定量研究了机场对区域经济的直接效应、网络溢出效应和总体效应.研究表明:机场客运量对区域经济具有显著正向网络溢出效应,客运量每提高 10%,其网络溢出效应达到 8.25%;货运量仅对本地城市 GDP具有正向影响,其溢出效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发现,机场客货量对航线网络中相连城市的溢出效应均大于其对本地经济的直接效应,忽视网络溢出效应会低估机场区域经济的总体贡献.研究成果对科学评价机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从航线网络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本文建立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以中国大陆 45个主要枢纽机场为例定量研究了机场对区域经济的直接效应、网络溢出效应和总体效应.研究表明:机场客运量对区域经济具有显著正向网络溢出效应,客运量每提高 10%,其网络溢出效应达到 8.25%;货运量仅对本地城市 GDP具有正向影响,其溢出效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同时发现,机场客货量对航线网络中相连城市的溢出效应均大于其对本地经济的直接效应,忽视网络溢出效应会低估机场区域经济的总体贡献.研究成果对科学评价机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及柳州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预测的枢纽内客货运量增长的需求,在分析柳州铁路枢纽现状的基础上,考虑设计运输能力的适应性、工程投资情况、引入线路的技术特征及已有铁路的设备状况等因素,研究了规划年度引入枢纽各线路的方案和枢纽内客货运布局方案,以及规划年度柳州铁路枢纽布局。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air freight network in China is systematically clustered with the three key indicators of point-degree centrality, middle degree centrality and close centrality of complex network theory based on field air freight transport data. The air freight network is also analyzed from the city, regional and airl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ir freight network in China is imbalanced and has a very clear four hierarchy of hub-level city, regional-level city, middle-level city and edge-level city. The vast majority of air freight, routes, movements, navigable cities concentrated in a few urban and regional cities, and the freight transportation of other cities mainly depend on transfer from the central cities. Reasonable establishments of new routes and navigable cities are rather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air freight hub cities.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铁快运一地集货和多点发运的开行特点,综合考虑我国未来快递市场的需求变动,提出高铁快运常态化和规模化成网运营后的货流分配与组织模式优化方法,以客运动车组捎带运输货物、预留车厢和高铁快运专列模式下,各OD对间的高铁快运运量为主要决策变量,以总运输成本极小化为目标,构建货流分配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计算货流量在高铁快运网络中的分布,得到货流OD运输路线与各高铁快运通道运营组织模式的组合优化方案。通过高铁快运货流OD “三阶段”预测方法,预测城市间的高铁快运需求量作为货流输入,以9个国内快递业务中心城市组成的网络为案例,由Python语言调用Gurobi优化软件求解案例,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在运量低谷期使用捎带和预留模式可满足90.7%的运输需求;在运量高峰期部分线路需开行高铁快运专列;运营组织模式可根据OD对间货流量与网络容量的适应性关系进行调整,以充分利用高铁闲置运力,提升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元解析法和多元最优化方法用于组团城市换乘枢纽选址时,结果可能集中个别组团的问题,以路网总成本最小、组团间联系强度最大为上层模型,以用户均衡交通量分配模型为下层模型,构建了组团城市换乘枢纽的双层规划选址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算法.算例表明,用于4 个组团、20 个节点的组团城市换乘枢纽选址时,在每个组团最多只布设1 个换乘枢纽的约束下,遗传算法比SAB算法收敛速度快50 s,稳定性高9%,验证了该模型在描述问题时的正确性及求解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多式联运网络枢纽饱和度高、枢纽到城市直达运输成本高且效率低等不足,提出采用混合轴辐式多式联运网络研究扩增枢纽选址,同时优化运输线路;基于允许枢纽间转运和需求城市间巡回运输的运输网络,考虑低碳因素构建了最小化总运输成本、二级枢纽开放建设成本、枢纽处转运成本和总碳排放成本的数学模型,将问题分解为选址-分配与路径优化2个阶段,并针对两阶段特点分别采用0-1编码和数字编码设计了两阶段遗传算法;针对现有实际案例采用设计的算法进行求解,并将求得的最优运输方案与现实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算法进行10次运行获得的最优解与其平均值的差值百分比仅为4.7%,且平均求解时间仅为90.6 s;优化后网络扩增了2个枢纽,弃用了1个不合理枢纽,网络转运能力提高了11.3%,枢纽的平均饱和度降低了15.7%,不同枢纽的饱和度比原网络更均衡,不仅缓解了饱和枢纽的压力,还提高了空闲枢纽的周转率,从而提高了转运效率;优化后运输方案对应的总成本、运输成本、中转成本和碳排放成本分别降低了68.41%、68.14%、56.55%和86.76%,且碳排放减少最为突出。由此可见,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对扩张轴辐式网络选址和混合轴辐式多式联运网络运输方案的组合优化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铁路为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铁路为主导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选取与北京具有较强可比性的世界城市东京作为对比,在研究两个城市空间圈层结构划分及相应交通体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东京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历程,并从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关系、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关系以及综合交通枢纽的精细化设计等方面,分析了东京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及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最后,结合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及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从理念、规划和建设等层面提出了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