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交通》2011,(6):96-97
首个《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书》和《深圳市关于进一步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近日公示。白皮书提出以枢纽城市、公交都市、需求调控和品质交通为核心战略,实施强化枢纽地位等10大发展策略,引领城市交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正式公开发布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是一部具有首创意义、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综合性文件,它既是上海市政府推进城市交通发展的纲领,也是政府对广大市民的承诺.<交通白皮书>系统地提出了上海未来5至20年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了以"畅达、安全、舒适、清洁"为目标的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和"公共交通优先、交通区域差别、道路车辆协调"的三大交通发展政策,并从设施、运行、管理三个方面明确了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对白皮书(公示稿)总体评估 《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公示稿)》(以下简称"新版白皮书")相比2002版《上海城市交通白皮书》增加了"发展"这个关键词,更加明确了上海未来10年交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行动,拓展了上海国际大都市交通体系一体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交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永恒主题,也是世界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特别是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市域面积达6 3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 380万的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矛盾更加突出,交通治理任务更加艰巨。上海市政府于2002年首次颁布《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以下简称"02版白皮书"),科学指导了上海10余年的交通发展。为更好地发挥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能力,让交通发展更多、更好地惠及市民群众,上海市政府于2012年启动了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新一轮白皮书")的编制工作,历时近2年编制完成。新一轮白皮书明确了上海未来10年交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行动计划,成为政府推进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全社会共同营造和谐交通环境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及东纵通车、虹桥枢纽等重大设施的开通,使得中心城快速路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上海市机动车拥有量继续增长,快速路车公里需求稳步上  相似文献   

6.
《交通与运输》2013,(6):4-7
2013年8月30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在科学会堂召开《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公示稿)》专家座谈会,听取交通专家对完善《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建言。学会将专家们的见解和具体的修改意见汇总提供给《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在本刊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据《2008上海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显示,2008年上海实到外资已突破100亿美元,预计占全国10%以上,合同外资突破170亿美元,增速领先全国。 白皮书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底,上海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项目52275个,吸收合同外资1452.42亿美元,实到外资840.03亿美元,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也是全国最多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对政府拨款的减少以及国际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伦敦大学学院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了《UCL委员会白皮书2011-2021》。该白皮书主要包括9个战略目标与要求:巩固大学的综合性;维持大学的开放性;提升学术与教育质量;把握研究方向,促进知识转化;发展创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多样化的师资队伍;保证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提高效率,削减日常开支;更新基建设施,提升空间使用率。该白皮书为伦敦大学未来10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客车管理政策是城市交通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上海市新一轮交通发展白皮书的编制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简要回顾了上海市小客车额度拍卖政策的演进历程,在综合分析小客车管理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小客车管理政策面临的问题。对上海市小客车增长的潜在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城市路网容量和环境容量研究,提出上海市小客车的增长容量限制。最后,从额度拍卖政策调整、外省市号牌车辆通行管理、停车需求管理、经济和环境策略等方面提出上海市小客车管理政策的优化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综合交通是保障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自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获国务院批复以来,上海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以“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交通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上海的骨干路网体系初步建成,铁路枢纽功能与线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2013版)》中,指出了上海交通发展未来10年内面临全球化、城镇化、机动化、生态化、社会化(交通参与者对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交通决策管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新形势,明确了2020年上海交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城市人口和机动车的持续快速增长,上海市加快交通体系建设,并于2002年首次制定并颁布了以政府名义发表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明确了发展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的战略目标,提出“公交优先、区域差别、路车平衡”三大核心政策。通过回顾2002年《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交通政策顶层设计的战略意义,总结了“轨道成网”和“私车控增”两大举措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支撑城市交通发展的关键作用,也对未来人性化、法制化交通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把握上海市路内停车设施供给及服务能力现状,通过2009年上海市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道路(内)停车设施典型特征调查,探讨了上海市典型用地类型(商业、办公、餐饮娱乐、医院等)路内停车停放特性,分析了路内停车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道路内停车管理经验,就管理对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把握上海市路内停车设施供给及服务能力现状,通过2009年上海市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道路(内)停车设施典型特征调查,探讨了上海市典型用地类型(商业、办公、餐饮娱乐、医院等)路内停车停放特性,分析了路内停车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道路内停车管理经验,就管理对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提出了三大政策:公共交通优先政策、交通区域差别政策和道路车辆协调政策。这三个基本政策保证了即使小排量机动车解禁,也不可能对中心城区交通造成过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高铁时期铁路客运枢纽分类及典型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昊  胡晶  赵杰 《城市交通》2010,8(4):7-15
为提高铁路客运枢纽设施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适应性,对现阶段我国铁路客运枢纽分类及其功能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回顾了铁路客运枢纽不同发展时期的功能演变过程;然后,结合高速铁路时期新的发展特征,将铁路客运枢纽划分为综合型、中心型、区域接驳型和通勤型四种类型。针对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客运站大多属于综合型铁路客运枢纽的现状,重点分析综合型铁路客运枢纽的设施功能和空间层次,并围绕枢纽周边土地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道路网络、换乘功能四个方面,提出综合型铁路客运枢纽周边交通设施布局要点。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布局是枢纽设计的重要内容,枢纽内换乘设施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综合客运枢纽整体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对铁路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方式衔接换乘布局模式、换乘设施空间布局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平均换乘时间最小和交通冲突程度最小的双目标布局优化模型,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合理布局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下简称《枢纽布局规划》),明确上海未来将建成A、B、C、D四大类计145个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其中,A类枢纽为"对外交通枢纽",主要解决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转换问题;B、C、D类枢纽服务于市内交通,以承担市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和内部的中转换乘为主要功能。本文以城市内部换乘枢纽为研究重点,针对枢纽交通功能的定位,对客运枢纽内交通设施布局、  相似文献   

19.
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具有客流量短时大规模高集聚的特点,需打造一体化交通换乘衔接设施进行提质增效。本文以我国综合客运枢纽区域换乘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抓手,以重庆东站枢纽为案例,提出了枢纽区域的交通一体化策略,并搭建了由枢纽内部交通、站前用地衔接、公共交通场站、慢行设施和导视系统5个部分组成的规划体系,从交通角度为站城融合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上海正在编制"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我有几个具体建议。 一、关于编制原则 上海"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应坚持两个相结合的原则。 一是《规划》应与《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2013版)》(以下简称《白皮书》)相结合,做到一脉相承、互动融合。《白皮书》提出的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以及"以人为本"和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应在《规划》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