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荣英  谢琪 《中国水运》2011,(10):12-13
华中航运集团提出了"巩固江运、发展海运、全力打造现代水运物流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和"跻身大市场、建立大物流、服务大客户、实施大营销"的营销战略,仅六年的时间,公司得到较大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谢琪 《水运管理》2014,(8):35-36
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航集团)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家5A级综合物流企业,是一个具有水上物流运输、港口装卸、仓储服务、国内国际货代、水下工程、房产开发、医疗服务和专业市场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在湖北省物流企业30强中位列第1位,在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加快企业发展、开拓经营、强化管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十年来,华航集团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提质增效、竞进发展。在传承和弘扬企业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华航集团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着力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宣传企业品牌文化,弘扬水运特色先进文化,打造一个富有水运行业个性的优秀企业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国家把发展现代物流业纳入了“十一五”规划。作为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地处我国东中西战略结合部,扼西部最大出海口的重庆把“物流强市”列为城市发展战略之一,通过国有资产战略重组而成立的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从传统的运输服务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转化,全力打造西部地区的“物流航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肇庆市高度重视港口发展,把依托西江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确定为该市“四大经济”之一。一批港口物流企业纷纷抢滩肇庆参与港口经营,临港口业园区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益已经形成,园区物流总量不断增大,打造“大港口、大交通、大工业、大物流”的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战略已现雏形。2007年,全市港口码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64.2万吨,同比增长129.9%,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中远集团为满足市场需求,顺应全球航运集团开始向全球物流服务商转型的历史潮流,确立了“由全球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的发展战略,组建了中远集团内部唯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远洋物流公司,着力于快速发展中远的物流事业,打造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2002年1月8日,中远物流宣告成立,新华社等媒体誉之为“中国物流航母今起航”。  相似文献   

6.
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航集团)是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以湖北省航运公司为核心组建的全国地方内河第1家国有航运企业集团,系国家大型(二类)水运企业、交通运输部等国家“四部一委”月度运输平衡会和国家煤炭订货年会及全国化工订货年会的正式会员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理事单位、湖北省物流协会副会长单位等,是集水上物流运输,港口装卸,仓储服务,国内、国际货代,水下工程,房产开发,科研设计和饭店服务等多种功能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综合实力居全国500家最大服务行业水上运输业第25位。  相似文献   

7.
谢琪 《水运管理》2011,33(11):5-6,43
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航)是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以湖北省航运公司为核心组建的全国首家地方国有内河航运企业集团,系国家大型(二类)水运企业,其经营涉及水上物流、港口装卸、仓储、国内国际货代、水下工程、房产开发等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长江航运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长航集团抓住历史性战略机遇,提出和实施以“江海洋一体、船港货联合、物流化运作”为核心的新长江战略。  相似文献   

9.
《水运文献信息》2006,(3):19-20
纵观世界主要港口的发展趋势,第二代港口仍是当今港口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正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港,因此,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的“增值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以及发展“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是当前港口物流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0.
正如东方国际物流集团董事长强志雄所言:“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全球化的思维和视野,把握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方向”。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为自身定位和确立的发展目标是:以“资产一体化、产权多元化、经营专业化、市场区域化、信息网络化”为路径,建成具有“东方国际物流”著名品牌、广泛的物流代理网络、大型的现代物流基地和先进的集成化信息系统,为长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的制造商、贸易商提供一站式垒方位物流服务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亚太区域知名的大型国际综合物流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强劲的经济增势,浙江省内河货运船舶运力规模逐年攀升。截止2004年底,全省内河货运船舶已达2.45万艘、258万净载重吨,其中个体运力达2.28万艘、243万净载重吨,分别占全省内河货运船舶总量的93%和94%。在水运市场开放的初期阶段,个体运输船舶的迅速崛起和壮大,很大程度地繁荣了浙江的内河航运市场。然而,随着水运市场趋向理性发展,现有的“小打小闹”的个体经营的弊端日益凸现:无序发展、恶性竞争、营运效率低、从业人员素质低、经营行为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等等。针对这些现状,结合浙江“水运强省”战略的实施,有必要对现有的个体船舶进行必要的整合,扬其长,抑其短,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颖 《世界海运》2003,26(3):25-26
论述了采用第三方物流为企业带来的战略影响,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市场的现状分析,提出第三方物流是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阐述了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提出交通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物流业务在国际上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形成了丰厚的利润源。外代不失时机地瞄准国际物流业务的市场运行规律,从发展战略的高底来研究和策划物流业务,凭借其独特的管理、人才和网络优势,成功地开展了“物流工程”建设,在由独六新闻机构举办的首届“中国货运业大奖”中荣获“综合物流服务”第一名。 国内物流,商机无限。但如何在极具潜力的物流市场上准确定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论证,外代的决策者确立了自己的进军路线:非资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2月28日,中国船级社(CCS)与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在浙江舟山签署了《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战略合作协议》、《17.6万载重吨散货船检验服务协议》、  相似文献   

15.
吴明华 《航海》2008,(6):9-11
“2008年,货代、物流市场的整体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很理想,比预期要差得多。” 年中之际,在盘点今年上半年货代、物流业的市场表现时,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从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作了分析,并对货代、物流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挑战提出了“策论”。  相似文献   

16.
肇庆:打造西江流域物流枢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肇庆经济的迅速壮大和物流量的不断增加,一批港口物流企业纷纷抢滩肇庆,并积极参与港口经营。地处西江、广茂铁路、广梧高速、321国道和324国道交汇点的肇庆市,是大西南乃至“泛珠三角”与港澳、广东沿海发达地区连接往来的重要通道。2006年召开的肇庆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的战略部署。目前,该市正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作用,努力将港口物流经济打造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该市打造成为西江流域物流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 为详细解密珠江船务企业(集团)逆市飞扬的密码,本刊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珠江船务企业(集团)总经理黄烈彰。《珠江水运》:国家关于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战略会给珠江船务带来怎样的机遇? 珠江船务在投资和营运内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月底,东方国际物流集团在整合、重组原有货代、集卡运输、仓储等多项经营分散、管理不一的业务板块后宣告成立。时随岁移,“又是新岁开局时,回眸创业已一年”,总经理杨根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用简洁明了的点睛式话语直奔主题,将东方国际物流集团的起步发展慨括为:做成“三件大事”,即建章立制等基础工作、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以及资源整合和业务开发;实现了全年财务预算与专业化经营初级阶段整合深化“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国内现代物流企业伴随生产制造业领头企业国际业务的开拓,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海外经营成为必要。不仅是中远物流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在海外经营多年来取得了瞩目的业绩,国内其他一些有实力的物流公司也计划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但怎样才能很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科学地开展海外经营,实现既定的目标,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政策使江西水运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竞争发展的格局,水运市场日趋活跃。但是,当前水运市场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水运市场运行不够规范,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水运信息不够畅通,有形交易市场尚未形成网络,港口时常出现船等货或货等船的情况;水运服务代理业无证经营、强行代办、场外交易、抬价压价、居间盘剥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水运效益,制约了水运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加快水运有形市场建设,健全水运市场网络运行机制,及时交流“船、货”信息,规范水运市场交易行为,促进水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