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净化舱内空气,提升车内空气品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基于高效安全的滤网吸附技术和离子净化技术,并采用车联网技术,配备必要的传感器,开发出一套智能车载空气净化系统。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1,(8):53-53
近日,日本电装公司的车载净离子发生器获得日本汽车新闻主办的2011年度汽车用品大奖之“功能用品奖”。电装车载净离子发生器采用了夏普的空气除菌技术“正负簇离子技术”,结合电装的车载技术.用于噪声.振动及高温等特殊车载环境下改善空气质量.可高效去除车内漂浮的病毒、细菌和异味,此外还具有保湿效果。  相似文献   

3.
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汽车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汽车企业只有创造安全、健康的车内环境,才可使其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文章简单介绍了车内空气动态净化技术,以某款车用动态空气净化装置为例,验证了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为核心的动态净化技术对车内空气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改变传统的换气方式汽车行驶时,空气在车辆周围包括车顶天窗处快速流动,形成车内空气压力高于车外的负压状态,从而利用负压换气原理.将车内污浊的空气抽出,外界空气通过汽车空调系统过滤后进入,完成车内空气的交换.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种换气方式一方面降低了风噪.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车辆高速行驶时驾乘人员被侧窗打开时产生的侧风所困扰,没有风直接吹在身上的不舒适感觉,同时也可避免车外尘土进入车内,保持车内清洁.  相似文献   

5.
采用GC-MS与HPLC对开启车载净化器前后的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车载空气净化器对车内VOC具有净化效果,且甲醛净化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对净化效果的时效性进行验证得知,车载空气净化器第10min时净化率趋近稳定,通过此次车载净化器净化车内VOC的效果验证,为主机厂开展车载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验证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汽车空调概述汽车空调一般包括制冷系统、供暖系统以及通风装置。按照操纵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空调器分为手动空调和自动空调。空调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调节车内的温度、调节车内湿度、调节车内空气循环、净化车内空气等。  相似文献   

7.
特殊测试     
《汽车与运动》2016,(4):159
你知道吗?《汽车与运动ev0》测试小组不仅测试汽车,还测试所有和汽车相关的用品,丰富您的用车生活!奥德奥ADA768车载空气净化器参考价:1280元雾霾变得日益严重,空气净化器越来越得到驾车一族的青睐,毕竟良好的空气环境是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前提。我们本次推荐的奥得奥ADA768车载空气净化器采用了传统长方形机身,配备液晶显示屏幕,可以直观地反映车内空气状况。并结合多重净化技术于一身,可对车内环境进行净化、并祛除车内异味,同时还具有香薰功能。在净化技术方面,奥得奥ADA768车载空气净化器采用了欧洲宇航局(ESA)"太空舱"  相似文献   

8.
案例32:车型:景程VIN:LSGVS52226Y106988行驶里程:615km故障现象:在收听收音机时,如果空气离子发生器打开,则会出现"嗞嗞"的干扰声,关闭离子发生器开关,干扰的噪声立刻消失。故障诊断:换上其他车的空气离子发生器,没有干扰现象,这说明故障原因是离子发生器内部的防干扰功能损坏了。  相似文献   

9.
由于汽车的普及,车内的空气质量引发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会增大人们罹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概率,因此控制与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成为汽车生产设计商所追求的目标。微颗粒污染物,即PM2.5是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负离子因能有效沉降空气中的微颗粒,成为车内快速去除微颗粒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我们通过在车内进行微颗粒沉降实验,记录微颗粒物浓度在负离子仪以及车内空调内/外循环净化模式下的变化,并通过SPSS与MATLAB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负离子仪器并无法有效降低车内空气的颗粒浓度,而必须配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在负离子作用下,结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微颗粒浓度迅速下降,下降速度与空气交换速度和微颗粒在空气中的迁移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色谱质量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进行分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烷烃、芳香烃和烯烃分别占41.4%、27.6%和20.7%;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甲醛和苯系物在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含量较高。随着长途客车停放或运行时间的增加,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对某系列客车车内座椅、顶内饰、地毯等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部件进行测试及分析。通过对不同治理方案的对比,确定采用以纳米磷酸锆钠为载体的纳米复合材料喷剂,首先对车内污染源的主要零部件治理,然后对整车内饰等部件进行全面的净化治理。根据治理前后的反复比对及用户车辆的跟踪测试,结果表明经治理后的车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显著下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汽车杂志》2014,(7):285-285
您开车时是否有如下感受: 1.当您走进车内打开空调,迎面扑来的是一股异味,甚至让人有头晕、胸闷、疲乏之感。一旦走出车外,则会感到空气异常清新?  相似文献   

13.
车内有害气体分析和净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车内有害气体对驾乘人员健康的危害性分析,介绍客车行业当前不容忽视的环保问题;结合国内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的普遍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特别指出新材料光触媒净化车内空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运输中汽车车内次声声压级(ISPL)的大小,找出车内的主要次声源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车内次声对司乘人员的影响和车内次声的控制提供参考,对几种不同类型汽车的车内次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次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成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内有较高的次声级,开窗时轿车内部的最高次声级达到120.5dB(ISPL),车内次声主要是由道路不平度随机激励引起车身板件的次声频振动及车外空气的紊流扰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次声形成的;随着车速的增加,车内的次声级也随着增大;当车窗打开行驶时,在车速为20-120km/h的范围内,轿车和大客车的车内次声增加2-10dB(ISPL),对于空气动力性和车身悬置减振性能差的部分面包车和平头客货两用车,车内次声反而减小。在窗口处采用加装导流板的方法,可以使轿车开窗高速行驶时的车内次声降低约7dB(ISPL).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原装进口,净化车内空气,香气独特,提神醒脑,挥发速度慢,效果持久,一盒用两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6.
曼姬 《汽车时代》2009,(9):48-51
这期乐活的主题是“暧昧”。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否认.车内的狭小空间更是将暧昧气氛推向极致的场所。车内座位的亲密距离.伴随着深意歌词的旋律,还有凝结了彼此体温的车内空气,都会让人不自觉甘心陷在嗳昧的漩涡里。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车载空气净化器和汽车空调滤芯对PM 2.5降解进行研究.通过模拟试验,以5款常见的汽车空调滤芯作为样本,结果显示,汽车空调滤芯对PM 2.5的降解作用明显;将汽车空调滤芯安装在车内并与3款车载空气净化器测试比较,结果显示,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最佳,同时安装汽车空调滤芯的净化效果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汽车舒适性、安全性,研发具备智能监测车内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强制换气功能的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在原车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一个便携装置,当检测模块检测到车内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设定限值时启动预警装置进入预警状态,当车内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时强制进行通风换气,起到安全保护、智能调节车内空气舒适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日炎炎,上车后紧闭车窗,打开空调是很多驾车人士必然选择。然而,在这个2~3立方米的封闭空间内,空气的浑浊程度往往超乎我们想象,空气中不仅有各种有毒化学物,也是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室,正是这些混杂了多种有害气体和病菌的“毒气”,为我们驾车人士的身体健康敲晌了警种。尤其是在如今H1N1甲型流感威胁我们健康的时候,车内空气的“净化”是车主朋友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1前言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有关专家正致力于寻找行之有效的净化方法.利用高压电场净化汽车尾气的方法已在北京212汽车及CA6102Q发动机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效果很好,并已开发出了电子净化器。2电子净化器的结构和原理该装置有高压发生器和处理室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高压发生器用来产生高压,是净化器的核心部分。处理室是净化场所。图1净化器连接图高压发生器主要由振荡电路、变压器和倍压整流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BG1为振荡管,B1为振荡变压器,振荡频率由电阻R和电容C的数值决定(此装置选用的振荡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